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Grace分享的主题是情绪管理,听完以后发现很开心。这几年我的情绪管理做得越来越好,不会受周围人的影响。因为我很忙,忙着各种平台听课、打卡还有完成我手帐上的任务,没时间去聊鸡零狗碎的事情。
最近总有朋友、同事跟我吐槽。我就陪她们说说话,配合下发发牢骚,但是不会往心里去,不会影响我一天的心情。以前我有个朋友,没办法听人倒苦水。对方说完了开心了她被带进沟里了,一天都是负能量。
从小我就是一个独立、自我的人。喜欢一个人做事情,不喜欢等朋友,因为觉得等待和约朋友很浪费时间。2006年生了孩子以后,孩子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除了上班,我的时间都被孩子占满。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不能追剧、不能睡懒觉、不能逛街、不能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我的生活里只有孩子和工作,我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我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我抑郁了。每周都要约朋友吃饭喝酒吐槽,但丝毫不能缓解我的郁闷。那时候带孩子带得不开心, 我每天想出去玩,老公埋怨我,婆婆也罗里啰嗦的,总之一片混乱,家庭氛围特别不好。
后来有一天觉醒了,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带,不喜欢的事很多,逃避不了。我把时间划分为几块,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带孩子,只有中午的时间是自己的。我利用中午的时间逛街、泡咖啡馆、看电影等等,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有时下班路上会吃个冰淇淋、甜品解解馋。我是孩子妈了,不能太任性了。那种周末一天追剧、睡懒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再抱怨也要面对。自己的状态调整了,家庭的氛围开始舒缓。但是心里总是有点失落,因为我想留点时间学自己想学的。
到了2016年,朋友介绍上微课学思维导图,每天打卡交作业,虽然辛苦但是很开心很充实,因为进步看得见。我享受这种进步的感觉。但是刚开始打卡的时候那种高强度的节奏给我的压力很大。刚开始学思维导图,画一幅都要4、5个小时。而我又不想缺勤一天。记得4月清明节,我们一家三口出去玩。我没时间画,只好放弃午睡。我老公和孩子在宾馆里呼呼大睡,而我要绞尽脑汁画思维导图,真心累。再后来,在机场等飞机,有1、2个小时都会画。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好变态,随时随地挤时间做打卡的作业。
2016年是我开启鸡血学习打卡的一年。报了10来个微课,做了几百份作业。丽芳老师的课作业超级多,一个月30份作业,每天一个。虐得很辛苦,但是慢慢形成了学习的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高效起来了。再后来学了时间管理,建立了上下班路上听课的习惯和每天建立一个小目标的习惯。当我非常忙的时候,发现情绪管理就有了提高。因为忙,没时间和同事家长里短,也没时间和同事扯皮这件事是谁的责任,能做的我做下,吵架浪费时间。为了避免争论,在家里和老公、婆婆说话也会非常客气。因为想他们帮忙带孩子,这样我就能空出时间学习啦。2017年我成长得更快,因为有自己的目标,对于工作的要求就是高效,这样就能空出时间忙自己的事(我们部门没有人查岗,有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只要不太过分就行)。因为上班做自己的事,心存愧疚,小领导指派给我的工作我就接下,以前可能会吵为什么要给我。这样工作氛围也更和谐了。同时,因为在学习,技能水平在提高,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总之,一切都在良性循环。
做个小结,处理情绪方面,我的经验是:
1) 对身边人说话要客气和善。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我。比如,尊重婆婆的习惯和说话方式,生气的时候打哈哈,不要争执。年纪大人和年轻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不同,住一起难免有摩擦,没关系,彼此尊重。
2)好好说话,换位思考。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要说“你听明白了吗”,而是“我说明白了吗”。在和同事交接工作时,要特别注意表达方式和语气。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如果没有交集就不要过多评价和在意。有交集的话,互相磨合,达到平衡。
3)分清界限。这件事和我有关系吗?没关系的,迅速抽离。
今天Grace说的道理我特别认同。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 经历得越多、能力越强,越会淡定。说得通俗点,林子大了,鸟见得多了,见怪不怪。
2.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谁比谁幸福,也没有谁比谁不幸。任何家庭都是一个平衡。不用羡慕嫉妒,也不用嘚瑟显摆。
3. 以周围的人、事、物为榜样,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周围的事情。有积极乐观的品质后,真的没空情绪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