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五常这是两个有明确意义的词语。而解读这一句,是需要联系上一句来进行的。
我们先来解释四大、五常这两个词。
在不同的哲学思想中,四大的解释是不尽相同的。
道家思想中的四大是道、天、地、人;
佛教思想地、水、火、风为四大;
儒家则是以天、地、亲、师为四大。
我们经常会有机会听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句来源于《道德经》。而它的前一句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就是道家思想中四大的来源。
佛教有一册经典——《圆觉经》,其中记载道:“此身四大和合。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这是佛教四大的来历。
接下来我们说说儒家四大的来源。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儒家的四大是脱胎于天、地、君、亲、师的,这样的认识基本算是正确。
有人认为,提出天、地、君、亲、师这一概念的人是孔子。这就错误了。
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人应当是荀子。
荀子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位大神,他在儒家的历史地位中,仅次于孔子、孟子。
《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的出现,也让中国思想界长期以来就这句话展开了无穷的讨论。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学派承认“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却主张“人之初,性本恶”。
将荀子这一思想发扬光大的是他的学生韩非子及李斯。也真是因为荀子、韩非子、李斯三人在中国历史上,这举足轻重的地位,致使性善与性恶的讨论持续而无法取得结论。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都极有分量的三家学说,都曾经提到过“四大”,那么在《千字文》中,原本的意义是采用的谁家的解释?我们暂时放下,一会儿再说。
将目光放在“五常”之上,五常又是什么?
这一概念很明确。它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思想概念。
《三字经》中就记载说“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那么这一概念又是谁提出的?
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孟子,此后,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此基础上,首次完整的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概念,用来概括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明白了“五常”,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四大”。
前面我们说,四大的概念在儒家、道家、佛家都有解释,那么在这里我们应当采用哪一种思想呢?
我认为,这里应当采用儒家的思想,而原因则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官方大力推广的一种思想,道家、佛教思想虽然在今天的地位较高,但在古时候,只能算得上是偏门副课。做为一本教导皇子皇孙的教科书,自然是应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