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的规律。好比我们买了50块钱的票去看电影,如果我们在路上丢了50块钱,我们或许会骂骂咧咧不开心,但并不影响我们看电影。可是,如果我们在路上把电影票丢了,那我们就有很大的可能不去看电影了。这个行为明显不理性,因为都是损失了50块钱而已,但却实打实地影响了我们的行为。
今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颁给了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他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心中有一个叫做“心理账户”的系统,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情时,心中预期投入的资源是不同的。我在看电影的路上丢了50块,那是从我钱包里丢的,这个钱不在看电影这个心理账户中。而当我把电影票丢了的情况,我再要去看电影,就相当于要花了100块钱,这就太令人不爽了。
其实这个概念早在1980年就提出来过,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在塞勒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个时间,才算是真正被人重视,朋友圈的小伙伴们纷纷转发相关的文章,就好像他们平时就特别喜欢关注这类理论似的。
然而说实在的,这个概念能够广泛流传,也是因为这个理论足够简单、足够贴近生活。对比去年诺奖获得者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姆斯特罗姆的“契约理论”,解决的是类似学校、医院和监狱这样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是国有还是私有的问题,明显就没人搭理了。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说这世上有两种理论特别难以推广,一种是特别烧脑的,一种是特别伤感情的。看着朋友圈里小伙伴们的转发,这话讲的似乎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勤奋,要多动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的行为实际上是更偏向省力无脑的。
人类存活繁衍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找对象生小孩,否则没有后代就没有人类了。在这个条件之上,人们一要保证存活,二要找到自己觉得好的人,三要让别人觉得自己好。所以只要是能更省力无脑地满足这三点的,都是广受欢迎的。
好比餐馆,鸡汤,故事,洗头房,这些都能直截了当丝毫不拐一道弯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满世界都是这些东西。而相比较那些晦涩的学术或者烧脑的哲学,就不是那么的受欢迎了,除非有人认为获得这些东西可以让自己更有优势地满足那些最基本的需求。像经济学这种,是研究关于存活规律的学问。但是规律归规律,人们了解了也不一定就能直接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好比“心理账户”的理论,实际上说的是人们平时会有许多不理性的行为,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这些不理性的行为蒙受损失。这就是典型的伤感情的理论,说起来好像是在骂人傻,把三个最基本的需求全得罪了。
现在这话是权威讲出来的,人听了之后会有一种“好像是这么回事儿”的感觉,值得反省。因为他们知道,反省了权威的话之后,在意识里会有一种“自己变得更好了”的感觉。但如果这话不是权威说出来的,是门口下象棋的大爷说的,那人们听了之后要么绕不过来这个弯,感觉结论是自己被人骂了。或者压根没听懂,觉得那大爷脑子有问题。
“这些东西没有用!”这是我听到过最多的关于这些人文学科知识的评价。不过他们说得对,就算我知道我丢了电影票就不想看电影了,也确实没啥鸟用。
这让人想起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
由于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完全升级,不再是像春秋时期那种类似威慑的战争,而是变成了灭国战这样的无限战争。所以关于“治国的鸡汤”,也就是各种流派的思想,那些更加注重实用性的就更容易被采纳。只要是能够立竿见影,至于长期会怎样,谁管他呢。
这就好像是凯恩斯反驳哈耶克的那句话,“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于是像儒家这样见效慢的长期治国策略就被各国搁置到了一边,最后法家思想为秦国的集权体制建立了思想基础,统一了全国。但是呢,法家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不考虑官员和百姓的利益,最终也算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在竞争相对激烈的情况下啊,那些逻辑简单、能够快速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东西才更受欢迎。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反而是那些烧脑、不能高效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思想才更能指导人们的生活。
可是,正因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存在着无限的焦虑感,搞得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在跟别人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就导致人们在竞争根本就不激烈的情况下,也一样特别不喜欢烧脑且低效的知识,这实际上就有问题了。
好比有些人遇到问题喜欢拜神。为什么?因为拜神不烧脑,不仅给人一种掌控命运的保证存活的错觉,还给人一种自己是善男信女的优越感。再好比最近看到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花重金去参加什么“右脑潜能开发”的骗子培训机构。为什么?因为给孩子报培训班不烧脑,同时还给人一种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要变成天才,从而自己也要马上成为天才的父母的错觉。又好比《双色球:核心秘密与排除大法》的销量喜人,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人问津。为什么?因为双色球选号不烧脑,选一选之前没出现过的数字,还能让自己有一种特别专家的错觉。
许多老一辈的人很喜欢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这种定性的说法总是让人很无语,感觉年轻人都是无药可救的。可是年轻人为什么会浮躁呢?还不是环境竞争压力太大。
急功近利,这并不是错觉。
但是,如果我们不急功近利,好工作不就被人抢走了?如果我们不急功近利,钱不就被人赚去了?如果我们不急功近利,周围的优质异性不就全都跟别人成双成对了?
然而现如今,人们或许在心理上的仍旧有着激烈的竞争,但在具体的生活中,只要好好做人努力生活,找到互相欣赏的对象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只要人们愿意认真工作输出价值,并不需要那么急功近利,也一样可以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现如今社会分工如此精细,天生我材必有用早就不再是一个口号了。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吧,小伙伴们在朋友圈里转发的内容不再是跟风,那些烧脑的理论也一样可以成为闲聊的谈资。我相信,这世上并不只有看似“立竿见影”的东西才值得讨论,“心理账户”这样的“无用的烧脑理论”,也一样可以绽放它应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