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宾馆的路上,导游大体说了下次日的行程,并说明了必备的东西,因为明天要接受此行的第一个考验,折多山打卡。
听了导游的话,大家的心情是忐忑的,从大家的话语和表情就看得出来。
在即将面临未知的时候,没有几个例外,这很正常。
一、2777
第四天一大早,用过早餐,我们就出发了。
不知早餐喝了一杯咖啡的缘故,还是吃了乙酰唑胺应对高反的原因,车辆没走多远的路,那种“想唱歌”的感觉就袭上心头,好在是在高速上,服务区比较多,总算避免了尴尬。
好多人正睡着,车到服务区的时候,还以为到了最美318的打卡点了呢。
距离最美318的打卡点并不远,过了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吧,我们就到了。
这个服务区和平常的服务区没什么两样,可是当一下车,一个“此生必驾318”的标识牌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纷纷驻足打卡。
我也匆忙中拍了一张,正好有人路过,当时拍照时并未注意,很是遗憾。
但标识牌的主要信息,并未被遮挡,还是很令人欣慰的。
318国道东起上海,西到拉萨。天台服务区便在距上海2777公里的地方,这便让天台服务区变得很是不平凡了起来,这个标识牌也就非常的特立独行了。
“珠穆朗玛峰2735km;雅鲁藏布江1458km;布达拉宫1833km;稻城亚丁580km;贡嘎山145km。”
还用黄牌很醒目地标示了“中国大熊猫主题服务区”,更突出了天台服务区的位置。
按照导游的要求,在完成了唱歌和购买可乐之后,来到了服务区旁边的一个广场,来自山东的两辆大巴很是“牛掰”的将那个印在地上最美318的标识牌围住,像是在告诉周围其他的车辆“我的地盘我做主”,同车的朋友已经围在哪里摆着各种pos拍照了。
拍了几张照片,便离开了人群的喧嚣,躲到一旁,用相机记下了周围很多的美景。
在两车的驴友们共同拍了一张合影之后,正式踏上了最美318的旅途。
二、泸定桥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泸定桥。
进入泸定桥的路甚是狭窄,那些过往的大车司机们很是嚣张的鸣着高音喇叭,刺耳的声音根本没有人管,可能都已习以为常了吧。
路窄的只能容两个大车错身通行。
我们就在走走停停中焦急地等待着到达的那一刻。
这很是让人怀念在高速上的时光,也不由让人在进入泸定的两个让人记忆犹新的二郎山隧道:隧道的顶部有着很大的党徽和国徽,灯光打上去,甚是让人升自内心的神圣感。
车终于在一个靠近景区的地方停下,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下车,但还是有后面的大车喇叭刺耳的想起来。
对于泸定桥,没有几个人陌生。
泸定桥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全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铁链构成,桥栏直接由铁链架设,底下并排铁链铺上木板形成桥面,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各铁链环环相扣;
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如山珍海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军队频繁调动在这里形成梗阻。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当地土司叛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山河”。泸定桥开始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因此而得名。
建国后,经多次修缮。1972年2月4日,中国作家郭沫若题写泸定桥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泸定桥”。
因为已经去过一次,我没有再进去。和另外两位朋友游览了桥头的一座观音庙。登上观音庙,俯瞰泸定桥,别有一番风味,看着桥上来往的人群,看着摇晃的铁索,有一瞬间的恍惚,彷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三、情歌康定
在去往折多山的路上,路过因为一首情歌而闻名的康定,有人提议,在那停留一下打个卡。
导游还算不错,算了下时间,跟领队刘师傅商量了下,同意了这个额外的要求。
在康定广场附近下了车,湍急的河水声势浩大,浑浊的河水震撼奔涌向前。
广场上飘扬着那首悠扬的《康定情歌》: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哟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她哟一来溜溜地看上,人才溜溜地好哟二来溜溜地看上,会当溜溜的家哟月亮弯弯,会当溜溜的家哟世间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地爱哟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地求哟月亮弯弯,任你溜溜地求哟”
让人浮现出一幅壮硕的康巴汉子,和那心爱的女子,在空旷的山野,深情的对唱的情景。
这时一朵乌黑的浓云布满天空,一时间下起了雨,广场上、路上的行人都纷纷撑起雨伞,在雨中,听着那首唯美的《康定情歌》,又是另一番情致。
《康定情歌》,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一首流传在四川康定的民歌 ,它改编自康定地区的民歌小调“溜溜调”。由吴文季采编,江定仙编配,伍正谦于1947年首次演唱,喻宜萱于1948年灌录了唱片并发行 。
1952年,《康定情歌》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 。20世纪70年代,入选美国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随着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太空播放;90年代后期,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十首民歌之一,被不少国家选入教材 。
突如其来的雨并没有浇灭大家的兴致,远山的云盘桓在山腰,恍若仙境;近处的人,在寒风凄雨中,丝毫看不出怯意,反倒是脸上溢满了笑容。
因为没有停车的地方,车转了一圈回来,大家才恋恋不舍的回了车上。
四、折多山垭口
折多山垭口,西藏之行的第一个考验,海拔4298米。
尽管导游在车上反复说要走慢点,可是很多人没有经验,下了车依然如平时走路一般,没过多大会,有的就中了招,马上吸起氧来。
我这人平时就是听话、照做,所以虽然也感觉气不够,但停停歇歇,很快爬到了第一个无色经幡组成龙达处。
围着它转了一圈,因为上面竟是冻土融化的泥路,就没再往上爬,找了几张相就往回走了。
在攀登的过程中,也只是喝了几小口的可乐。
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不少还在往上攀登的同车人,有的根本就没有登山,高反的厉害。
回到车上,有好几个就根本没有下车,并且还在一个劲的吸氧。
本来导游定的半小时,因为高反的原因,怕大家支撑不住。
但因为有的朋友走得慢,还是在那里停留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第一次的高反体验之后,在去往住宿地的路上,导游小小地发了一下脾气,因为大家的不守时。
但大多数人还是明白,这是为大家好,因为毕竟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