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二时加了社团,觉得社团的氛围比班级温暖,互帮互助。即使需要完成一些烦琐的事务也无所谓,凭着小伙伴们的合作推动一个活动的进行,没有物质上的报酬,却充满自豪感。而班级活动的时候,如果活泼可爱的助班师姐不在,就好像几颗打滚的皮球总是玩不到一起,讲粤语的同学丝毫没有照顾外乡人的念头,分分钟想逃离。
大一的集体活动是最多的,团日、体操、军训、阳光体育、每月生日会,应接不暇,无甚乐趣。班游是去火炉山烧烤,我落单了,因为乘了反方向的车迟到了,又累又饿,然而等着我的只有一只烧焦的鸡翅和半生不熟的地瓜,失望至极还不得不交昂贵的费用。大二的活动班游因为意见不统一改成饭店聚餐,我推脱不去,宁愿呆在宿舍看剧。班级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群勉强凑在一起上课的同学,除了同寝室的同学、责任心强的班委,其余不过是路人甲罢了。
如今大三,也许是离毕业的日子越走越近,也许是日久才生情,对班级的看法改变了。校友日那天,我在校园里做志愿者,看到毕业了二十年的校友穿着班服聚在一起是那么欢乐,仿佛回到了二十岁,煞是羡慕。他/她们时隔多年,为何还能保持友谊?校友会固然功不可没,但我想当初的班级活动的作用必不可少,那时的集体活动是如今相见的共同回忆,如果这回忆不美好,谁又愿意回顾呢。所以,班委真的是需要情商高的人才当,不会搞活气氛的木头是当不好班委的。
回想初中,除了上课就是补课,课余没有兴趣活动没有联谊会,如今四散再无联系;高中每两周一节班会活动,高三还有心理课放松,班级氛围真的比初中热闹些,联系也更紧密些。大学的时光是青春里的宝贵四年,我希望,若干年后再聚首,回忆起来的不是只有枯燥的习题卷,还有同学发自内心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