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逝世百年以后,佛教教团出现了明显的分裂。这大约约从公元前三七零年起到大乘佛学开始流行的公元后一五零年前后,总计五百多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的学说都可以称之为部派佛学。在这五百年间,佛教内部分化相对厉害,先是分裂为上作座部和大众部;逐渐形成最后的所谓十八部,实际上是比这个数字大的多,,这些分裂与教团内部的组织分派有很大的关系,原始佛教发展到佛灭度百年后,宗教色彩越来越浓,与当时的婆罗门教、耆那教性质差不多。教团组织是依据戒律,戒律不同戒者学说发生差异,因此就导致了分裂。
第一次分派是以摩羯陀强大为背景。摩羯陀先后吞并了跋耆、乔萨罗等国家,势力日渐壮大,使原来受到摩羯陀统治者支持的佛教也一并壮大了起来。那些本来是耆那教盘踞的“吠舍离”也都开始盛行了佛教。另外,佛教还向印度西边的魔托罗扩张,由于印度东西两边的风俗习惯不同,加上连个教团的领导者(上座)对佛说理解的方法原来就有分歧,自然就逐渐的走向了分裂。佛灭度一百一十年后,摩羯陀正处于黑阿育时期,那是吠舍离的比丘违背原有的教规,出现了向人乞钱的现象。当时西边的耶舍比丘来到这里,对该行为加以斥责,并发生了争议。耶舍回去反应了该事情,并约集东西两方面的长老们对这一行为作出判决:要钱是犯戒的,是当时的佛教绝对不能允许的,当时集结了有七百多人,为了把经律的内容进行统一认识,又用了会诵方式,将佛教的教义进行了集结。对这次决议,多数人都不同意,只是由于做决议的少数人是有地位的比丘,大家也是无奈而已;持反对意见的多数人于是又集会了一次,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之多,也是通过会诵的方法来订正经律。从此上座和大众两派公开的分裂,各行其是。
两大部派的分裂,实际上也关涉到对佛学理解上的分歧。根本分歧何在呢?这要追溯到原始佛教本身了。佛在世时,他对哲学的根本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就留下了许多未解决的矛盾。在《中阿含.箭喻经》中,佛对曼童比丘提出来的哲学问题举了个比喻说:如人被毒箭所中,最紧要的是进行急救,而不是先研究发箭人的身世以及为何发箭等问题;这就是说,哲学问题可以先不讨论。但是跟任何学说一样佛学要深入下去就不能不接触这类理论的问题;例如:世界有无边,有常还是无常。身与命是一还是异等等的问题。其中尤其是身与命的关系问题,应该先肯定命的有无。佛是承认业力的作用的。因此他不得不对过去的命定予以肯定。六师中的一些派不但承认过去是命定而且承认未来也是命定的。所以他们实行苦行,以期缩短受苦的时间。释迦在这点上比六师要高明,他认为人在一生中就可得到解脱。释迦本人35岁成道。固然以得解脱。他的弟子中得到阿罗汉果的人也可不在受业的支配得到解脱。但是那些未得解脱的又将如何呢?自然会牵扯到有命无命的问题。这是不能置之不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人死了后是有还是没有?这是佛在世时已经提出的问题。佛灭之后就更为突出了,佛临死时曾对弟子们说:“我死之后,你们依靠什么呢?那就是要依法,依自己。”可是形成宗教之后佛的弟子们不仅不能完全依法也不能完全依自己。反而要依靠佛了。所以根本分歧,表面看来似与戒律的宽严有关,实质还是对佛说产生了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