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有小雪。
这一天距离我决定拿起笔来写一些东西的7月24日整整四个月的时间。
从午睡中醒来,感觉到有薄薄的阳光从半拉的窗帘边探进身来,洒在床头。睁眼的瞬间有轻微的不适,在温暖中眯了一瞬,伸了一个懒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觉得这个小雪中的午睡可以用惬意来形容了。这是很久以来难有的一种感觉。
不经意间,觉得长久以来蹦的很紧的那根神经不知怎得终于松弛了,先前的浮躁感也仿佛一扫而空。这是等待了很久才终于等到的一个结局,也是经受了很多煎熬之后才重新获得的一种心态。那种无头苍蝇似的莽莽撞撞的焦躁日子终于是结束了。
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想放空自己、杜绝一切念头,写一些没有多少意义的、类似于废话流之类的文字出来,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四个月以来,也许是一种急躁冒进的心态,让自己渐渐背离了写作的初衷,也渐渐体验不到写作的乐趣,能体验到的,只是失望与焦躁。所以真的很想彻底抛开之前的那种没有真性情的写作,在纸上随性随意地写一些不求什么意义的句子,重新找到那种在纸上自由自在表达的乐趣。
2015年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年的一开始,我就突然有了一种时日渐少的强烈感觉,也突然有了一种想要对余生的业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的强烈愿望,从心底很迫切地想要寻找到一件事情,自己从内心喜欢并认可的事情,将它坚持做下去,而写一些东西的念头也就开始时隐时现地出现在脑海里。
7月24日那天,我终于很确定地想去重拾学生时代的爱好,用笔来记录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于是我就开始这样做了。从七月底到现在,我写了将近两万字,写的都是自己在一念之间产生的感想,也有对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理解与看法,关于食物,关于亲情,关于童年,关于朋友,关于同事。写作的当时,很享受那种畅所欲言的感觉,每当完成一篇,自觉这些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怀,也描摹出了生活的滋味,于是偶尔会有一些小小的冲动,要是有一些能变成铅字就好了,仿佛如此,我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就有了一个稳固明确的意义了。那时也曾固执地觉得自己的文字原本也不错。有了这样的念头,,接下来做这件事情,就平添了一些懊恼与焦躁,反反复复,兜兜转转,到底是丢失了起初拿起笔时的那种波澜不起的心境。
后来看了简书的好多文章,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我想写,我愿意做这件事情,也许就是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如果我能怀着一颗真挚的热爱之心,将这件事情一直一直做下去,也许有一天,这件事情对于我的生活而言,会有了什么新的意义。但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很久之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上呢?
而此前最为纠结的问题是,我没有一个答案,我到底还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天天抽出时间来记录并梳理自己的情绪与感受,我到底还愿不愿意将我的业余时间花费在这件也许永远也没什么回报的事情上。这是近四个月以来一直纠缠于心的一个问题。但直到眼前的这一刻,这个飘雪的午后,我明白了,原本这只是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喜欢做,就足够了。喜欢就是支持我做下去的理由。我的工作本身就是迫于生存之道而不得不去做个没完没了的事情,如果我一定要给这件原本只是想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的事情冠以一个沉重的理由,我到底是在寻找乐趣呢,还是在自讨苦吃呢?
人到中年,突然有了一种来日渐少的紧迫感,很想将自己的时间从此有个合理分配,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让它成为自己在寻常日子的一个陪伴。我想,在我来说,书写与阅读,这是两件足以让我喜悦的事情,因为它们就像旅行、散步、看电影、听音乐、与好友谈心一样,能让我从那些繁琐的生活杂事中游离出来,有了来到另一个空间闲逛的感觉,能在自己愿意的时刻,随时让自己的心从按部就班中逃离出来。
郑渊洁曾说:“人需要房子,有栖息的地方。精神也需要住房,不能露宿街头。阅读是租房,租智者的大脑供我们的精神小憩。写作是建房,为别人的精神提供住所。”
为别人的精神提供住所,这是目前的我远远不敢奢求的事情。既然如此,就让我的写作重新回归到我的世界中来吧,关别人什么事呢?
既然都来到简书了,来到了这个能够写自己想写的文字的地方,此后我就从从容容地呆下去吧。不为什么,只因为在自己的空间里呆的太久了,会很闷,找点时间,找点空闲,找上一些志趣相投的人们,一起出来玩玩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