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坐下来休息。一瞬间,却不知道身在何处,马路上车辆驶过路面的摩擦声,树上的鸟叫声,客厅挂钟的指针声,还有冰箱低沉的轰鸣,各种声音在大脑里交错,阻断了思考,只一片茫然,不知所处。
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意义,碎片化的生活,必然会带来碎片化的思考,也许这一刻我还在写生机勃勃的植物,下一句突然变成了轴距和轮胎产生的转向作用,毫无逻辑,毫无关联。这才是本态。按照一个主题写下去,一整篇不离题的,大抵都是“长期锻炼”的固态。
如果一篇文章逻辑混乱,不知所云,没有重要信息,大多数人一定不爱看,那是否,这就是一片不好的文章呢?画派还分了印象派和写实派呢,写作是否存在那种虚无主义?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文体与风格的东西?可是,又怎么来定义所谓的传统呢?创意老师常说要跳出思维定势,要out of the box,那么box是怎么样的?圆的方的?白色的红色的?有盖儿没盖儿呀?
又好像从没见过色彩的盲人,他如何能区别红和蓝,白和黑呢?你说红色是温暖的颜色,那温暖是一种什么感觉?热?一点点热?那热是什么感觉?不烫手?烫又是什么感觉?痛?如果烫就是痛,那么温暖可以是不痛吗?
语言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为了描述吗?描述一样东西、一件事情、一种感受。然后互相描述着,就有了互动,变成了沟通。所以语言应该怎么简单怎么用,才是它本来的目的。辞藻华丽,除了赏心悦目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吗?如今大部分人缺的,反而是如何简单的把复杂的事情说清楚,这样的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