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这几个月在家学习不用上班,我的作息出了很大的问题。每天晚睡晚起没精神,学习也越来越没效率,都成恶性循环了。怎样才能纠正这个问题呢?想到当下时兴各种“每天一起XX”的小组,我决定去试一试。一番挑选后,我从微信公众号上加入了一个“21天早起阅读”小组。
小组的活动规则很简单,每天早上按自己的计划早起,然后在微信群里喊一声“早”,并在23:00前上传一篇阅读笔记。从持续了几个月的懒散模式突然切换到奋斗模式,前两天的早起让我感到异常的痛苦。但从第三天开始情况开始好转了,精神状态也渐渐恢复,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总体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昨天是活动进行一周整,组织者发言,让大家都总结一下,次日把一周感言在微信群里发出来。接下来的一天,大家纷纷响应,群里充满了热血和激情。我当时非常吃惊,但又马上意识到,这应该也不算什么值得惊讶的事吧——在单位工作时,我也没少参加集体项目,每次的“套路”也大都如此:组织者尽心尽力让活动散发出“正能量”的气氛,大家也跟上来,一起添加各式各样“正能量”元素,各种口号、决心、感言一拥而上。
但我又往下想,还是感觉哪里不对劲:这个小组是面向全社会无门槛吸纳成员,自发组成的“短期民间组织”,不是工作单位那种为组织者的某项目标而奋斗的团队啊!另外,我是本着参加一个“老老实实”的活动而来的,只是想有人每天陪我一起有规律地早起阅读而已,并不是准备好加入一个“打鸡血”的组织啊!
是我“不懂规矩”吗?还是组织者太想当然了——默认了集体活动就应该这么搞,所以直接提出了这项要求?而参与者们,也很容易从加入小组的那一刻开始,就给自己加上了一种“被要求者”的角色定位吧,所以在活动中途组织者直接提出了“写第一周总结发到微信群”的新要求时,他们便也不假思索地响应、服从、照办了吧。我也会担心,如果不加以配合,是不是“太不礼貌”——组织者觉得“应该这样”,参与者也觉得“应该这样”。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因为这样的角色习惯产生了默契。
这些“应该”,大概是源自于长期习惯吧。人在集体中,尤其在学校和工作这样的集体中做事的时候,通常都暗含着要一起履行某种潜在规则,并时刻面临着被他人评价的可能。因此,也便有了所谓的“优秀”和“落后”之分。而人通常都会想朝那个“优秀”的方向发展,一旦某种代表“优秀”的行为被号召,大多数成员又都去响应,哪怕自己不想照做,也会容易因为“面子”跟“和谐”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深藏起来,也去做了那件被号召的事,迎合外界要求的事,这样便可以躲避批评、粉饰太平。久而久之,便把这类事情当做是自己“应该”做的了。
以至于就连在自由参加小组活动时,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连同自己的这种习惯一起,贯彻了“要求者”或“被要求者”的风格,呈现出和以往学习、工作之类的“非自由活动”如出一辙的行为模式了。
但是,在这个小组中,虽然大家有着同样的早起阅读的步调,每个参与者也很可能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和目的的,因此也会有不尽相同的执行计划和风格。组织者突然热心地提出这种“一刀切”的要求,很可能会给一部分参与者造成干扰。毕竟大家进到这个小组里,根本上是就“每天打卡”这一项达成的一致,而并不是因为想借机晒出更多东西。
就我自己来说,真的是非常不愿意分享。因为此刻对于我是个关键时刻——好不容易坚持了七天啊!一旦开始对外抒情,费了好大劲才集中起来的力量都会涣散,类似“一鼓作气再而衰”的“再而衰”。一番纠结之后,考虑到组织者的一片苦心以及多数成员的热情响应,我还是决定姑且“随大流”,勉强挤出了一堆热血沸腾的感言。
当然,每个小组都不尽相同,其他小组又是另外的风格了。我要说的是:那些由“应该”的思维定式产生的想法,不见得就意味着正确和必须。在我们能够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也能让思想获得自由和解放,放下各种“应该”,以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别人的要求为出发点,做出每一步的计划和行动,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地体验和探索“做自己”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