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渊远流长。每个地方都有他的代表菜。比如,北京的烤鸭、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南京的盐水鸭、杭州的龙井虾仁。而茶圣陆羽故乡的粉蒸肉,湖北“天门三蒸”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粉蒸肉因其自然纯朴和养生价值而闻名遐迩。已经是国宴上一道美味佳肴。
袁枚在《随园食单》写道,“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
粉蒸肉始于清,盛行于民国。才女张爱玲最好“粉蒸肉”。她曾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旧时汉江上拉船的纤夫,过往的商人,赶考的举子,每天早起之后吃上一碗粉蒸肉,才有力气赶路。由于其肥而不腻的特点,天门、沔阳、潜江一带,早餐吃粉蒸肉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百菜不如白菜美,诸肉还是猪肉香。肉香不过粉蒸肉。
记忆中,奶奶烧的一手好菜。方圆百里,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司仪皆亲自上我家接奶奶去做大厨。奶奶做菜,对刀功、火侯、食材、配菜极讲究。尤擅蒸菜。蒸菜里粉蒸肉平时少做。家有喜事,逢年过节,我才能一饱口福。
奶奶常对我说,做粉蒸肉是讲究的。
记得少时,大年初夕吃团圆饭“十大碗”。满满一桌菜,必有“天门三蒸”,而粉蒸肉是团圆饭的灵魂。吃了粉蒸肉才是团圆。守岁就有了精、气、神。
只见奶奶将五花肉切成厚约0.5厘米的大片,放在盘内,放入葱丝、姜丝、酱油、豆瓣酱和料酒拌匀,腌制1小时左右,接着把肉一片片地夹出来,装入另外的盘内待用。把桂皮、八角、花椒等碾碎。和籼米、辣椒末混合在一起,用小火将籼米炒香后碾碎。把腌好的肉和调好的米粉加少许水拌匀,腌制约1小时,肉皮朝下码入碗内,用中火蒸约1小时即熟。出锅后扣入盘内。
奶奶从蒸笼格里夹出粉蒸肉,浇上少许滚烫的热油,再撒上胡椒粉和葱花,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还没等家里的长辈上桌,我便垂涎欲滴,偷偷尝了一大块。奶奶做的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肥瘦搭配,红白相间,嫩而不糜,香味浓郁。那滋味至今定格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化作浓浓的乡愁。乡愁是一碗粉蒸肉,令人齿颊生香,回甘悠长。
在遥远的异乡,每当我给女儿汐沫做粉蒸肉时,便会想起奶奶手把手教我做粉蒸肉的情景。做好的粉蒸肉,奶奶会端一些给到家族长辈和邻居。奶奶说,要懂得感恩,学会分享。村上有夫妻间闹矛盾,都找奶奶调解。奶奶善解人意,心直口快,几句俏皮话,闹别扭的小两口就破涕为笑,拉着奶奶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大娘,我们今后一定好好过日子之类的话。
光阴的河无声流淌。春秋无休止地轮回。
转眼,奶奶离开我已经25年了。
去年,携爱人和女儿汐沫回老家过年。
除夕。和姐姐在堂叔的带领下去给爷爷、奶奶上坟。天已近黄昏,远处袅袅炊烟,点点灯火。回祖屋的路上,堂叔啜了口烟,意味深长地叮嘱我们:"百善孝为先,你爷爷、奶奶当年讲的这些故事,家族的族谱,你们要牢记在心。传承下去。这是血脉,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