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两个月,爸妈很多次有意无意地谈起考公务员这个话题。
家里有一个做局长的叔叔,一直活跃在我妈的口中。
“你叔叔是过来人,你看他做公务员日子过得多潇洒呀。”
妈妈每次说到这里,眼里满是小城市中年妇女的羡慕。
01
叔叔帮过我们家很多忙,每年过年老爸都会拉着我去送年货,他也会回一些单位发的春联和保温杯。
他的家庭在我们这个小城市,绝对算得上中产以上。
这个时时刻刻引导我们家的“过来人”,让爸妈坚定了考公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
前天晚上他过来吃饭,妈妈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包括那只存了半个月的羊腿。
等到叔叔酒足饭饱之后,妈妈才把我这个“小屁孩”喊过来吃饭。
好像在爸妈眼中,我还不是一个不能随随便便出现在重要场合的大人。
叔叔谈起他高三的儿子时,撸着袖子的样子很是神气:年级前三,有希望考上985。
作为一名高考的“过来人”,我也讨好着说:“弟弟这分数可以去北京上一个好的985吧。”
叔叔咂了咂嘴里的好酒,拿起牙签剔了剔牙,很有内涵地望着我说:“我看在这边上大学就挺好,你们出去不还是得回来?”
我问:“那弟弟想出去闯一下吗?”
叔叔手一挥就打断了我的话:“你还小,我跟你这么大时候也是这样。什么梦想啊,抱负啊。到时候遍体鳞伤再回来,有什么必要?”
两字一停顿、五字一拉长的语气里,还夹着领导常年命令下属的好习惯。
我本想反驳一下,但是他的一句“我是过来人”,就把我这个小辈堵得死死的。
那杀伐果断的样子,把“成功人士”这个词运用的淋漓尽致。
只是我不知道,一辈子没踏出这座小城市的他,是如何活成了一个历尽千帆的过来人。
有些父母就是这样,对于自己没接触过的领域,也总想以自己的经验,在晚辈的人生里扮演一个决定性的角色。
02
仔细想想,这些年过来人的经验,我真是听了不少,无论操蛋的学业还是天杀的爱情。
高中的时候,德高望重的班主任总喜欢在班会上给我们打鸡血:你们拼一把,现在吃苦,到了大学就可以天天玩了。
学长学姐回母校演讲成功经验的时候,把老师这一套换了个语气灌给我们。
我们对此深信不疑:熬过了高考就可以无忧无虑走向巅峰。
到了大学才发现:他妈的哪有那么轻松。写论文比刷题难,期末战战兢兢防挂科,毕业了可能还会失业。
我身边有很多成绩特别好的朋友,妥妥一个不断被取经的“别人家的孩子”。
对老师无比忠诚,考上大学后,就开始了一段“60分及格万岁”的日子。
每天睡到中午是家常便饭,晚上蹦迪喝酒通宵到两三点才是大学生的夜生活。
等到三年后的某一天突然醒来,发现寝室空无一人,原来舍友们都已经开始考研复习了。
灵感一现想出一个段子发在微博上:世界上最大的孤独,就是午睡醒后寝室空无一人。
开始慌了,马上询问了一些学长学姐,购买了全套的黄皮书和肖四肖八,查了大量“三个月考上985”的知乎热帖,总结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在还没玩够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开始了考研复习。
等到成绩公布的时候,有些人运气好的成了“过来人”继续逃避社会和传授经验,有些人不得不高速公路上紧急刹车,疯狂找工作。
在这之前,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这一板块,过来人的角色似乎缺席了。
他们不停地碰壁,不停地失败,最后终于妥协回到住了二十年的小城市。
这时候,好心的过来人会送你一句:“终于长大了。”
嘴毒的过来人会丢给你一句:“看吧,我早就说你肯定得回来。”
我们这一代人好像是烧烤摊上的冷藏香肠,师傅的手艺很不好。外面被烤得焦黄,里面还有些夹生。
客人们不停地催着赶集上菜,他们以为我们熟透了,其实根本没有给我们缓冲的机会。
我们一边还没来得及真正长大,一边却要学着过来人的模样好好生活。
学会和社会打交道,学会有事自己撑着,学会报喜不报忧。
要不然就对不起爸妈的养育,和看起来还不错的大学文凭。
03
恋爱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也是这样。
我妈对于谈恋爱这件事的手段简直是快狠准,大学之前连同学写给我的情书都要没收销毁。
到了大学,她直接跳过了恋爱的环节,开始讨论起择偶的标准和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
比如找北方人豪爽,比如独生女可能要入赘,比如不高的生个孩子也矮,比如学历太低不好教育孩子。
其实我压根没有学会如何去谈恋爱,也从来没人教过我要学会尊重恋人,爱别人前要先爱自己,上床要记得戴安全套。
高中初尝禁果,我偷偷摸摸地谈了段牵手都会脸红的恋爱。
最后被甩那天,没出息的我哭湿了一个枕头,整整一年也没缓过来,而我眼尖的爸妈压根没有发现。
到了大学,我终于可以拼命谈恋爱了。认识一个大两届的前辈,不到一个星期就在一起了。
我还是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每天保持24小时紧密联系,爱地死去活来,过个儿童节和愚人节都要精心准备礼物。
结局是得不到对方的回应,这些小伎俩对于一个已经大三的人来说,可能早就玩腻了了。
对方不分手也不回应我的热情,只是用一句过来人的经验敷衍我:
“我理解你,我大一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幼稚,等你以后就懂了。”
在过来人的谆谆教诲中,我在这段感情里持续付出了三个月。
最后这份喜爱转换成了厌恶,我提出了分手。对方苦苦挽留,我瞅也不瞅。
分手那天,我异常的轻松,连室外的空气都比以前要新鲜许多。
当天晚上,我特地去吃了顿火锅,特辣,贼爽。
很多时候,「过来人」的经验本来只能算是一个参考信息,放在心里作为尺度就好。
但是很多人已经把「过来人」这套说辞,变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带到恋爱中来。
就像我一直很讨厌抖音上的一个段子:“这么优秀而儒雅的男孩,是一个女孩用多少眼泪培养出来的。”
实际上,我从来不需要恋人来教我长大,我也不想让任何姐姐哥哥做我爱情的学校。
我自始至终都相信喜欢就会冲动,深爱就会犯错。
我谈恋爱从来没想毕业,我希望的是你和我一起经历,一起犯错,一起成长。
最后。
这些过来人的道理,我们不懂吗?
作为一直因拖后腿被唱衰的95后,其实我们是最懂道理的一届。
这种前车之鉴,这些年们我们听了太多太多,鸡汤和毒鸡汤都能倒背如流。
我们从来不缺少讲道理的人,我们一直缺的是支持我们的人,我们希望能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
我承认这些长辈作为过来人,也是想让我们少走弯路。
我承认这些恋人可能真的爱我们,只是想让我们不要那么幼稚。
他们都害怕我们有失败的风险,他们想把我们保护地很好。
以至于我们很多人,二十几年来遇到的最大失败,就是考研失败和被前任绿了。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抵触过失败,我们更害怕活得不明不白。
我希望父母和恋人,能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去体验失败。
因为经验这种东西,除了自己经历,无法从任何人那里取巧学来。
我希望的是等到我碰壁的时候,你告诉“我没事儿,我们那时候也这样”,而不是“你根本不可能成功,跟你说了你也不听。”
等我想回家的时候,我希望你说“别怕,熬不下去就回来,我们养得起你”,而不是“你出去吃那个苦也是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