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讲书之(五)《感受爱》(珍妮.西格尔)
我们从不缺少爱,缺的是感受爱的能力
壹
作者珍妮的女儿得了抑郁症,并在16岁的时候自杀。随后好几年,作者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她一直在问自己:自己明明非常爱女儿,为什么她感受不到妈妈的爱?直到有一天,作者开始决定与痛苦和谐相处,并从事爱与感受爱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才有这本书薄薄的书《感受爱》。
为什么有的人能感受到别人的爱,活得自信满满,幸福快乐。而有的人爱的接收器却蒙上了灰尘,怎么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爱?被爱与感觉被爱中间差了什么?父母爱孩子,孩子接收到父母的爱了吗?请看脑神经学家怎么看:
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深刻地依赖于社会关系,并且终生都对非语言的情绪社交线索很敏感。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肢体语言甚至比语言更能让人捕捉到大量的信息。如果不爱一个人,我们很难对他产生热情,对方一句话没有交谈就知道我们不喜欢他。相反,喜欢一个人,他能随时随地捕捉到爱的信息。
催产素(爱的激素)会抵消压力激素的作用,会使得我们参与到社交和情绪的行为之中,是我们与孩子、父母、朋友甚至宠物之间产生强力的情感联结。同时,表达注意力(倾听、长时间注视等)、理解、赞同和钟爱的非言语的情绪线索则会激发催产素。
我们致力一生都去追求物质财富。然而,豪车、豪宅、钞票带给我们的幸福不能持久。真正带给人幸福的是愉悦的人际关系,这种幸福能长久续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拥有很多的物质财富,对情感的满意度并没有随之增长。
贰
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感受到爱呢?抗抑郁药物、过度沉迷虚拟世界而忽略人与人面对面的联结、思考太多体会太少。
抗抑郁药物对那些有非常强的社会破坏力的人来说是有效的。对普通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是有害的。它能降低不良情绪,但同样会降低好的情绪,让人感觉不到幸福快乐。作者曾经就高估了药物的作用,而导致女儿病情恶化。
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与网友的互动很频繁,聊得很嗨,看起来非常兴奋,但是一下线就觉得空虚无聊,根本找不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那种愉悦感,更感受不到爱。这就是为什么网恋容易见光死的原因。因为情绪是一种复杂的东西,哪怕视频聊天,也无法有触觉、味觉、嗅觉等的感受。
由于生活压力山大,人们惯于弹精竭虑的思考问题,预先设置好了抗挫壁垒,不敢轻易实践而缺乏体验或同时完成几件事,这些都不能让人活在当下,感受不到人与人的联结和爱。
当压力控制在健康、可接受的范围内时,我们则会处于一种精力充沛、警觉、专注、平静和放松的状态。这种理想的压力范围我们称之为“E地带”。
释放不必要的压力有助于我们接收到爱的信号。与你亲密的朋友交谈、运动、冥想等都能够有效释压。无法找人交谈时,你还可以依靠色、声、香、味、触等感官输入,有助于减轻压力(比如听你喜欢的音乐)。
叁
如何训练自己感觉被爱呢?AACCRR法。AA是评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CC是与人产生沟通和联结,RR是重塑与反应,重新认知情绪与压力,并对此进行有效重塑。
大家是否经常觉得自己爱无力,常常觉得自己再也不会爱了呢?看完了这本书《感受爱》,你是否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多出去走走,和善而亲切地与人交流,通过运动与冥想的各种方式去除不必要的压力,让我们时时处于理想的E地带,把自己爱的接收器擦亮,时时刻刻沐浴在爱的海洋,活得轻松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