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职业钢琴家还是非职业音乐爱好者,想要练就一手好琴,都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练琴方法也不尽相同。来看看那些钢琴大师们是如何练习的,看完反思下是否能得到一些启发呢?
肖邦
肖邦对车尔尼练习曲的单纯技术练习并不推崇,他更喜欢克拉莫和克列门蒂练习曲中那种既有技术训练又有音乐价值的完美和统一。他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练习:快的和慢的、强和弱、跳音和连音、附点节奏等等。
邦对手指伸张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视
为此,他编了专门的练习曲来练习,如练习曲Op.10之1时,他让自己的学生每天早上用很慢的速度练习Op.10之1,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使手指得到扩展,将来演奏琶音会像天衣无缝一样流畅。
他的学生曾这样评价:“他那双灵活的,真正的演奏家的手能够演奏任何和弦和任何长度的琶音,而别人要做到他那样的演奏是极为困难的。他的关于发展手、手指及整个手掌的灵活性与敏锐性的学说,使他在战胜困难的乐句及演奏远距离和弦的方法上获得了成功”。特别是他独创了在黑键上使用1、5指的新指法,堪称钢琴演奏法上的一次革命。
关于手指的训练,肖邦认为花费许多时间进行机械的练习是得不偿失的。练习曲和高难乐句必要的重复练习是为了技术技巧的发展,但必须是在注意力集中控制听觉器官的条件下把它减少到合理的最低限度。他让自己的学生每天练琴不要超过3小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用脑去思考怎样去练琴。而李斯特则一直认为钢琴演奏者应当通过一些有力的,结实的触键练习来训练手指,并且要坚持不停地练习到手指不能坚持的程度。这种观点正是肖邦所反对的,他建议的这种练习方法则将纯技术的机械训练降到最低,并且在练习的时候,他还要求弹奏者具有演奏时的气质和状态,从而使练习效果迅速得到提高。
独具创造的装饰音的伸缩处理
弹到伸缩处理,就不得不提起装饰音。因为肖邦在演奏的时候,他常常用装饰音来作为速度的伸缩处理的方式之一。在肖邦很多作品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装饰音和古典主义时期的很不一样,那是因为他借鉴了声乐唱法中的花腔装饰音。这是歌唱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声乐技巧而在演唱旋律或者经过句的时候即兴加进去的。肖邦把它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独具肖邦特点的装饰音。正因如此,肖邦认为,装饰音应该听起来像是即兴加上去的,而不是通过练习的。很多装饰音都出现在主体重复出现的时候,也就是说,第一次出现主题是简单的旋律音,后面再次出现时,就会加入装饰性质的音。因此,不论装饰变化的音是什么,都要做一些音色变化处理。例如比较一下肖邦《升F大调夜曲》(Op.15,No.2)第3至11小节,与之后主题再次出现第51小节的装饰变化。肖邦不建议把装饰音弹得过于松懈,反而要加紧。这是因为,拉宽处理一般用来强调音乐的主旨内容,而装饰音则是长河中的小溪,仅仅是插入部分。主要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开始可以拉宽,后面逐渐加快直至消失的装饰音。例如《降E大调夜曲》(Op9,No.2)第16和第24小节。第二,始终保持很快很轻的装饰音。例如《g小调夜曲》(Op.37,No.1)第36小节。
肖邦的教学曲目极为广泛
其中包括亨德尔、斯卡拉蒂、莫扎特、克列门蒂、杜舍克、菲尔德、洪梅尔、里斯、贝多芬、威伯、莫舍列斯、门德尔松、吉勒尔、舒伯特以及他自己的作品。
肖邦认为巴赫的赋格和洪梅尔的乐曲是掌握钢琴演奏技术的关键。在肖邦的写字台仁放着巴赫作品集,并亲自对巴黎的版本做了校订。他让学生学习巴赫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们了解复调音乐的理论并掌握分辨各种声音的能力。
肖邦认为巴赫在为古钢琴写的乐曲中曾是显露出一种意图(这一点与肖邦相似),就是力求用乐器来歌唱,力求演奏的连贯及声音色彩的多样性。他建议自己的学生要经常研究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认为这是成为演奏家的最好途径。
除了巴赫之外,莫扎特是肖邦最喜欢的作曲家。他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永远是天才水平的;他甚至要求在他死后下葬时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他在给学生的一封信中称莫扎特是“我们的大师,伟大的创造者”。
肖邦对洪梅尔的作品有极大的偏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艺术风格和钢琴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他把洪梅尔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相提并论,并十分愿意把洪梅尔的作品教给学生。他还非常喜欢同时代的钢琴家、教育家和作曲家莫舍列斯。肖邦不止一次地与莫舍列斯同台演出四手联弹,并把其作品列人白己的教学曲目。肖邦对菲尔德的夜曲有偏爱,并时常在演奏时即兴做一些十分华丽的装饰。他要求学生们应从菲尔德的作品中了解、喜爱并掌握漂亮的、轻柔的、歌唱的声音及连音。
从肖邦的教学曲目中可以看得出这位波兰作曲家对于同时代作曲家作品的取舍,取决于他们对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态度,在创作卜既不落俗套,也不允许浪漫到极限,这就是他的思想和原则。
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教育家,他把教师的责任看得很重。他力求使他的学生热爱和理解音乐,要求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音乐艺术。他劝他们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弹合奏,弹四手联弹,要求他们常听音乐,包括好的歌唱家的演唱。他既关心他们的技艺,也关心他们的心脑。
肖邦的英年早逝,给钢琴艺术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否则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钢琴作品,培养更多的钢琴家。尽管如此,肖邦花费毕生精力创立的钢琴艺术的新学派极大地丰富了钢琴艺术宝库,为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斯特
李斯特有一套独特的练琴方法,这使他的触键强而有力,在钢琴技巧上取得极大突破,三度、六度、八度、指法练习、震音、华彩段是他每天必须的练习,他的技巧和表现力当时无人可比,他被后人称为“钢琴之王”。
那时,李斯特还不满20岁,独自住在巴黎。他发明了一套练琴方式,并强迫自己每日六小时,在钢琴上做残酷而严格的练习。
音阶和琶音练习。每天用2个小时进行音阶和琶音练习。他在每个音符上,提起双手,以最大的力气向下将手指插入琴键,这种方式使双手坚固有力又柔顺,能绝对顺从。不断在单音、八度及和弦上做着重复的练习,使肌肉慢慢巩固起来,并产生控制力。
坐姿。身体笔直地坐着,头绝不向前向下而微微向后。弹奏时,避免让手臂和肩膀产生紧张现象。
速度。开始练习一首新乐曲时,李斯特总是以很慢的速度,分五个步骤来研究乐谱。第一次看谱时,仔细地看清楚每一个音符确实的位置;第二次则分辨音符的时值;第三次,分析乐句的音色,用不同的音色来表达情感上细微的变化;第四次,仔细地分析高低谱表内所有的声部,除了明显的主题之外,他总希望能再找出一些可以醒目加强的细小旋律和线条;在最后的步骤中,他决定他要的速度。结束这五个步骤的看谱后,他开始在琴键上练习。
情绪。他在弹奏中,经常分析自己情绪上的反应。每当一段激烈的乐段后,他便思考,应该要以何种方式,自然延续热情过后松弛的感觉:是情绪的冷漠,还是疲累的感受?他坚持钢琴家必须绝对投入音乐的弹奏,唯有如此,才会有个人的诠释产生。
鲁道夫·塞尔金
美籍奥地利钢琴家,犹太人,是当年五大钢琴家之一(纽约时报所选)。他触键清晰、节奏平稳、声音纯正,不但是演奏巴赫作品的典范,而且是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及勃拉姆斯作品的卓越代表。
长时间练习。每天都需长时间练习,练过5小时候才进入状况;
速度由慢到快。要么用慢速练习,要么用快速练习,不用中速,但加上表情。;
选择适合的练习曲。鲁道夫·塞尔金练习曲用Moscheles、Hummel、Thalberg、Liszt等,很少用车尔尼.;每个学习钢琴学习者都应该挑选合适的练习曲;
重视技巧练习。技巧较为重要,鲁道夫·塞尔金认为没有技巧就没有音乐;
强调音阶、琶音等基本技巧练习
亚瑟·鲁宾斯坦
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生于波兰罗茨,自由即显露音乐禀赋。四岁开始学琴,不久即负笈柏林,同时钻研钢琴与作曲,十二岁在柏林首次登台,自此开始踢辉煌的演奏生涯,马不停蹄的在世界各地演奏,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
意识的无声练习。无声练是指弹奏者在一个正常的钢琴键盘上作无声弹奏,所有的音乐只有内在的耳朵能够听见,音乐所引起的情绪波动在体内感受,不形于外。无声练习可以帮我们发展出独立的触觉反应。在没有实际弹奏出一首乐曲时,凭借内在的耳朵及心境想象这首乐曲的理想情景。所以当重复练习让自己烦躁精神疲惫时,可以尝试无声练习的训练。
只练困难乐段。将最困难的乐段练熟,简单些的曲子就不在话下了。
注重感性、高尚优雅的音乐气息。
聆听自己的演奏。练习乐曲并弹奏出来以后,会经常以旁观者角度重复听自己弹奏的乐曲,因此很快能够从中得到新的灵感。
傅 聪
1934年生于上海,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傅聪七岁半接触音乐,十岁拜苏籍钢琴家勃隆斯丹夫人为师开始正式学钢琴。傅聪刻苦用功,每天练琴7、8个小时,在酷暑天气,衣裤尽湿,也不休息。1953年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在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的钢琴比赛,终于获三等奖。
节制感情,多着重技巧。比如马上要考级了,练琴时更不能发泄 。应当保持冷静,练习技巧。
精神乐观。切记饮食随意,休息时间要充足,保持饱满乐观的精神,强壮的身体是练琴的后盾。
投入。节制感情不代表不投入感情。傅聪表示练琴时一定要投入,但不可过度紧张。“投入”不但是要集中注意力,更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曲子内涵的领悟投入其中。
多读书,多思考。从练习到最后弹奏出来的作品效果如何,除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学琴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的理解、文化的品味,这就需要练琴之余多读书,多思考,然后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钢琴练习当中,提升音乐表达能力。
威廉·巴克豪斯
巴克豪斯生于德国的莱比锡真是德国的文化与音乐中心,巴克豪斯自幼即师从艾洛斯、烈根德弗,1891年进入莱比锡音乐院,毕业后移居法兰克福,虽当时有名的钢琴家兼作曲家的德尔贝特(D·Albert)学习。德尔贝特教他最拿手的“贝多芬作品诠释”。1900年,巴克豪斯初次在伦敦登台,一鸣惊人。他除了21岁时应聘为英国曼彻斯特音乐院教授及1907年23岁在仲德斯豪音乐院任教,但时间很短,自始至终他都已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舞台上。
1、如何练习:
①、强调音阶、琶音及巴赫,这是他的技巧基础,75岁时,每天连半小时以上的音阶琶音。
②、不能以复杂的技巧就认为是难曲,即使最简单的莫扎特乐曲,要做到完美也是困难的。
③、不要只练那些几分钟就能弹出的音群,优美旋律的曲子,这对演奏家是危险的。
一生都在练音乐、琶音,但都加上表情。
克劳迪奥·阿劳
智利钢琴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自幼有神童之称。阿劳的演奏曲目范围十分广泛,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的作品均有独到的建树,是德奥音乐作品的权威演奏家之一。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最脍炙人口的录音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1、随年龄增长增加练习难度。12到13岁时,每天坚持3小时对某个乐曲进行基本练习;14岁以后练习该乐曲的困难部分;
2、考虑身体负荷。练习时间随个人体力、意志力而定并非固定时间,无论练琴或者演奏时间长短,都要在身体不觉得疲劳的前提下进行;
3、注重技巧练习。从学生时代开始,要重视技巧的练习。
阿图尔·施纳贝尔
奥地利大钢琴家兼伟大的教师,他是雷谢狄斯基(T·Leschetizky)的门生,它是第一位被称为贝多芬专家的演奏家。当代的钢琴演奏家或者教师都以师事史纳伯为荣,甚至以他这一系的教学系统而自夸。
①、最初较为注重技巧练习。
②、有了技巧后,把技巧放在第二位,否则会变成单纯的技巧家。
③、音乐注重直觉。
④、强调音乐的诠释,要忠于原谱。
华尔特·吉塞金
出生于法国的里昂,四岁开始弹钢琴,据说他在6岁的时候在法国贵妇人面前弹奏舒曼的幻想曲作品17号。8岁创作了奏鸣曲,10岁进入德国汉诺威的市立音乐学校,接受卡尔·赖玛(K·Lei-mer),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老师。他初次正式登台是在20岁,而且一鸣惊人,3个月内在汉诺威廉著演奏六场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
练琴方法
1、如何练琴:
①、强调寻求人走路时最自然的姿势弹奏。
②、练习要求绝对正确,即使ppp,或pp都要清楚区分。
③、注重耳朵训练、注意听自己的演奏,要以批判别人的态度来听自己的。
④、音节练习要求以快速弹奏,ppp的音量。
2、是否作基本技巧练习
要练习音阶、琶音能从ppp~fff间弹出各种等级的音量,还要用ppp和最快的速度弹音阶、琶音。
3、如何背谱:
可以不用琴练习,就可以背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