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教学能力初复赛时,语文课标素养知识欠佳的我深感挫败,之后文本解读19世纪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恩的《一小时故事》也因误读而溃不成军,从中可以看出自己心态易崩的弱点。沉下心来再读小说,反复品味这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喜,荒诞戏剧却也耐人寻味。
记不得谁说过: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一小时故事》却没有这样平淡如水的幸福生活,处处充盈着急剧倒转的戏剧性突变。患有心脏病的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在事故中丧生后,在人前经历了短暂的悲痛之后,便独自沉浸在挣脱束缚和专制的欢愉之中,准备迎接自由的曙光,只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活着,张开双臂拥抱来日方长的岁月时,丈夫马拉德却平安无恙的回到家中,心中无限的希冀瞬间破灭,所有关于未来的憧憬即刻幻灭,这一次,她未能承受丈夫活着的打击,倒地而死,医生却诊断说是由于高兴心脏病突发所致。
马拉德夫人,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形象,在婚姻中顺从丈夫,逆来顺受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虽然她只是“有时爱他。更多的时候,她并不爱他”。 外人看来,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她应该为自己的幸福感到知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她得知丈夫死讯时的内心独白,映射了她之前一直处于没有自我备受束缚的婚姻生活。对丈夫突然离世仅仅表现出暂时的悲伤,马拉德夫人略显不近人情的淡然,并不能说明她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的不忠,她只是太渴望自由了。她就像一只久困笼中的金丝雀,每天望着窗外,欣赏着别人的自由,而自己始终是没有勇气和能力飞出牢笼的。当有一天它发现,笼子的门开了,看到的大概只有天空和自由的幸福。这种本能正是压抑已久天性的瞬间释放,自然冲淡了丈夫意外遇难的反应。而后她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耐人回味,尤其是她所观察到的周围的景色,成为了作家凯特·肖邦塑造的景物意象,那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渲染着马拉德夫人内心世界的欢愉;那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以及云朵之间露出的片片蓝天也为马拉德夫人投射出自由的曙光;街上小贩充满烟火气的吆喝声、远处微弱的歌声、屋檐下无数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更为她的新生欢欣鼓舞着。这些看似随意的点染,都为主人公心理和命运的突变作了含蓄又鲜明的烘托,简洁的景物描写是出色而又显得不露痕迹,实在妙不可言。
而此时,马拉德夫人心中萌生了极度强烈的对自由、对独立的渴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张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 ”这声低语,是自由意识的萌动、冲击所发自内心的呼喊,也象征着勇于反抗传统,与世俗对立、要挣脱精神枷锁的迫切愿望。马拉德夫人的情感正在慢慢地、毫无保留地释放,自由的种子在马拉德夫人的心中肆意地生长着,这种自由感使得她已经毫无退路。她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生活当中去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寻求精神独立和自由的她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欢悦。“今后的自由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她的面前,别的都是小事,无暇顾及。她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将来长远的岁月,那只属于她的岁月。她张开双臂,欢迎那美好的岁月”,她痛恨专制束缚的男权社会的压迫,追求精神独立,渴望在男权社会中作为独立的个体谋求平等。在得知丈夫遇难之前,她一直唯唯诺诺,屈从于传统道德,压抑着内心真实的感受,她渴望自由独立,精神解放,这样的精神境界注定不为当时社会所接受,小说结局马拉德夫人绝望中猝死,她不再为别人而活,“不自由,毋宁死”,与其再次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跌入受专制束缚下无自我的万丈深渊,还不如追求真实渴望地享受片刻的自由,哪怕为了这已付出了生命,因此,她的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解脱。
凯特·肖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在她的笔下,马拉德夫人下楼得知噩耗——上楼独自沉浸在短暂的自由——下楼看到归来的丈夫猝死,在这上下楼的地点转换中,悲——喜——悲的情感交替中,我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小说的结尾,医生关于马拉德夫人因丈夫归来而过度惊喜而亡的结论,显然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刚刚对未来有了期望,还未享受久长的自由之时,丈夫的归来彻底击碎了她的美梦,幻梦即刻化为泡影,自由的丧失最终使她绝望而死。对马拉德夫人的结局,我的内心着实是掬一把同情之泪的,但同时更赞叹作者的神来转笔,世俗之人对她死亡的合乎常情又荒谬绝伦的误解,将与她那绝美的自由之梦,伴随着马拉德夫人的姓名一道,埋葬在土地里,不为人所知,这是何等深刻的社会悲剧!
希望这场乐极生悲的自由之梦,不仅警示当时那个专制的男权社会,更能使现代更多的女性抬头挺胸地审视自己,早日摆脱樊笼的羁绊,找回自我,只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