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和泡妈在拆书帮分舵群里正如火如荼地讨论刚刚学会的经济学知识,忽然跳出来一个哥们,义正辞严的从根基上否定了我们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接着温馨的给了个推荐。实况如下图,看完以后你就能体会我当时一头雾水的样子了。(我好心地给头像和昵称打了个码)
其实有上面这种行为习惯的人,数量多到足以归为一类了,想必你也遇到过他们:在你正讲着自己刚刚经历的故事,咀嚼着反思中学到的新知识时,他坐在对面一边听一边摇头。强忍着听完了你的最后一句话,迫不及待的给出一个反馈:“不对 !”。然后扔给你个链接或者推给你本书,告诉你“看这个就对了 ”。至于为什么看这个就对了?它俩的分歧在哪儿?这个怎么对你那个怎么错?他才不会给你解释,自己悟去吧。
不知道你遇到这种“反对意见”是什么心情。每次遇到他们,我都有两种特别强烈的感觉:
懒得搭理。他之所以不说细节,不说两者对比的具体差异,是因为他对至少一方是不理解的(能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压根没做过对比分析。如果这样就来义正辞严的提反对意见,我为什么要相信他说的有道理?
替他捉急。这不是提意见的方法,这么提反对意见,结果除了被忽视,就是陷入没有收益的无谓争吵,哪个都不是好结局……
这种“反对意见”为什么不招人待见?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赞同或反对作者”一章给出了批评一本书的方法,刚好点出了问题的核心——这种“反对意见”很廉价。
在书中第138页作者写道:“在读者说出‘我了解,但我不同意’之后,他可以用以下的概念向作者说明:(1)你的知识不足。(2)你的知识有错误。(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让人信服。(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要做这样评论的读者,除了要能精确地指认作者的问题之外,还要能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论点才行。他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提出理由来。”
上边这段话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你不同意的,你主张的,都要有凭有据”。具体可以表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在说不同意之前,要真正读懂作者在说什么,坐在你对面的人在表达什么。
第二,对方可以让你不同意的理由只有四个:或者是对方忽略了很重要的信息/数据; 或者是对方引用了错误的信息/数据;或者是对方论点和论据间逻辑有漏洞;或者是他没有解决他开始提出的问题。如果这四点都做到了,他的逻辑就是严密的,你便不能“反对”。
第三,表达“反对”后,你需要说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且用证据证明自己。
如果这三点你都能做到,再提“反对意见”别人便更愿意心悦诚服的接受,至少是更愿意考虑你的意见。大部分人看到这都会说,“那多累啊”。是啊,不累自己就可以反对别人,这是多大的权力啊。为了彻底否定这种没来由的权力,作者在书中还说了一种情况,就是进行到第二步,你发现对方的表达逻辑严密,没有任何漏洞,但你就是觉得结论不对,不可接受,你该怎么做?作者说,这时候你是没有权力反对的,你只能说:“你说得对,我没理由反对这个结论,只是我不喜欢它。”
该怎样提反对意见呢?
现在你应该知道提反对意见的套路了,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有理有据。
首先,你要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说了什么,用了什么论据,逻辑怎样;
其次,你需要定位到你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按你的想法收集一遍数据,找到差异和对方有问题的地方;
再次,才是指出对方哪里有问题,你的意见是什么,证据是什么。
进行到这一步,你的反对意见才可能被对方所接受,至少是被对方认真对待,不会直接忽略。而这么做之前,所谓的“一番苦心”其实并没那么苦。
一句总结:没有人会重视不讲理的人的“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发表反对意见时,请把证据摆在桌面上。
看完这篇文章你如果觉得有收获,请点个“喜欢”鼓励我;真诚的意见建议,欢迎留言告知。大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