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堂弟今天喜宴,他小时候,他父母常年在北京打工有时两年都不回家,他跟着爷爷奶奶。在我家待得特别多,和我们姐妹一起玩,犹如是亲弟弟。时光荏苒,当年爱跟班的小屁孩,如今成婚啦!为他祝福开心。
新娘高挑美丽,气质高贵,据说他们是在火车站认识的。当时这女孩还是大学生,后来读了研究生,现在某大医院工作。比堂弟小5岁。
用我妹的话说,...志还真有福气,女孩学历,家庭,外貌,工作都不他差。女孩还不娇贵,他们在一起,大多是她做好饭等堂弟。
俺妹和这女孩相处过,人还真不错。前年堂弟外公重病在合肥住院,这女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善良有孝心,难能可贵。
俺堂弟独立能力强,文质彬彬,高大儒雅,他们互相欣赏,彼此理解珍惜,这该是最好的爱情模样。
今天还是老家齐屋队部分人的大聚会。
当初只是在火车站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有了如此深的缘分。
祝福这对郎才女貌的璧人,和和美美,永远幸福。
(我的空间动态说说)
那些人,那些事
大约92年后,我们大村庄很多人去北京打工,据说是在通州的大河桥边,自行车上摆着接装修活的纸牌子,有的在北京香格里拉做服务员,男的擦玻璃等。总体还是搞装修,装潢之类的最多。有极少数后来定居北京,绝大多数最后还是回老家发展。
我们庄几十户人家,除了两家外,其余都姓齐,见到村庄人不是叔叔伯伯,奶奶,爷爷,姑姑,姐姐就是婶婶。
相比于我曾经打工听到同事说他们村庄发生的一些过分奇葩,有悖道德伦理的事情,这块我们是不曾听说有过,可能是一个姓氏以及被称为“文都”的原因,总体上还不错。
记得我奶奶曾说我们和隔壁堂弟是在五伏,过了五伏是没有啥亲戚关系了吧,具也不太懂。但在百年前都是一家人。
因为是邻居相处得多,只要我家吃饭,堂弟在玩都会一起吃,我妈为人很朴实,只要能拿得出。小孩子都是觉得人多吃得更香,热闹有趣味,哪怕我家伙食不比他爷爷奶奶家好。(堂弟是独生子,他和老太太相处也较多)
再后来,隔壁堂弟读小学三年级前后(具体记不清),他父母不再外出打工,在老家桐城市工作,摆摊做点小生意,也接点装修活等。
我在酒宴现场看到年长的觉得他们变得沧桑了很多,他们看我或许也有类似的感觉,这当年看着长大的娃,都人到中年了,时光催人老啊!
当我看到大婶(堂弟的妈妈),乍眼一看觉得她又瘦又黑,苍老了很多,可能是好几年没见到的原因。她觉得我也过瘦了。
大婶曾经是我的三年级语文老师,那时的代课费90元一个月,真是少得可怜。记得那年六一儿童节,她给我们班排练的舞蹈节目是《八月桂花遍地开》。
她是高中生,在我们庄算是学历最高的女性。
她当代课老师教学成绩很不错,由于一些政策原因没能持续下去;她曾和落榜同学一起考乡妇联,被有关系户的给挤下了。
大婶因高考的一分之差,沦落在农村,记得她和我聊天说过,那年本来她还高于分数线四分,结果最后分数线上调5分,就差了那一分。
大婶那时还有机会顶替她父亲的单位,她认为自己有能力上大学,把名额给她妹妹了。
她还有两个弟弟要读书,家庭无力给她复读。一分之差,命运就此成为分水岭。
她大弟(我应该喊大舅),读的是我们当地重点高中,考了重点大学,大舅很早就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我们市重年高中百年校庆都被邀请回来分享那一类。
以前常会听大婶大叔说到他,比如去过多少个国家,一个合同的盈利就足够他在上海的别墅,那应该是在98年边的事。
我和二妹打工初期,过年回家和堂弟说到外面世界的一些事情,属于无意的聊天。
大婶特意来我家和我们打招呼,你们以后不要再弟弟面前说打工的事情了哈,要鼓励他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有更好的出路,打工能赚多少钱,一年累死累活的也就五千来元,若有个别赚5万10万的能呐喊红到整个大村庄,整个镇上了。
大舅一个合同净赚多少多少。那些数字对我来说犹如是天文数字,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那些年外贸业务也比较好做吧!
我直到近些年才懂得大婶那个时候的嘱咐,我们在那个环境下是根本不懂的,因为任何人劝我家去读书也是不现实的。各人都自顾不暇,何况我们读书成绩又没有到聪明绝顶的地步。
但是大婶和大叔做小生意辛苦点,供堂弟还是可以的。大叔因跑业务亏损,他们日子也曾紧巴多年。
大舅在我心中就是神话一般的存在,我们庄不少人都知道他。我在堂弟喜宴前不曾见过,只是在传说中听了无数遍。他作为堂弟的证婚人上台讲话。
我特意拍了张他上台在新郎新娘边说话的照片,看起来还如此年轻。
大舅说话的声音有点轻,大致听到他讲:新郎我的外甥,高大英俊,他曾经为了中国的能源事业远赴中东,经历伊拉克战火纷飞的两年洗礼,证明他的勇敢与担当;又为了更好的近距离照顾家人,选择定居在省城合肥,证明他的责任与孝心……新娘在为数不多的接触中看到她对新郎的温柔,以及先父在病重中她无微不至的关照,看得出她的善良与孝心,他们两口子有这些共同的品质,就是一个家族兴旺的基本保证……
婚礼现场看到新郎新娘幸福美好的模样,真是男才女貌,特别般配。
我觉得大婶过去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在堂弟五年级的时候,每晚大叔骑摩托车带上大婶从桐城街上回老家帮堂弟复习功课,指导作业,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是风雨无阻。
这块主要是大婶操心,毕竟她学历高点,又明确孩子要走读书这条路。堂弟在小学成绩也就中等水平,不起眼的那种,到了初中过后逐渐开窍,还考上了我们市的第二重点高中。
小妹多次聊起,志那时成绩不比我好,没想到还考上了重点高中,后又考上二本。不得不说家庭环境,父母的思想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一个孩子三观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他的主要价值观是来源于家人和身边的环境。
如果堂弟没有读大学,无法进入好的公司,体面光鲜的工作,也无法有外派到海外的机会,人生际遇会大大不同。
我那个时候文科很好,语文全年级前几名,综合成绩初一时,记得有次我排名前70多名,前一百名的人红榜展示,当时一个年级大约有四五百人,那时我最好成绩。后期课程越来越难,压根也就不用心听,数学填空就抓阄填写,巴不得早点回去打工。
总恨自己咋就赶上第一届九年义务,管得这么严,不去学校还不行。
现在看来那些急不可耐去打工赚钱的人,多数最后赚的是最少的,不够别人一个年终奖甚至零头。
我们那个村庄有好几位小学,初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孩子,学霸式那种,但后期却懈怠了,有个人原因,也有家庭各种原因。统称为“命运”吧!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看着长大的堂弟身上,我们看到了差距的存在。感叹命运的微妙神奇。
堂弟为人处事大方得体,温文尔雅,从不大声说话,有修养懂礼貌,小孩老人都会喜欢的那类型。买房,恋爱,结婚大事基本是他自己一手操办,独立能力很强,大婶大叔坐着喝酒就好。
大婶未圆的大学梦,儿子实现了。命运对她的捉弄曾带来多少艰辛困苦,几多心酸几多泪。她在我的记忆里比村庄其他婶婶都要节省。
只要孩子优秀懂事,一切都算值得。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资。
希望堂弟永远幸福,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加堂弟婚礼,碎碎念记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