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在医院就诊,经常要签各种“知情同意书”。这个文书是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为什么需要家属或本人签署?签完字后是不是可以全权交给医生处置,自己不用再操心了?还是说医生就不用再负责了?难道都像《急》剧中那样,拉进来就抢救,推进去就手术,医生一两句狠话,家属就“服服帖帖”的么?下边就来聊一聊“知情同意书”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时候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1.患者病情急、危、重状态时。
即疾病所处状态、不及时治疗、治疗无效等情况会危及患者生命。
2.将要进行特殊检查时。
某些检查对患者身体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含有放射性物质,含有对肝肾产生损伤的药剂,过程需要产生创伤等情况。
患者病情危重,检查期间缺乏有效的抢救手段,病情加重时不能及时抢救,从而危及生命的情况。
3.将要进行的特殊治疗时。
如放射治疗、药物化学治疗、实验性用药、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治疗或难以预支结果的治疗方案。
4.治疗费用医保部分报销或必须自费时。
医生在诊治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材料不在国家公布的医保范围内,须单独和患者和家属沟通费用情况,同意后,方能正常使用。
5.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离院或出院时。
6.其他需要知情同意情况。
如患者自带院外药物需要在院内使用时,须转入其他医院治疗时,家属或患者拒绝某种治疗时,等等。
二、“知情同意书”包含哪些内容
“知情同意书”顾名思义,分为“知情”和“同意”。
知情:因为医学一门非常专业的科学,医患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等状态,沟通不畅不仅会事倍功半,更会引起纠纷。所以,患者和家属有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患者的状态,主管医生有义务告知其相关状态。
1.知晓疾病情况。
即以目前有效信息,推断患者所患的什么病,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可能属于疾病的什么状态。继续发展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2.知晓处理和治疗方案。
即需要为诊断或治再完善哪些检查,该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将要采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有效会有什么影响,无效会有什么影响,不采取该方案会有什么影响。
3.告知需要患者和家属配合的事情。
同意:患者和家属在了解医生推荐的治疗和处理方案之后,是否同意该方案。
三、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目的
1.引起重视
使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重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及时有效的反应给医务人员,进行治疗。
2.配合治疗
如日常起居、饮食要求、心理引导等非医疗方案,需要患方进行配合。
3.同担风险
医疗本身是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一同解决疾病难题的过程。沟通病情是使患方了解疾病情况,也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从力所能及的方面配合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因病情严重会先治疗后补签。
患者病情突变,会先进行有利于生存的抢救措施,抢救过程中或在病情稳定后,安排医生与家属交代病情。
2.沟通病情时尽可能咨询想到的所有问题,对方案的判断更清晰。
3.签“同意”不代表医生承担所有责任。不能有“如释重负”之感。
4.签“同意”不代表患方承担所有责任。不能有“全权负责”之感。
5.如需要决策的家属较多,在交流同意书内容时,尽可能同时在场,便于商讨,尽快做出决策。
6.个别同意书签署结果可进行更改,但注意尽量避免更改。如不得不更改,避免反复操作。
总结:知情同意书是病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病情交流也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医务人员在交代病情时,既要体现专业性,又可以接地气的讲明白情况,还要避免作为专业人士的强势心态,这本身就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