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材料成了公务人员的一大必备技能。
可能你都要下班了,领导给你来了个电话,让你把某某某材料写上来,明天交。
妥,立马放下刚要迈出门的腿,迈着艰难的步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
得,又得加班了。如此工作,耗时费力又不知道能不能用。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的作者李永新说,研究如何去写材料,一定要先问清自己的初心,接着就是重点研究如何去写的问题,在实战中,作者给了。磨刀子,定盘子,搭架子,敲键子这四个超级实用的方法。
平时多出力,战时要出彩的实战方法,让你写出好材料。写出让领导称赞的材料,既能够写得像、写的是,又能够写得好。
磨刀子——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俗语大家都知道,那写材料的时候,又该如何做好平时磨刀的准备呢?
作者说材料的深度、广度、厚度,这些都取决于平常阅读、调研、实践及思考的程度。
这就类似于在做美食的时候,要准备好菜的原料。不然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作者说,要把事搞透是写好材料的基本前提,那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单位和相关业务工作研究透,把各方面情况整清楚,才能够把材料写得过关并且出彩。
2.定盘子——正确把握领导意图
定盘子这个话挺有意思,材料老手们经常问候,盘子敲得怎么样了?
通常接到材料任务之后,不是自己马上就闷头去写。而是要弄明白这项任务的来龙去脉,这才是材料能否对路的关键所在。
作者说,我们需要研究这个材料,来源于哪一级单位,要追溯源头,把相关通知、方案逐一进行研究和对比。
接着呢,就是吃准领导的意图。这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动态把握领导意图。
比如说,当你接领任务的时候,能当面授命就当面授命,有批示的就去要批示,有录音的就要去录音,有笔记的就要记笔记,一定要弄清楚领导为啥要这个文稿,这个文稿要聚焦解决什么问题。
3.搭架子——按要求列材料提纲
知道了领导的意图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正式下笔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写全文,而是先要列提纲,通过这个提纲来搞清楚文章的结构。
这个有点像我们看书时候的目录,知道我们这本书的重要点在哪里。写一篇文章也是如此,把整篇文章的结构搭建出来,那剩下的就是往里添砖添瓦了。
对于工作报告、汇报和总结,这些常见的文体,我们通通都可以搭建好自己的结构,这样模板出来就可以备好经常使用。
对于快速列出提纲还有一些小套路,作者给我们出示了一些梳理,可以让我们拿来就用。
4.敲键子——写一篇优秀的文稿
有的写手在写材料的时候,经常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打开word,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写下标题,然后纠结于怎么开头,怎么叙述,结果打了几行字以后,就觉得下面的内容适不适合接着写呢?在纠结的过程中,一天过去了,还没有憋出半页纸的内容。
而作者说,写材料特别是写总结汇报,这些事务性材料时,真的不适合一个字一个字的现敲。我们需要找素材。
怎么找?是抄吗?我们要改。我们先找提纲的每一个小标题,我们就要先摞这方面的素材,把平时储备的相关讲话稿、理论文章翻出来。
摘选出能够支撑提纲的论述,摞在提纲下面备用。并且可以把这一篇文章下面的内容,从头扫到尾,看看是否还有支撑其他部分的论述。如果有的话,一并也拿出来。
最后,摞出来的文章,我们把所有的内容,一起集中比对,去粗取精。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这本书,就是公文写作人员的字典,是一本真正的公文写作教科书。想要练成笔杆子,就来照这个方法去实践吧,能够让你写的材料更出彩。
但是大家也知道,写材料这个事儿,不是一本书就能解决的,师傅领进门,徒弟还是需要踏实地去做、去实践。这样,你才能有一天,成为某一领域的笔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