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轮回。一世说二世说三世说。
2、四重二谛。
世俗谛是迫不得已的真实,为了随顺众生而采取的方便法门。反:没有圣义谛只会是心灵鸡汤。圣义谛是随顺真实,是一种原则。反:没有世俗谛只会是高高在上,凡夫听了还会误解成诽谤。
世俗谛,讲明如梦境般实有;圣义谛,讲明是缘生,各种条件临时聚合才出现,包括物质精神及其产物。世俗谛中,众生因为物质和精神感官上的时间不变性和空间独立性会认为有其坚固性,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圣义谛讲明无自性或者性空,缘生即灭。此外,无我,是理解佛教的第一要义。因为,常人认为不变的原因在于又差异,而且独立存在,然而常人是误以为有个内在的我去认识世界。
此时就会有常人的误解和偏见、边见。一种是常见,对应圣义谛,无常性空;一种是断见,把因果割裂开,对应世俗谛的因果相似相续的教诲。二谛是一种对症下药也就是对治的疗法,教导我们不常不断。
3、为了达到这种修行,又六度需要凡夫修炼。布施、精进、禅定、忍辱、持戒、般若。其中布施是发现自己菩提心破除我执的首要步骤和引领方向。般若是统帅。在布施中,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就是赢求自己虚名,这种是有漏的布施。而大乘佛法讲究三轮或无漏布施或出世间法。布施还要当作没有布施的情况考虑。布施分为三种,能布施的、被布施的和布施过程及物品。另外,为了空,凡夫还认为不要布施。但世俗谛的缘生性告诫我们世间有因果。
4、bodhi菩提心,又成为觉。世俗谛要求智慧如鱼,布施是水的关系。圣义谛要求在布施中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