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母亲节,写给母亲的信》
我亲爱的妈妈:
您好,虽然您现在已经听不到我说这句“母亲节快乐”了,但是,在这一天还是想对您说这句话,因为您是我的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都说孩子是世界的未来,其实母亲是孩子的世界。“
我们姐妹三个虽然都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在您的眼里,我们始终都是孩子。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今天带着这份遗憾、感恩的心,把积蓄在心头对您的思念一一道来。
您离开我们已经有20年了,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母亲节,我们尤其思念您。
最近做梦常常见到您:
一次是朋友圈里斯琴高娃在《朗读者》中的朗诵,看到大家都讨论这个的时候,我是躲避的。不敢点开,更不敢看视频,担心自己的伤口被再次揭开。直到我在樊登读书上看到了贾平凹的文字《写给母亲》,我边看边哭,发了朋友圈后,有人说这个就是斯琴高娃朗读的内容,我才知道对您的这份怀念是无法是释怀的,躲是躲不掉的。
一天,儿子回来说老师让看《朗读者》,我帮他上网搜视频时,忍不住看了这一段朗诵《写给母亲》,边看边哭。先生说:“儿子,你把妈妈给招哭了。“第二天早上我起来,发现枕巾是湿的,我想,我是在梦中和您说话了,妈妈我想你。
最近在读一本书,《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其实我的妈妈就是一位芬兰式教育的妈妈,您所给予我的支持是我能够成为今天的自己最大的动力,而且让我永葆一份学习的热情。我想在读书会报名分享这份感受,但是担心自己会在分享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份思念始终没有放下,一直在心上。
还有一次是最近在整理相册的时候,看到了您的照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您的音容笑貌再次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好好看了好遍,摸着照片,仔细端详着您的双眼皮、您的鼻子…我担心如果不好好看看,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忘了您的样子。我抱着您的相片尽情的哭了好久,仿佛用这种方式才能够让我对您的思念之情得到宣泄、得到满足,当晚就又梦到了您。
后来,我把您的照片发给了两个妹妹。
大妹说:“妈妈好伟大,对我们姐妹三个的教育影响终身。您的过早去世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好像任何事情都开心不起来了。您好多的福也没有享到,您自己不舍得吃穿,全是为了这个家。“
现在想起来,非常自责,其实在您病重时,我刚刚参加工作,但是当时就是傻傻的,没有学会去照顾您、保护您,让您的病得到及时医治,这个真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抱憾终生。
我们现在也唯有好好活好我们自己,好好爱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我们深信您一定希望我们这样过活。
前一段时间有朋友征集“你成为今天的你,最得益于什么?“
看到这个话题,我首先就想到了您。因为您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尊重、勇气、支持、力量、信任……
给家人的爱和支持:
记得刚开始上一年级时,您为我听写时,每次在我写完后,都会夸我:“瞧瞧我姑娘,写的字多好。“就是因为你这句鼓励,我总是很在意自己的书写。
您不仅仅会在学习上鼓励我们,更会在生活中给我们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无条件的爱:
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您会让我们邀请同学来我们家,给我们做好吃的,影响最深刻的是一次您做了沙拉,里面不仅有土豆泥、火腿、苹果粒,还有味道独特的沙拉酱。在那个年代,这道菜在内蒙古这种偏远的地方,应该是相当时髦的一道菜。这道菜的配方我现在仍然记得,而且我也会经常做给我的先生和儿子,每做这道菜,我就会想起您,想起家的味道。
信任、尊重:
过年前,您会带着我们姐妹三个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让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衣服款式,然后拿给裁缝去做。我记得有一年我设计了一款看起来像是法官的大衣,很神气的穿了好久。
有一年流行一种毛衣的新潮编织法,您非常希望在大年三十前让我们姐妹三个每人一件。但是这种编织方法太难了,您学了好久都不会。结果您找到了邻居,让她帮您编织,您给她们家炸糕、做饭。您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您深爱的孩子,我亲爱滴的妈妈。
记得咱们家刚搬楼房时,那会还流行自己家打家具,您让我们自己设计主卧、次卧的床,客厅的沙发、电视柜。然后您让木工按照我们的设计来做实物,甚至最后家里家具的摆放位置也是让我们来定。
后来我在高中毕业留言册中看到有的同学说:“非常羡慕你有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一个爱你的妈妈。“当时我是不太明白和珍惜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也为人母了,我才知道做到不控制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这些在我们小时候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我当了母亲后,做起来却那么难。
价值感和归属感
记得还是在小学的时候,每逢过年前,您都会给我们办年货的“专款“,赋予我们一份权力,让我带着两个妹妹去自由市场采购花炮、鞭炮年货。我们三个商量着该如何花了这笔在我们小孩子看来的“巨款“。
我们买回来的有黑枣、柿饼、水果糖等,谢谢您总是这么信任我们,让我们承担责任,让我们觉得自己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我们也是有能力、有贡献感的。
后来我看了教育方面的书,上了家长课堂,才知道这其实就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孝顺
从初中开始,每个月我都会专门从一个区坐公交车跑到另外一个去区,去给奶奶送生活费。过年的时候,您和爸爸总是把奶奶接到我们家过年,印象中从来没有听到您和奶奶拌过一次嘴。
生活中的仪式感
大年初一一早,您很早就煮熟了饺子,让我们姐妹三个吃完了,然后从里到外换上新衣服,齐齐整整、早早的去给住在平房里的邻居们挨家挨户拜年,一共三栋。
逢年过节,您总是让爸爸从学校把照相机借回来,带着我们全家一起去公园里拍照,临出门前,您提前和我们打好招呼,公园里的各种游艺设施,只需看,不能玩。其实一家人经常在一起,就已经让我们很满足了。
端午节、或者咱们家吃饺子,炸糕,你总是不忘给邻居送一碗,让他们也尝尝鲜。
每次完成任务后,您总是要求我们向您做个小小的汇报,事情的经过、结果。以至于我们现在已经养成了总结、沟通的好习惯。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生活中的仪式感,让我们家的幸福指数一直非常高,虽然那会儿其实我们家并不是非常富裕。
理解:
记得我上初中时,开始偷偷化妆,用零花钱买了眉笔、口红,自己不会画,但是就是觉得要更美。开始有些小小的叛逆,经常把您气得要命,但是印象中,您从来没有骂过我。而在我的记忆里,更加深刻一幕是,您坐在外屋的床上,被我气得默默流泪。
支持:
记得高考落榜的日子,我沮丧的要放弃复读。身边的好朋友有的上了大学,有的放弃了复读,上了电大。您却鼓励去争这口窝窝气。不要当分母,而要去当分子,鼓励我复读。
是您的这份拼搏、要强,和对女儿的满满的信心让我沉下心,踏踏实实的复读,最后通过高考来到了北京。
分离
我到北京上大学后,对您非常思念,我用磁带录了想对您说的话,想唱给您的歌,并且邮寄给了您。我听四姨说,您经常听,而且听不够。后来不知道借给谁听了,人家找不到了,您是又着急又伤心。直到最后找到为止,喜极而泣。
每年放假回家,我都会像跟屁虫一样腻在您的身边,您享受极了,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我想这个时候当妈妈最快乐的时候吧。
照顾:
您一共七个弟兄姊妹,您是家里的老大,无论是对弟弟还是妹妹。您都是给予无私的帮助。我记得三姨、四姨、五姨都是从旗里来我们家这里上学,住在我们家。包括远在山西大伯家的儿子也是来这里上学,您帮助他找到了住的地方,而且为这一大家人做饭。
我们家似乎是个温暖的客栈,总是有亲戚来,家里总是很热闹,他们来了,虽然我们一起非常拥挤的睡在炕上,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非常温暖的感受。
您的这份热情不仅仅是对家人,对身边朋友、同事您也是这样的:
初中的时候,我的好朋友一家要举家搬到大连去,您邀请她们全家来我们家,您做了一桌的好菜,不仅她们一家人很感动,我也被深深得感动了。
倾听
您在学校工作,记得学校负责烧锅炉的阿姨是一位老师的前妻,之所以离婚是因为嫌弃她来自四川老家,没有文化。学校的老师们可能都挺清高吧,很少有人去关心她的痛苦感受。
您却时常会带着我一起去和她聊会天,我记得她们家里有些凌乱、而且总是充满着豆豉的味道,您会倾听阿姨,她说到伤心的地方时而用我听不懂的四川口音高声怒斥前夫,时而放声大哭。您总是安慰她,并鼓励她的女儿好好学习。
她的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自强自立,记得她曾经还因为抚养费的事情起诉自己的爸爸,再后来她考上了人大,去了深圳。妈妈总是用她来鼓励我们,做人,尤其是女人要自强。
当她的女儿再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是她来接妈妈一起去深圳生活。看上去她是那么自信而阳光,脸上带着笑容,她是来看看您的,感谢您曾经给过她的鼓励。她给我们带来了八十年代的奢侈品“费列罗“,也许那会儿我们太小,不太懂生活的苦涩,但是现在回想起这一点一滴,您的大爱、关心弱势群体,让我非常感动而自豪。
热心
学校里不乏很多刚刚分派来的大学生老师,您总是热情的邀请他们来我们家吃饭,烩酸菜是您的拿手好菜。
您是个热心肠,不仅仅为这些年轻的老师,穿针引线当红娘,而且还为好多离异的人张罗重新组建家庭。记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家登门来的人很多,都是来感谢您这位月下老的。他们结婚后,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会非常信任的向您倾诉、找您协调。
妈妈,虽然您受教育水平不高,字写的也不非常漂亮。但是我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也许在您的那个时代,家长们会把更多受教育的机会留给男孩子,作为家里老大的您,更多的是肩负起分担家庭负担、照顾弟妹的责任。
谢谢您用这短暂的一生,教会了我们一辈子做人的本分和道理。
妈妈,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