01 迷茫
“我不知道我来到这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我只是在重复大多数人在做的事。”
这是《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主人公约翰对自己状态的描述。
主人公的迷茫让人狠狠共鸣了,我也时常在想:我过得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到底怎样才能不焦虑不迷茫?
怀着这种好奇我决心翻开这本据说能为灵魂摆渡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本书作者约翰也曾和主人公约翰一样过着看似无比正确,却非常迷茫的日子:拥有MBA学位,在企业就职多年,每天工作10-12小时,整天忙着用生活换取金钱,拼命升职之后只是加班更久、办公室更大了,这样疲于奔命,难道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吗?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工作、生活中的太多烦心事,让他决定出门旅行。
旅途中约翰偶遇一间神奇的咖啡馆,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于是将这段经历写成书,致千千万万和他一样曾经迷茫的人们。
02 追问
约翰在对工作、生活厌烦之际出门旅行,不小心迷了路,误入荒无人烟的境地,饥饿难挨,油表指针也快到红线,在弹尽粮绝之时,突然发现一家咖啡馆,他万分欣喜。
终于可以在这儿美美饱餐一顿再继续上路了。
他翻开菜单背面,那里有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约翰觉得很诡异,不就是吃个饭吗?一般人都会认为有病吧,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等餐思考”。
服务员看出他的疑惑:“这不是随便提出来的问题,对它一撇是一回事,认认真真去看,然后扪心自问,又是另一回事——你的世界会发生改变。”
而菜单上“你为什么来这里”是在问“你为什么存在?你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书里说:一旦开始追问,寻找答案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提问行为本身就能产生寻找答案的动力,人一旦知道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存在,找到了活着的目标,他们就很想实现这个目标。
是啊,有追问才会寻找答案,读到这我心脏砰砰跳个不停,我也开始追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呢?
印象里只有小时候写作文时才大胆地做个梦:成为主持人,成为歌手,成为演员……
越长大,越胆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连梦想都不敢再有了,为了生存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用晚上仅有的自由支配时间刷着手机上短暂的快乐,也想过改变,可是仅仅活着就已经耗光所有精力了,更别提什么梦想了,就这样匆匆忙忙,平平淡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孩子说出梦想都很自豪的,而成年人没有梦想,怕说出来自己都觉得可笑。
幸运的是,我在成年之后,真的有过且仅有一次,需要直面自己梦想的时刻。
那是有一天团建之后,老板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空白A4纸,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未来十年目标,写下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写的是:十年之后,建立自己的个人IP,成为U盘型人才,成为名师,出一本自己的书。发现我几乎没有为梦想做过任何努力,我竟然浑浑噩噩地过了这么多年,甚至很多时候都忘记自己应该有梦想这件事了,于是又捡起公众号,开始读书、写文章。
在此之前,我只是模模糊糊、大概想过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未清晰地写下来摆在面前过,只是凭空觉得未来会更好,可是每天没什么变化,未来真的会变更好吗?
当我亲手写下来,内心就越发坚定,开始定年目标,开始做的每件事都要与目标靠近,都要与梦想相关,并且为之努力。
如果我没有写下来,没有去追问自己的人生意义,我可能还会混沌而快乐地重复过每一天,但那就像撒满各种调料唯独没有放盐的美食,吃着开心,可少了精髓,美中不足,吃完也没有力量。
我想要的,是内心充实、力量充沛地活着。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只是因为他们从未追问,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意义,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哪怕你追问到自己想成为百万富翁,那就去实现啊,做符合你心中“百万富翁”定义的事情。
03 寻找
有了追问和思考,只是改变你世界的第一步,追问了,才有实现你存在意义的动力。
但有些人追问了,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实现什么人生意义,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没有想实现的目标,怎么办?
从现在开始寻找,全世界只有自己可以找到答案。
冥想、运动、旅行、做美食、听音乐、看话剧、读书、写字、听课……
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的事物,体会不同的感受,接触不同的理念,在体验中思考自己为什么存在,询问身边的人自己最大的优点,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服务员对约翰说:“遇到人们热爱的事物时,很多人都有生理反应,比如寒毛倒竖,仿佛触电、喜极而泣等。”
我想那应该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概念,即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我是如何确定心流体验的事情并开始行动的?
前段时间微博有个热搜话题:不考虑生存压力,你最理想的工作是什么?
又想起一位作家说:如果让你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也心甘情愿去做的事,就是你命中注定要做的事。
记得去年10月脚崴刚刚好,休息一个月去上班后被通知裁员,脚还是有点瘸,一着地就会痛,拖着受伤的身心用一下午打包好所有的东西,失去工作的我,忘带钥匙的我,蹲在马路牙子上,等待先生拿钥匙回来开门。
蹲着的一瞬间,失落感、无处可去的被遗弃感、一无是处的低价值感蜂拥而至。
就在想,不上班,我能做些什么呢?既然什么都做不了,就做我目前能做的事吧,每天至少有一件事在做,每天至少进步那么一丢丢,也不至于荒废。
于是果断报了第一次没坚持下来的硬笔书法行楷班,一直坚持到现在,183天,就是六个月啦。
看到今天的练字文素:专心去做当下能做的事。
恍如隔世,回想起当时的心境。
不工作的这半年,进步最快,思考最多,收获最大,心态最好,心最静。
和很多人、很多事和解,理解我失去的,理解我未得到的,理解我弱点带来的局限性,理解我天性中的优势。
写了十几篇公众号文章,读了五六本书,练了170天字,微博输出日记大概100多篇,享受持续做一件事的乐趣,感受被认可被赞同的成就感,充分触发所有的神经元,用每个细胞充分地、自由地、松弛地、平静地去享受生活,去读书、品美食、写字、写文章,闻花香、做饭、减肥、参与社群活动。
慢下来,静下来,身体懒懒散散,内心无比活跃,思维、感受力、洞察力都特别敏锐。
写东西也越来越顺畅,性格变得很随和,精神上却很独立,心态超级好超级乐观,充满正念,充满希望和能量,没啥可焦虑迷茫不安的,暂时的失业也没啥大不了的。
没有工资也愿意去做的事,认为从中获得持续的满足感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事,符合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的事,就是能实现人生意义的事。
不必等到退休以后,因为从现在开始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做,即使每天只用5分钟去做,也离实现人生意义更近一步,你的人生意义事件到退休已经开始了二三十年了,或许人生也因此发生改变,还有什么不能实现不能满足的吗?
无论是享受美食,拍了好看的照片,还是帮助到他人,持续记录你的感受,每天写下3个小美好的瞬间,你一定能找到那件事,找到存在的意义,并为之努力。
04 摆脱
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意义做一切想做的事。
可做你想做的事并不容易,总会遇到拦路虎,比如无法摆脱他人的期待。
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意义像是被定义好的:高中要好好努力上个好大学,大学要好好努力找个稳定的工作,工作就要拼命升职加薪,三十岁前必须结婚生子,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成绩好、上名校、找铁饭碗工作,然后结婚生子。
好像稍微偏离一点这个被定义的“成功”轨道,走了不太一样的路径,就要受到谴责,没脸活下去一样。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里写:“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满足他人的期待,听从家人的建议,受制于文化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别人的看法,做他人认为对的事,真的能帮你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吗?
《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不顾世俗眼光的人。
他原本有一个富裕美满的家庭,有体面的工作、贤惠的妻子和健康快乐的孩子,但在四十岁的某一天,突然抛家舍业,远走他乡,只是为了画画。
别人看来他是一个疯子,他不在意画得好不好,不在意有没有人买他的画,只是要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流浪、穷困潦倒、疾病缠身,还是要画画。
在别人看来,他堕落、自私、悲惨穷困,在我看来,他定义了自己的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不画画就会死,而画画能获得内心世界的满足,就要为画画而献身。最终他的画也成为了人们价值不菲的珍藏。
疫情之下,生存不易,我们当然不提倡也不需要这么悲壮地牺牲一切去追寻理想,但我们有自己定义幸福的权利。
我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怎么还不结婚?”
“你怎么还没生孩子?”
“你学那些有什么用?”
“你只能这样,改变不了什么,习惯就好了。”......
可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怎么做才能心安只有我说了算,我想学什么只有我自己可以掌控,我要成为我想成为的自己,而不是别人口中所谓的“都是为了你好。”
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呢?关注自己身体发出的需求,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内心:哪些是别人期待所的决定,哪些是我真正想做的,我现在能为实现我的人生意义做出哪些小小改变呢?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尾声中,约翰开始每天花几分钟专注自己喜欢做的事。
书里说:“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可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人、文化和经历,我们受到的限制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
把“我没有”“我做不到”换成“我有一些资源”“我能试试看”。
不囿于他人期待,不受限于自己。
只有屏蔽负面的能量,只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只专注于自己想成为的人,你才能真正吸引更多正能量的人,得到心灵的滋养,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远离不想要的人生,收获真正的自己。
去看看那些真正享受每一天的人吧,他们总是充满热情,神采奕奕,那是因为有实现人生意义全力以赴的能量,而这些人往往运气也很好,因为这样的人自带积极滤镜,身边的人也忍不住被他们做事的热情感染,想主动帮助他们。
所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允许或同意,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05 陷阱
我们明明知道怎样做是对自己有益的,却没有立即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
因为我们生活在充斥着各种广告的信息时代,很容易跌入诱惑陷阱,陷入财务困境,忘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书中举例说:我们每天都在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了弥补心中因此产生的空虚,我们会买更多东西。
而广告偏偏无孔不入地宣扬:男人要有豪车、名表才有身份,女人要有贵妇化妆品、限量款包包才是精致女孩,衣服能彰显气质,钻戒能见证爱情,智能家电才能带来幸福安稳的生活……
这让我们有一种错觉:必须去不断地挣钱,必须去拥有那些产品,人生才是幸福圆满的。
不幸的是,我们买的东西越多,要付的账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时间工作为一切买单,所以我们投入工作时间越多,就会产生越多不满,我们给真正想做的事的时间就更少了。
为了买得起我们以为自己很想要的东西,就不得不牺牲理想,找一份将就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钱也没攒到,做不喜欢的工作,消耗了更多意志力,更没有好的状态去学习提升自己,就想着等退休后就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因为真的不开心,也没有闲暇时光,作为补偿便用更多物质来奖励自己,于是花更多的钱,没有储蓄也不敢跳槽,继续像上坟一样上班,更焦虑迷茫,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从现在起,想清楚什么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是圆满的,拥有某样东西是否真的决定了你的幸福程度?它能给你带来持久的满足感吗?
我们对成功、幸福和圆满的定义有多少是受他人的影响?
与其用物质奖励拼命工作的自己,每天哭丧着脸期盼退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还不如花一个小时直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幸福现在就来。
我现在也渐渐感觉到获得持久的满足感,对一个人多么重要。
曾经做体制内的工作,每天都会生气、崩溃、抑郁,即使下班后可以唱歌、弹琴还是不能调节,下班后身体已经完全被掏空,没有心情做任何事,只想躺着。而现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很累,也会有压力,但总是充满干劲儿,满怀信心,每周读一本书,10w+的文字输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了成就感,即使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差的结果,也只是做了一辈子自己喜欢做的事。
找到存在的意义,找到努力的方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实现人生意义,这本身已经是对生命最大的奖励了。
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一个人。”
我想他一定是想表达,人们有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那种放松、自然、专注的状态才像一个完整的人,生命的活力才充分展现出来。
书中主人公约翰和服务员讨论完“你为什么存在”这个话题后,接着问约翰:“你害怕死亡吗?”
咖啡馆的厨师迈克也在为约翰打开心结、找回自己,迈克聊到死亡的话题时说:“因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活在世上,剩给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才会害怕死亡,害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如果我们弄清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会害怕死亡吗?如果已经达成心愿,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没有理由会害怕失去做那些事的机会啊!”
最终约翰也明白:只有弄清自己为什么存在,并且为这个存在意义做出实际努力后,你才能感到满足。
避开陷阱,不浪费精力在与实现人生意义无关的事情上,才能保存实力,直达目的地。
比如去超市时先列好购物清单;读一本书时先写下阅读动机,直接从书中找你想要的答案;优先完成能实现人生意义的今天的小目标。
你会发现不看某个电视剧也没被社会淘汰,不参加某次促销活动也没什么损失,但被短视频、综艺、广告、游戏、旅游地不断地吸引注意力,你生命的掌控权也就被剥夺了。
总结一下:想实现人生意义,首先要追问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花心思去寻找那个存在意义,努力去实现它,为你的人生意义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实现过程中注意摆脱他人的期待,不浪费精力,避开消费陷阱,赢得掌控生命的主动权。
故事的最后约翰走出了咖啡厅,他感觉自己如获新生,他知道追寻人生意义的那扇门一旦打开,就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
用迈克送给约翰的临别赠言来结尾:生活本来很精彩,只不过有人没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作。
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我重读了自己,决定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己的意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