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
【材料】
《资治通鉴》周纪 威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译文】
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解析】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从此六卿一直把控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文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利用自己的地盘和武装力量相互内斗。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晋国已由六卿变为四卿执政,国内智、韩、赵、魏四大家族相互争权夺利、国外吴越频频挑战晋国霸权,智氏家族面临内忧外患。
智氏在晋国是势力最大的家族,智宣子年事已高,眼见自己的家族在走下坡路,希望寻找一位年富力强的人来维系家族的发展。于是他打算选择“五长过人”的次子智伯作为继承人,但是智氏族人智果立马出来反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结果依然没能让智宣子改变主意。那么智果在劝说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呢?说错话后,他又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1、立马否定别人提出的意见
智宣子能成为智氏家族族长,应该是位非常有能力的人,无论在用人还是在做事上绝对高于常人。他提出想让智瑶作为家族继承人,事先肯定对这个儿子做了一番考察。我尊重族人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多多支持。不把大家当一回事我想让谁当就让谁当,没有人可以否决我做的决定。
领导提出他的想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不是让你来评价对错的。可智果第一个站出来给予否定,“不如宵也。”这样一来让领导很难下台,智果发现自己说太过了后但又不想舔狗,于是委婉地说出智瑶的5个优点。这种说话方式很容易让对方产生排斥感,不利于接下来的沟通。
2、缓解矛盾,避免冲突发生
智果对领导提出的人选当即否定后,开始做言语上的缓冲,否则接下来不是一番激烈的辩论、上纲上线,就是唇枪舌战、人身攻击,甚至会演变成“全武行”。总之,不论大小,如无必要,尽量不当面否定领导的意见,议论别人的缺点。为了弥补过失,智果就滔滔不绝先说出瑶身上的五个优点和长处:“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然后稍微停顿一下,再轻描淡写地指出他身上一个小小的缺点:“如是而甚不仁。”
为了突出后面的缺点,把长得帅,能歌善舞都称作贤,说明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是他添加上去凑数的,也就是不太重要的小优点。一般看来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算贤,可见他是为了给后面不仁义这个缺点做铺垫,因为这一个缺点才是真实存在而且致命的。它太过刺眼,也太要命,可能是一点就炸的火药桶,这就需要有一些好东西陪衬、包装、做缓冲。
作为未来的统治者、企业领导人,什么美发面白、高大威武、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都是外在的,被人谦让的,这又不是演艺圈,直播选美,靠颜值吃饭、高富帅通杀。这是政治斗争、商场好吧,是拼智商、情商、胆识、手段的战场。如果你没有仁德之心,就剩一肚子坏水,关键还那个啥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上面所说的一切都统统为零。
3、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在充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中,人事即政治。
在政治上,态度不明确是大忌;态度明确了,也很危险,因为这里还有站队的问题。如果错了三种选择:极力挽回局面、甘于认命、提前逃走避祸。魏征站错了队,一开始他极力挽回,可是无力回天,只能束手就擒,可是他遇到了宅心仁厚的唐太宗。唐太宗不计前嫌,很重视人才,魏征才有好的结局。
可这次智果站在智宵这边,明确地说出了他对智伯的反对意见,虽然在言语上已经很委婉了。但是,不管他再怎么“轻描淡写”,反对就是反对。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话一旦说出口就难以收回来了。所以无论智伯是否上台,他跟智伯之间算是结下了梁子。
4、两者都差劲,选择能力强的
智宣子听了智果对智伯的评价后,他没有提出反驳意见,也没有认可智果。智宣子没有听从他人的意见是可以理解的。继承人这个问题是事关家族存亡,不可轻易听信他人评论,再说如果轻易被别人说服蛊惑,那么没有主见这个弱点就彻底暴露了。此外智果虽然列举智伯诸多优点和缺点,但也没有说出智宵有哪些过人之处,可见智宵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作为嫡长子的智宵,根据古代宗法等级制度,本应该是家族继承人的首选。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智宣子敢于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选择老二作为继承人,可见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力大于德行的人。当时的国际局势极不稳定,两个儿子各有优缺点,在家族处于下坡路时,选择霸道凶狠敢作敢当的人当领导,带领大家开疆拓土才是首选。与其让平庸文弱之人带着大家温水煮青蛙,还不如放手一搏。
5、得不到认可时,选择离开组织
智果早看透了智伯的本性和未来潜在的危险。现在自己的建议又被领导给予否决、木已成舟,他知道,现在已陷于两难的境地:要么被智伯报复整死,要么跟着智伯一块被别人搞死,这样下去迟早是两死的结局。为了解开这个死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事情还没有往坏的方面发展时,尽早脱离危险,越快越好。于是他未雨绸缪,趁智伯还没来得及动手之前,赶紧找公证人,光明正大,改换门庭逃之夭夭。
后来果真如智果所料,智氏在智伯的带领下全族被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智果因为改名换姓,躲过一劫灭门劫难。
【启发】
1、当领导想听听你的看法时,不要立即否定他提出的人选。
一般情况下,领导之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主要还是信任你,希望你想得跟他想的一样。如果他提出的人,你不假思索地给予否定还把自己心中合适的人或事说出来,这样会给领导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同时还对你产生排斥感,那么会给后面的游说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比如触龙说赵太后,一开始赵太后对让自己的儿子去当人质这件事很反感,触龙就先认同她的看法,然后把赵太后绕进去,最后轻松说服了赵太后。
2、不要轻易在他人背后说别人坏话。
世上智者极少,更多的人是只喜欢听别人赞扬,夸奖自己的话,听不得半点不利于自己的言语,否则就暴跳如雷。事关重大人事决定或商业合作问题时,更不能轻易否定一个人,赞扬另外一个人。否则就会无缘无故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比如三国时期刘备在选择刘封作为继承人时,作为外人的关羽立马站出来反对,这样就给后面埋下了隐患,导致他在败走麦城后,无人及时救援,生死国灭。
3、说错话、办错事后,要当机立断不可心存幻想。
当自己感觉所作所为已经木已成舟,前景很不妙、局势无法婉转时,就要当机立断,自行突围,骑驴找马,不可心存侥幸,否则当事态严重了才突围,那时已经晚了。
我们今天很多人,在碰到类似的局面时,明明已经知道自己处于四面楚歌、风声鹤唳的境地,却依然在犹犹豫豫、纠结去留的问题。他还在贪恋手里辛辛苦苦挣出来的位置和权利,期盼着领导良心发现、爱人回心转意、矛盾转移,希望最后能柳暗花明,否极泰来。可最终,等来的结果大都是,唉。
话说错不可怕,站错队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出现明显的生存危机时,还一直心存侥幸。最后说一句,我们是人不是神,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免不得了做错事情说错话,当事态严重无非挽回时,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当机立断,不可心存幻想,否则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