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电影特别火,叫《长安三万里》,很多家长带着家里的小朋友去看,想让孩子们在唐诗的魅力中去感受唐朝的兴衰,孩子们看没看明白不知道,李白的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倒是把一群成年人整破防了。
年少时,最讨厌语文课本里的一句话就是,朗读并背诵全文,怎么会有那么多要背诵的诗词和文言文啊!我到现在还记得背《离骚》时候的痛不欲生,全是生僻字,全是“兮”,绕口的不得了;还有那《醉翁亭记》之类的,我心想这古人怎么那么喜欢游山玩水写游记呢,吐槽归吐槽,但是也终归是为了高考能多得那几分,该背的都背过了。
待我长大后,忽然有一天,像是茅塞顿开。突然就明白了鲁迅先生书中人到中年的闰土见到儿时的朋友为什么要局促地喊“老爷”;明白了《氓》当中为什么写到“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明白了当面对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质疑声时,外交部为什么只回应了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终于懂得了教育的长期性和滞后性。曾经书本里所学的,老师所讲的,我们当下不一定能够有所感悟,唯有“知行合一”,在拥有相关阅历后,那一刻的醍醐灌顶,也就达成了教育的闭环,那一刻,才是教育无与伦比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