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我该何去何从?这是不少应届毕业生心中的疑惑。如果没有参与校招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没有拿到实习公司的正式offer、没有考上国企公务员、没有家业继承,那毕业后我该去哪?
在进行选择前,我们建议你先进行思考:如今的我最适合待在怎样的环境,它们的优劣如何?追求怎样的结果,积累怎么样的经验。
以下内容,更针对出身三线及以下城市,在二线城市受教育的人群
从客观条件上来分析,回家所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环境熟悉:
出生待了数年甚至十余年的城市,即使对新开发的商业区不够熟悉,但要提及哪有公园、哪有影院、车站在哪、有哪些休闲去处,本地人都应该知道。
除此之外,本地人最大的优势还体现在语言沟通上,基本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话”,在某些地方,会不会说地方话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完全不同。
最典型的场景:
○ 组织团建活动该去哪?你可能比专职做活动策划的人还擅长,因为从小到大参与的同城聚会太多了;
○ 公司聚餐选在哪?你比大众点评还要靠谱,因为周边店铺服务口味好坏你都了解,连那些出名的苍蝇馆都知道;
○ 本地客户不好沟通,说话口音不合,来闹事?你揣着一口本地话上去和他唠嗑家常,大部分人都不会继续为难你,毕竟欺生可不包括有本地人的情况。
这是你的优势,本地人的优势。
2. 家庭关系根深蒂固:
即使在小城市出生,家庭条件一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关系圈。这些由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亲戚、你父母的同事、朋友……几十年间构建出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在你面向社会的时候,能起到想象不到的作用。不论是直接给你“开后门”介绍份工作,还是解决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 进银行实习要揽储考核?随随便便来几个亲戚朋友,一个月来几个就搞定;
○ 进公司要面试、笔试、复试各种试?大伯好像认识他们经理,点个头便能免去一切环节还不用花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工作做的事多还被穿小鞋被辞退?找来几个五大三粗的亲戚来跟他“好好说理”,委屈不能白受,而且这种事又不违法犯罪,就算警察来也不能说什么。
3. 无须担心租房等一系列衍生问题:
回到出生的小城市里,再不济也有地方住。
况且城市那么小,交通还算便利的情况下,基本住在家中也无需外出租房,更不会遇到由租房引申的糟心事,那租房会遇到哪些糟心事呢?
客厅摆花圈逼走租客,赚取违约金数千元
○ 网上看到的房源不存在,被中介转型坑钱
○ 私下被收取看房费、高额押金,最终消声灭迹不退钱
○ 被二房东欺骗转租,交了一年租金押金结果只能住一个月
○ 除了说好的中介费,还增添大笔未提到的费用
○ 房租“被贷款”,征信有小额贷款记录
无数血淋淋的教训在眼前,以至于租房成为外出第一大问题急需解决。但实际上回到出生所在的城市,这些几乎都不成问题。
即使不住家中想单独出去住,问问朋友、亲戚,大致对价格、条件也有个底,何况租房上来说,敢坑本地人的人还是极少的。
4. 总有朋友,会陪伴你度过孤单时刻,甚至救你一命:
下班后的生活怎么安排?周末的娱乐行程怎么安排?失恋了怎么办?工作不顺心怎么办?迷茫怎么办?生日怎么办?要举例出来数不尽的例子,但好在回到家总找的到人陪伴。
○ 你一个人在外,生日一个人过,生病躺在床上甚至无人知晓;
○ 那些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晕阙倒在浴室的人,如果发生在家里,也不会造成最后死亡的悲剧;
○ 那些因病躺在床上的人,若是有朋友与之同住,也不会到最后的由小病导致猝死。
对本地人而言,这些先天优势能够拉开你与外地人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想融入“当地”生根落脚的原因。
但除了这些,家乡所在的小城市,也有自身的缺陷。
1. 生活舒适,磨灭了自己的上进心:
小城市的生活,大多是悠闲的,因为压力相对来说也会小很多。一个月你能拿到多少工资,基本就能够消费多少,没有多少额外花费。
“我的工作既轻松又能足够生活,何必拼死累活多赚几百块钱呢” 这便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而稳定的工作更是诸多人的追求。用40万买一份月薪3000的银行工作,这样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都被“视为正常就业流程”,可见小城市里,一份稳定而舒适的工作有多受欢迎。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父母与我父母是同事,同在国企上班:还记得当年一起高考的时候,她分数足足超出一本线50多分,可以进一所不错的211高校了。
而最终的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她很温顺的听从了父母的安排,进了一所大专院校,甚至什么专业都不知道,全凭父母操办。因为以她的成绩,进这所大专不仅能够全免学费,还有奖学金可拿,最重要的是毕业后能够直接分配工作直接进入国企,极其稳定。
以我们当时的眼光来看,对这样的结果是无法理解,但如今却觉得未免不可。她的确读书成绩优异,但却连对未来最基础的选择都无法做出,那么这样稳定的工作确实适合她。比起读个好大学出来却纠结就业,最终还是进入国企而言,这样的历程更平缓而稳定。
但在小城市里,这样的情况“最正常不过”,大家都以追求舒适为追求。就像我这位朋友,放弃了出门读一所好大学的机会,放弃了离开父母独立的机会,也放弃了上进心。或许未来她的夫婿也由父母物色,也是国企的一名职工,就这样生活下去。
追求舒适的同时,必然会磨灭自己的上进心。没有了危机紧迫感,自然没有奋斗前进的动力。
2. 上升无望,职场观扭曲:
小城市里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增大,容易遭遇人为设立阻碍,而且若无熟人,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常见情况,所以不得不逼迫建立PR部门专攻公关,乃至于一些没能力却有关系的人,能够比靠能力的人升职更快。
一家单位中最能做事的人竟然是临时工,一家公司中到主管、经理都只会拍马屁的情景,也不是少数。
我有位叔叔,自我记事起便没有他上班的印象,他曾陪我玩游戏,或者整日在棋牌室中以打牌度日。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有稳定的工作,是过去子承父业(替岗)的制度产物。
据他说:他们整个办公室有十多个人,最终却只有一两个人去上班。那工作任务怎样完成呢?办公室里每人每月扣掉1/10的工资,然后用这些钱聘了两个临时工,完成他们十余人的工作。
如今,他的儿子也顺从他的意思,进了同样的单位,不过现在做的事情很多,不能像我这位叔叔一样“整天游戏人生”,为此他曾诟病,现在的单位也开始省钱,让每个人工作任务这么多。
在小城市里,工资不是工作拿的,而是国家“发的”,而上升的途径不是能力,而是拉票拍马屁,这样扭曲的职场观,只会让人丧失正确认知的能力,若是稳定的工作不再,下岗失业的他们,又该如何竞争过他人?
如果遇到国企改制,这样的你是否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3. 格局更小,天花板更易达到:
因为小城市里的人才储备不足,交通与基础设施都不如大城市来得好,所以相对来说对能力的要求更低,也更易触摸到能力天花板。
在小城市里,一个岗位的基本要求只需要60分,而前期的60分是极易拿到的。
在小城市里,60分的水平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你刚毕业时的水平,甚至还要更低一些。
○ 招计算机专业人才,结果只需要会开关机重启电脑;
○ 做产品研发,其实只是为了拿到政府补贴,根本无需实用性;
○ 部门总监实际上只会到处copy内容然后修改,PPT制作只是小学水平……
你会发现他们只会讨论隔壁哪个邻居的八卦、哪里的饭菜好吃、哪家洗浴中心好玩,而需要的工作技能深度?专家?那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
你会发现,空有学了一身本事,却无发挥之地,更没有机会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最终慢慢从熟手沦落为生手,以至于无法革新知识迭代,无法找到未来的方向在哪。
4. 契合的工作岗位和机会难寻:
大部分小城市中,还是重工业的趋势。工业园、厂房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旧是引入的大头,因为不仅能够招商,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况且用人成本也比大城市小很多。
我有一位朋友,当初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很迷茫,于是选了一个能录上的专业,学的制药工程。他毕业后选择回到我们出生的三线城市,但尴尬的是,在我们那儿工业工厂虽多,却没有一家企业招聘对口岗位,更不存在完善的晋升管理体系。
最后他选了一家还算匹配契合的岗位——在制药车间担任流水线工人,当初他只花了两个月就成为了熟练工人,如今在我们当地的工资收入还算不错,但如今我们聚会的时候,再问他专业知识,他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问他对未来的规划,他说:赚点钱,开个小店,买辆车便好。
其实,除了他这样的工作,还有更多的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在小城市中几乎也没有立足之地,因为基础设施达不到,也因为人们不会在意这些方向的服务,不会为此买单。所以,大多数人回到小城市,能用上更多的是自己的通用技能,甚至是时间与精力,而非专业技能掌握熟练度。
小城市里有好也有坏,你究竟看重的哪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