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著名演员邓超在一次采访时曾经提到过他幼年的经历:我曾经是一个叛逆少年,青春期的时候,与父母的关系很糟糕。1995年,我在迪斯科舞厅跳舞小有名气,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于是我跟父母说:“我不想读大学,上大学能挣这么多钱吗?”说不通大吵了一架,我就离家出走了。我父母于是从家附近的舞厅开始一家家排查,花了几天,终于在广东惠州找到了我。我当时特别害怕父母会打骂我,没想到父亲见到我之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抚摸着我的头,然后带我回家。我当时就觉得我以后不能再让父母这么操心了。
当父母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走失或者离家出走的孩子,首要的情绪一般都是如释重负,接着才会是愤怒、生气。但是很多孩子都没有邓超这么幸运,我就曾经碰到过一个同班同学,因为贪玩跑去了很远的地方,和家人失联了半天,等父母找到了他之后,第一反应并不是谢天谢地,而是直接扇了他一巴掌。我不知道我那位同学长大后的发展走向,但是我几乎能断定,如果当初邓超父亲首先表达了愤怒的情绪,邓超的人生走向肯定会有所不同,甚至他和父母的关系都会陷入绝境。
02
这就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父母遇到了一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他们不可接受的行为时,父母们可能会提供伪装的“我-信息”。(“我-信息”就是传达出父母的感受和需求、不带评价、只阐述事实的信息。“你-信息”就是父母为孩子的行为扣上了评价的帽子、带上了有色眼镜,并把评价、指令、建议传达给孩子。)如果我那位同班同学的父母学过沟通,他们知道需要多提供“我-信息”,他们面对孩子时,也许会说:“你失踪了半天,这让我很生气。”虽然这句话比打骂好太多倍,但是仍旧打不开孩子的心门,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准确地表达出他们的真实感受。
实际上,与其他情绪不同,“我很生气”几乎是家长应对孩子发生问题的万金油。
孩子在客人面前调皮捣蛋——我很生气。
孩子忘记了我们的生日——我很生气。
孩子期末考试考砸了——我很生气。
但是回过头来思考一下,生气真的是事件的首要情绪吗?孩子调皮捣蛋,我们首要反应是尴尬,其次才是生气;孩子忘记了我们的生日,我们的首要情绪是伤心,其次才是生气;孩子考砸了,我们的首要情绪是失望,其次才是生气。
作为一种次要情绪,“我很生气”通常意味着“你让我感到生气”,“我对你生气”,这是一条“你-信息”。正如其他“你-信息”一样,孩子会认为自己作为引起父母发怒的对象而受到责备,引发内疚。同理,现实中,有很多伪装成“我-信息”的“你-信息”。“我觉得你很懒”、“我觉得你让我失望”、“我觉得你很不负责任”……
我们需要摒弃这些虚假信息,才能传递出真正的“我-信息”。
03
真实的“我-信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它能预防一些问题的发生。
我经常带我儿子逛图书馆,而孩子往往是最让图书管理员们头疼的对象了,因为一些孩子在别人看书的时候常常在嬉戏玩闹,发出噪音影响别人。所以每次去图书馆之前,我总会对孩子说:“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挑选一些书,图书馆里需要安静,所以我希望你去的时候能保持安静。”通常,父母和孩子关系一帆风顺的时候,这些预防性的“我-信息”会给孩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行为让父母高兴,相信孩子,他们都是乐于效劳的,让孩子提前知道你想什么,要远远好于等到他们做出你不可接受的行为。一条及时的“我-信息”可以省去9次对抗。
当然,真实的“我-信息”并不总能给我们带来顺利的沟通。孩子有时候对“我-信息”会产生抗拒,最经常的反应会是无视它的存在。如果父母已经发出了明确 、强烈、表达真实情绪的“我-信息”之后,换不来孩子行为上的改变,那就有可能孩子也要传达出他的“我-信息”,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妈妈:一放学回家,你就把你的房间变得乱七八糟,早上我花了半个小时才收拾好,我太失望了。
儿子:妈妈,我觉得房间不乱啊,是你要求太高了吧。
如果这时候妈妈去辩解,用一句网络流行语,那就是“尬聊”了。
如果妈妈这时候能使用“积极倾听”。
妈妈:“你觉得我太挑剔了。”
儿子:“嗯,是的。”
妈妈:“我会认真想一想的,不过,谁都不希望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我现在对房间的整洁度不太满意。”
通常,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了他的感受后,还是愿意做出积极改变的。
最后,举例说明什么是“我-信息”,什么是“你-信息”。
孩子因为生气,故意把牛奶撒了一地。
“你-信息”表达:你怎么这么捣蛋,收拾起来麻烦死了,气死我了。
“我-信息”表达:你把牛奶撒了一地,我很失望,因为打扫起来很麻烦。
向孩子正确地传达“我-信息”,坚持不懈,就会换来孩子的巨大改变。相信吗?不如今天就回去试试。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获得作者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