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发愤的草莓
最近有个小伙伴悄悄地问我:“为什么他们都说好的那本书,我就是读不下去呢?”
兴致勃勃地拿走别人推荐的清单,捧着书后却恨不得把书丢了——没有期待中的快感。你有没有遇过类似的情况?
然后,我询问那位小伙伴看的是什么书。
听完,我立刻明白原因在哪里。那是一本关于“道”的书。
1
细心如你,有没有发现,看某些书时特别爽:它们会直接给出行动建议,提供具体场景下的应对技巧,告诉你1234步,今天读,明天用,后天出效果,正是拿来可使,立竿见影。
然而,另外一种书呢,好多人都夸是经典,自己读起来也感觉说得都那么对,就是有距离感,高高在上,又干巴巴的。别人问起来,自己还得使劲点头说“好看好看,太精彩了”,生怕显得不合群,被当成异类。
后来才发现,非虚构类的书籍可分三类:道、术、用。“道”更趋近于本质,“用”更趋近于表象。
那些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规律、思想等,是站在顶层向下看,基于格局的认识,对于要点的提炼,就是“道”了。
成为学科的“道”正是哲学——这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你可默默回想高一政治课本上的那些,比如“量变产生质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感感受受是什么风格。
在语文课本和网络流转中,你也可以见着。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地利,人和”,“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等等;赚钱四阶段:“用自己的时间换钱,用自己的钱换钱,用别人的钱换钱,用别人的时间换钱”,以及近来经常会看到的“元知识”、“元规范”、“元习惯”之类的,都有“道”的意味。
随手翻起一本书,也有类似这样的表达:“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等等。
它们表面上朴素直白,但实际上是运用了很深的功夫,剔除了信息噪音的干扰,才把复杂的万象浓缩成这么简约的形态。
2
曾经特别反感“道”一类,看不下去,像嚼蜡一样难受。就像父母经常念叨:“要养成好习惯”之类的话,那时候听到耳朵都长茧了,以为不就是那么回事,这个道理我听过,老掉牙了。
其实,并非“道”不好,而是你的功底不够。个体经验受限,认识跟不上,所以没办法深入理解那些“道”的句子。找不到共鸣,只有各走各的路。
想来,不得不写作文的高文那些年很尴尬。那时候,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比较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拿到高分。为了高分,学生只能拼了。文采还好办,用点颜值高的词语;可是思想呢?一个没有太多经历,整天埋头对付课本的学生,去哪里找思想?
比如“人生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成功的彩虹”这类,一个和平时代里在父母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对这句话能有多少真实的体验?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这句话——经验所限。只是很多书上讲这么个道理,所以将信将疑地“拿来主义”, 硬生生写出很多“既熟悉又陌生”的哲理来。弄出一副“举头望明月,低头想人生”的模样。下笔之时,心里很虚,因为心底对它们不是真爱。
年岁渐长,人生体验丰富之后,才爱上“道”的知识。
像《论语》、《三国演义》这类在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之后,没有被大浪淘沙淹没,在于不同年代的人都能跟这些书产生共鸣,使它们一代一代传下来。我常常想,经典为什么能让千差万别的世间人都叫好?归根结底是,它们都暗含了接近本质的共通之理,这种根源性东西是“道”,比如兴衰的规律,比如不变的人性。不同的读者去赏析,都能读出自己想要的。
和“术”“用”相比,“道”的改变速度最慢,在长时间内一直能见效,有句话叫,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正是如此。你我虽在现代,大脑还在原始时代。所以像人性特点这类“道”,搞清楚了,可起到以一当百的统领作用。写一篇抓眼球的软文,问出一个引发人偷听的分答问题,促成阅读者的广告点击,说到底都要懂人性,让受众感觉到“有关、有用、有料、有趣”至少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时间管理课程从原来侧重工具的一项,上升到“道”层面。因为工具即使再怎么好用,如果使用者的内功不够,用起来也达不到效果,何况工具的更新速度还非常快,一转眼就落后了;而“道”不同,变得慢,所以我提倡学习者先从心法入手,稳扎稳打之后再配上无与伦比的工具,那将是双剑合璧的神奇。
有些“道”虽然首先出现在某个场景下,但简单有用,很容易迁移到另外的场景中,帮助你找到思路。比如“天时、地利、人和”最初形容的是古时作战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向背,但你也可以用在现在的互联网营销文案中,比如“天时”考虑的是抓什么样的热点,“地利”考虑的是运用什么样的语境,“人和”考虑的是文章写给什么谁看。
道,有根源性,像白光源,穿过三棱镜发生色散,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喜欢的单色光。
道,有统领性,像指挥棒,不管什么乐器在台上,说到底都要跟着它的节奏唱。
道,有迁移性,像七巧板 ,同样是那七块东西,在不同的场景下变换出不同的图案。
3
“道”去繁就简,直击本质。既然这么重要,那么,打磨“道”可有什么快速办法吗?
普通人难以一下子做得好,但起码阅读经典书籍,紧抓“大牛”尾巴,坚持日思一题,都是可以去尝试的。慢慢的,你就会在不同现象间的联结中找到共通的模式,形成自己的“道”认知。每年年底回顾时,我会总结自己今年的思想革新,这就是更新“道”的认知,升级大脑操作系统,打打补丁,杀杀毒,让来年运行更顺畅。
当然,认知“道”不是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要想让“道”成为推动个人成长的法宝,需要把它们转化为你的可执行模式,也就是把“道”变成“术”和“用”。可以是,把一则道理转成手段、提问或表格工具,比如把“严肃地对待时间”变成“持续记录时间开销,实时监督自己花时间的模式”;把“断舍离”变成“每天丢掉一件没用的东西”;“寻找并郑重地面对心中所热爱的”变成问问自己“如果只剩下10年生命,我最想做些什么?”。另外,RIA拆书法就是一种不错的转化方式,我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还可以在实践中坚持撰写反思日记,不断检验、修正、精进。
另外,当你想传达一个重要的理念时,不妨也给“道”披上故事的外衣、生活中的高频场景,让听者更愿意去接受它,与它做朋友。因为当别人对某一则“道”感到陌生时,即使你好心好意地分享,对方也可能吞不下去,或者消化不良,避而远之。
真正对你起作用,影响深远的道可能就那么几条,当你执拗、持之以恒地用上它们,在量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将会在某一天出现质的飞跃!
————
嗨!我是发愤的草莓,个人管理实战派,老到牙掉光也要学习的人。
85后上班族,2个男宝的妈妈,好奇心爆棚的金牛座。
信奉“岁月不饶人,我也不饶岁月”,喜欢DIY人生旅程。
5点码字助你省时、省力、省心,2015年至今创作干货类文章超过60万字。
文章入选LinkedIn领英的新书《你从未真正拼过》和橙子学院的新书。
自我管理干货+图文原创新书《现在就干》于2017年4月前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