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上海培训时认识常生龙老师,他是上海虹口区教育局局长,但在我心里他是真正的先生,所以叫老师更符合我的心情。那次上海之行是一次幸运的相遇,因为常老师的习惯、思想和行为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开启一段崭新的生活。于是我从本周开始要每周读一本书,同时写一篇读后感。本周读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今晚写完这篇读后感,我的本周计划如期完成,真的很开心。
一、书香清心
我平日也有阅读的习惯,但东看西看,很多书都没有读完就开始看另一本,同时读完的也没记住什么,属于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常老师的阅读习惯让我找到自己问题所在,在读书时间、方法和技巧上有了新的认识。
1.读书时间。
有一个画面感很强的镜头,常老师外地出差,回到住宿地约晚上11点,这时有一篇读后感没写,一旦放弃就会有很多次自我妥协,于是他捧起笔记本开始工作,坚持不懈的快感胜过熬夜的艰辛。在躺着看书都是一种奢侈的情况下,他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和写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想读书,时间总是有的。本周杂事很多,为了挑战自我,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没有占用睡眠和锻炼时间。11月23日是我校110周年庆典开幕式,为了亲历这个纪念性的时刻,我比较早来到操场,找到一个看节目相对好的位置坐下。人太多,来晚会没有座位,于是提前大约一小时到场。我拿出书开始阅读,周围的喧嚣渐渐远离。为了阅读,少刷朋友圈,少浏览无关的网页,更是杜绝闲聊,读书的时间不知不觉翻倍增多。
2.读书方法和技巧。
本次阅读我首先是整体感知这本书,先对照作者自序了解本书的五辑,即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未来即创造。没有开始阅读之前,先自我思考作者可能要亮出来的观点,一边阅读一边和作者的思想进行碰撞与交流,这比单纯接收作者的思想更积极、更主动,效果也更好。
阅读具体篇章时,先在头脑中构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做到主次分明。读书的速度要快,量大的信息更能集中刺激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记忆,思维也更加活跃,理解更透彻。
读书需要适时停顿,回翻,总结概括作者观点,将书读薄。刚开始概括、归纳能力不强,若能养成这个习惯,读书也会渐渐走出“读书是书”的境地,力透纸背的能力会渐渐形成。
读书要积累,包括观点、名人名言和有趣的故事,为自己讲课和写作一点点储蓄,日积月累、效果惊人。
古语说清心寡欲,本周阅读时对手机、网络的诱惑明显减弱,在诱惑和反诱惑的斗争中,书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香让我内心渐渐安静下来,人也精神很多,书香的清心有美容之功效,值得推而广之。
二、思睿明心
常老师读的书,有的我也读过,如《教育的目的》、《静悄悄的革命》、《第56号教室的奇迹》、《当下的力量》等,我怎么没有读出常老师写的这些东西呢?真是汗颜。仔细想来,是我们思想的深度、广度和睿智度差距巨大。见贤思齐,我从现在开始阅读、思考和积累,坚持不懈、自成风格。人总要有一种向上的追求,对吧?呵呵
阅读本书时,我为数不多的困惑问题找到一些答案,之所以说为数不多的困惑问题,不是自己懂得多,而是由于没有真正阅读就没有很多疑问产生。教学实践遵循常规,有些问题一闪而过,不求甚解,流失了很多宝贵的资源,现在想来真是可惜。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拒绝退出”的阐述与分析,平日教学提问学生,回答“我不懂”“我不会”是较普遍的现象。原来我都是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名义,轻易让他们坐下。读完本书才意识到自己在犯错,“学生都是机会主义的”,说句“我不懂”就坐下和积极思考、绞尽脑汁想答案,哪个更麻烦、更折磨学生?很明显是后者。拒绝退出一旦形成风气,会逼着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锻炼其表达,在对话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飞速运转,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老师再给予适度的鼓励和肯定,可能会让学生找到回答或学习的乐趣,或许一次有意义的课堂对话能改变他的一生,这也是说不定的事。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告诉学生课堂新规:拒绝退出。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享受课堂的乐趣和自我存在感。
高中学生上课普遍不爱发言、不爱回答问题,曾经匿名做了一次调研,得票率最高的是课堂不安全,回答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可能付出更多的成本,或遭人嫉妒,或受人讥讽,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的一些莫名的笑都让自己不安好几天。本书谈了课堂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课堂老师设问为鼓励学生提问,不是让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懂的知识和困惑。
若在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在一个安全的课堂里,学生能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量着解决,既能享受友情、师生情的温暖,又能解开知识上的疙疙瘩瘩,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学生们的注意力专注于自己的思考,提出的疑问也会越来越有质量,教学相长,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教育品质和教学质量都会有所提高。
先关系,后知识和教育。本书在讨论学习行为是如何发生时,谈到自我系统发挥作用需要具体三个条件:一是我要学吗?先判断传递过来的学习任务对自己是否有用;二是我能学吗?面对这些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能力评估;三是我会得到支持吗?同伴、老师、家长的态度和与他们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个老师,这个老师给的学习任务往往直接就被自我系统屏蔽掉,选择不关注。如果同学、老师能提供相应的帮助、支持或信赖,他就会进一步思考我如何才能完成任务,进入认知系统,进而转化为学习行为。
作者很多睿智的思想,如一根根蜡烛,点亮了教育的迷雾,有了教育的思维路径,让人心里更明亮。
三、未来雄心
作为老师,谁都希望学生能喜欢自己的课,也都希望自己给学生指引的方向能贯彻学生的未来。但不懂得学生心理,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不掌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态势,所有的想法都仅仅是想法。
本书介绍了一些教育大咖的思想,一边读一边联系自身教学实践,尽可能将有关教育思想与实际教学融合、吸收与创新。如布鲁纳的认知主义教育思想,在看“知识的结构”时,当时联想到自身教学要采取“整单元教学”,首先教会学生按照单元题目、课题和框题,遵循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构建整单元的思维导读,全面了解这一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观察导图,自己静思默想编者这样设计的理由,知识间有何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认识,再开始新一课的学习和探究。整单元学习完毕,再构建一种整合类型的思维导图,可以设为三大块: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主要关系,突出重点。
优质教学离不开优秀教育理论的指导,面对未来,需要理论创新,教学观念、内容和方式等都需要变革。
本书在介绍芬兰、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成功教育经验时,提到一个共性的教育理念,即高期待,这种理念基于学生有能力学会所教的内容,相信学生的潜能。
记得在2018年高考之前,一个高三学生找我谈心,他说自己觉得焦虑、没有信心。师生看似随意地聊着,在他的话语之间我捕捉到一个信息——班主任认为他考海大不成问题,他听到班主任对他的评估和定位很不舒服,觉得自己的水平比海大高很多。实际上就是班主任对他的期待低了,让他觉得很受打击。捕捉到这个信息后,我根据他几次大考分数的变化,明确告诉他有能力冲到780分到820分之间,听完我的这番话,他的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他问“老师,我真的可以吗?”,我说“你有这个能力,试试看”,后来他高考成绩超过了780分。对学生的高期待,背后是一种信任,信任的力量无形且巨大。
我们老师往往以为对学生要求低是帮他减压,或不给他压力,但学生内心是渴望成功的,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给他力量不是更好的事情吗?当然,高期待也不能搞一刀切,对什么样的学生给予高期待效果会更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数据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本书对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互联网+教学的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需要在实践中一点点学习和应用。
有一次听宁波二中校长介绍他是如何兼顾校长和生物老师双重身份的,如他要出差,提前做好微课上传到网络。他出差不在家,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因为学生打开微课就可以自己学习,有疑问师生利用网络互动,随时交流。
现在很多学校视手机和电脑为洪水猛兽,限制学生动用手机。在当今时代,学生不使用智能手机、不玩电脑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同时这么好的网络资源不利用、依然走原来传统的教学老路,也是对现有资源的浪费。对未来而言,教学智能化也是一种趋势,所以学生如何使用智能、电子产品,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需要引导,而不是强制禁止使用。
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变化速度也是惊人,面对未来,需要雄心,拥抱变化。
本书信息量很大,思想也是波澜壮阔,高瞻远瞩,有些章节需要细细品味和消化。今天就写到这里,下周日见。
2018年11月25日晚上22: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