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前段日子,范雨素很火,除了她写的文章反映了社会现实以外,很多人惊讶于她的文笔、思考与表达,“比”与她差不多教育经历和境遇的人,要亮眼太多。很多人也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处在“范雨素”的位置,我能把生活过得“比”她更好吗?
你看,我们活在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比较的世界。小张混得比你好,女朋友的胸比你的大,工作钱多、事少、比你轻松,于是你不幸福了。有句话说,所谓幸福不在于你挣了多少,而在于你比你的邻居多挣多少。这当然是个玩笑,但是它背后揭示了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幸福感很多时候来源于比较。
“比较”像一个标尺,定位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关于比较这个话题,其实充满了各种迷思,我想谈谈关于比较和幸福的思考。
常见的让我们不太幸福的“比较”,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
1.“比较”的对象单一:因“面子观念”与他人攀比,为别人活着
我们生活在以“比较”定位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如果你单纯的通过要面子,来获取优越感和满足内心需要,那你惨了,你可能终其一生生活在要比“别人”好的无休止的竞赛中。我要考上好学校,比他强;我要嫁个有钱老公,比她强,我要找个好工作,我要教育出出色的孩子,我要……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于: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低人一等,我绝不能落后。
事实上,以与别人对比来获取的优越和幸福的感觉极为脆弱、单薄又短效,这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和你自己,其实没有太多人关心你真正过的怎么样。
小A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就是优等生,受不了比任何人差,毕业了后为了比别人“好”而拼取了一份光鲜亮丽又高薪的工作,娶到了足够“拿得出手”的伴侣,获得了理想中的“面子”。
同学聚会时,朋友们纷纷向小A祝贺与握手,握手完毕以后他们各自回头,匆匆地忙自己的事。小A挣得比他们更多还是更少,是“看上去很好”还是真的过的好,从此与他们再无关系,
只有小A自己知道,为了那苦逼的高端工作他透支了多少身体,漂亮迷人的老婆其实与他并没有太多共同语言,既不能支持帮助他,也不屑背后抚慰他,婚姻生活里他冷暖自知。
每个人是否真正获得了你想要的?这些答案会在人群背后的冗长岁月里伴随着你,慢慢浮现,那些因比较带来的光环与喜悦早就悄悄飞走,无影无踪。
2.“比较”的标准单一:单纯比较物质生活享乐;
有人说,别给我灌鸡汤,我就要吃好喝好玩好,这难道有错?你当然没错,我只是想提醒你,单纯的物质与享乐刺激带来的满足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存在迅速发生边际效应递减的可能。
你也许听过这个故事,当你很饥饿时,你吃了第1个饼,你感到幸福感满满。当你吃下第2个第3个第6个饼时,你的幸福是否增大了6倍?这是一个典型的边际效应递减的小比喻。
当你单纯追求和比较物质生活享乐时,你的满足和快乐同样不会太长久。
我们的大脑是很聪明的,于是我们对于物质享乐和刺激会很快的适应和平衡。当你挣到第一笔年奖金时,你也许兴奋了三天,你得到第二笔时可能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你买了第一个名包和第一部好车,你可能激动不已,但是没过多久你还是归于平静。由于这些东西带来的边际效应迅速衰减,所以我们得到的刺激十分短暂。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得不到时痛苦,得到时无聊”。于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刺激,我们继续疯狂的追逐物质生活,不停的买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升更高的职,我们陷入永不满足、无边无际的欲壑之中,永无宁日。
这里另一种值得注意的误区是,物质追求其实也很不容易,很多人连物质都没追求到,那太难,又太累,于是我们陷入对于短暂刺激的迷恋。
短暂刺激是指:易于获得,即时反馈,难以抗拒,容易成瘾,缺乏长期意义的事。我们对自己说:大成就我得不到,还不允许我快快乐乐,过把瘾吗?于是我们开始电子游戏、网络聊天、冲动购物、麻将赌博,刷微博微信朋友圈……我们一波波的醉去,又一波波的醒来,我们似乎很“幸福”……
3.“比较”的视角偏差:专门对比“改不了”的,重视“我没有的”,落入“无能为力”的陷阱;
坏新闻总是比好新闻传播的更快,抱怨与怨天尤人是有些人最爱干的事。
如果眼里只看到负面消息,总固执于不能改变的,那不叫深沉,那叫做消极偏差、推卸责任。抱怨一时爽,得到的收益却非常小。
小黄就是这样的人,他总觉得,别人的基础比他好,别人的经历比他好,别人的长相、机遇和位置,最重要别人的爸爸绝对比他好,由此他心安理得,停滞不前。
我想问的是,当你埋怨别人的爸爸比你的好时,你可以成为你未来孩子未来的好爸爸吗?你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有句话说的好,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境遇、与外在条件,我们并不是鼓吹完全的视而不见,刻意的模糊这中间可能的差异,我们只是强烈建议,能够放下对难以改变事实的执念,勇敢的承担起个人的责任,主动积极的构建自己的人生。由此你拥有了掌控力,由此你拥有了选择的能气,你获得了难得的、久违的自由。
小黄如果站在我面前,我会对他说,你其实至少具有以下选择:
你要抱怨自己生得不美,还是积极学习打扮收拾自己?你是抱怨自己没天赋,还是点点滴滴的去学习?你要积极工作还是消极吐槽?你要沉溺伤痛还是勇敢反思?你要抱怨没钱还是主动选择低价的、共享的学习资源和书籍?
也许我们该想想那句著名的祈祷文:赐我宁静,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赐我勇气,让我面对可以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两者。
谈了这么多不幸福的比较,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以下的方法可能给你带来一点提示。
可能带来幸福的“比较”形式:
1.改变比较对象:与自己比,忠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不要为了面子活着,不要为了别人活着,生活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你的幸福不在晒出来的朋友圈里,不在光鲜的外表里,而在你一点一滴的体验里,而在你一分一秒的生活经历里里。我有个胖胖的朴实的憨厚老公,我有份安稳的、让我笃定认为有意义的职业,我安心,我快乐。我绝对拒绝“光荣伟大”的母亲及妻子称号,而让自己一味隐忍,无私奉献,我的幸福绝不来源于外界评价,我只忠实于内心感受。
是的,我正在减肥,我不是最瘦的,但是我比上个月瘦了一点,我正在学习,我不是收获最快的,但是我比昨天进步了一点儿,我不是业务最熟练的,口才最好的,人缘最佳的,好多优秀的人都排在我前面我没法超越,难道我这一辈子与幸福无缘?我比昨天的我自己,要更好了一点,这就足够了。
你和朋友一起去高山上旅游,大家都要玩降落伞,你的心砰砰直跳,你一直有恐高症但是你这次特想挑战,特想突破,终于你在教练的带领下跃过长空,急速坠下又缓缓滑翔,大声尖叫着突破自己障碍的你,内心狂喜,尽情饱览着湖光山色……难道在此刻你要惶恐的想着,我刚才的动作规范和反应速度,比队友差还是好?你不是吧!
2.丰富比较标准:增加多维体验,看到更多人生可能;
与物质享乐与短暂刺激相比,还有一些事情比较有意义,持续的积极体验比较长久,没有那么容易衰减。比如说:
1.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学习一门实践技能;
3.建立值得信赖的关系;
4.锻炼和获得身体健康;
5.增加峰值体验……
没说钱和物质不重要,关键是你别老只盯着它比行吗?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此多姿多彩,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有着多个维度。
小张和小乐都入职三年了。
小张的生活是这样的,清晨起来,他喝了一碗豆花,甜甜的味道就像你小时候的记忆,他感觉很不错,
单位朋友找他诉苦,他悉心安慰,走时朋友说:哥们下次喝酒再找你!他感到欣慰;
工作中他得到了一些新知识,看问题更清晰了,心里特别高兴,
他没买奢侈品,却拿那笔钱做了一次深度旅行,发现了新的风土人情;
他终于学会了做包子,家人吃得咪咪笑;
他反思了自己工作2年来的不足与缺失,总结和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在项目里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和新创意;
他比别人小,于是他年轻有朝气,他看到别人比他老,于是他努力学习别人的成熟有见地,
他越来越了解自己;
他经历这些事情时对自己说,我感觉我现在很幸福。
而小乐呢,他每天除了加班就是加班,除了想升职就是想升职,别的一切生活内容他都不屑,他也不感兴趣,他最大的抱怨就是:升职加薪为什么还没轮到我?!为什么我的钱比别人少?!
最近人民的名义非常火,在片子里又看到了柯蓝的身影,作为一个衔着金钥匙出生的红三代,她没有去变成一个社交名媛,也没有成为万宝宝那样的珠宝设计师。从小就不怕“被唬住”的她,选择了自己体验生活。90年代就在channel v当vj拿60万港币年薪的她,厌倦了名牌吊牌还没剪下,衣服就被抛弃的生活。她踏踏实实拍着戏,努力体味着每一种人生,她呼吸又表达,为此还不惜得罪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因为他们拍着环保宣传大戏却同时公然破坏环境。她不想当名媛或阔太,她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剧作家六六曾说,年过四十,完成了好几部热播巨著。接下来,她想写律政剧或者公民教育的现实题材剧,有关部门让她温和点,她说写个喜欢的中医,投资人说太小众没人看,左思右想没选择,制片人让她写穿越剧,她感到在有关部门和投资人之间的双重夹击,行业的现实已经背离她创造的初衷。她退出了,转而去学中医了。
投资人说:你就写吧,大众喜欢,你也不费脑子,干什么和钱过不去。
六六的回答让人动容:
我这一生,过的每一天都是我自己选择的。我今年42了,不可能为点钱把后半辈子的快乐搭上。我不愿意我的写作因为资本驱动而背离创作本源。当年我写作,是因为我自己觉得快乐,而读者也感到高兴,同时我还能养活自己,这是双赢的事情。我吃喝有度,不贪得无厌。让我为收视调查表写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我兴趣爱好转移了,我去学医了。
在我眼里,这些都属于活明白了的女性。生命如此短暂珍贵,仅仅为钱奔忙一生,实在太过于可惜。我们,终究不希望沦为赚钱的机器。
3.纠正“比较”的视角:着眼于“可以改变”的,重视已经拥有的,主动积极的生活。
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
你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完全是因为你目的,你的选择。
每个人最想要到的东西,一定都能收获到。
你对过往经历赋予的意义,而非经历本身,会深刻的影响着你的现在。
请对你此时此地此身,每一个微小的选择负责。多想想自己有啥,少抱怨自己没啥,发挥主观能动性。亲爱的,你永远都有选择。
关于比较前面讲了很多,和谁比(自己,他人?),比什么(物质,其他标准?)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们不与别人比,也不设置什么比较的标准,生活就是生活本身,活着、经历及表达就是我们的意义。幸福这个东西,经不起琢磨和比较,当你为了幸福去做点什么的时候,无论你做什么,都已经沦为了“幸福”这一目的的手段,成为了次一级的行动。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没有那么大,李嘉诚晚上也只睡一张床,扎克伯格也因为女儿出生而狂喜, 美国总统也被所有人批评,众生不仅平等,而且连为一体,你所经历的,每个人都经历着。
那些内心的痛苦,那些内心鲜花盛开的喜悦,全部都是一样。
悲悯产生连接,于是我们不再那么孤独。他人所经历的,你也必将经历。尤其是悲伤、死亡、人性脆弱与痛苦的大课题。
所以我羡慕你,但我又不羡慕你。
所以我们呼吸与感受,我们体验与经历,所以我们不断去修行,这就是我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