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育儿群里听到一位母亲分享关于孩子的“意识反馈”,因为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觉得很新鲜也很有趣,就耐心听完了。我理解的大致概念,所谓“意识反馈”就是从信息的输入,到在大脑中加工,最后输出的一整个过程。打个比方,一个小婴儿,当你朝着他说:“宝宝嘴巴张开吃米粉啦!”由于小婴儿接收信息的时间比较长,在大脑中处理信息的时间也比较长,因而他不会马上就张开嘴迎接你送上去的食物,往往会停顿一会儿。而我们总是习惯于催着他们,快吃呀快吃呀,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食物往嘴里喂。但这个时候往往会打断小婴儿的意识反馈过程,他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反应,自然是抗拒的,就像下面这位。
再举一个大一点孩子的例子。我们经常会在碰到长辈朋友时,提醒身边的孩子,要叫叔叔阿姨,这是很好的礼仪示范。但是有些孩子会停顿在那好一会儿,不耐烦的我们就会说:“叫呀,要有礼貌哦!”有些孩子会紧跟着就叫了,可有些孩子仍然会卡顿在原地,于是急性子的我们更着急了:“哎呀,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就这样给孩子扣了个帽子。其实这些孩子并不是不想打招呼,而是他正在进行自己的意识反馈,他正思索着站在眼前的这位应该怎么称呼,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次次的打断他,让他周而复始的重新开始,如果总是在这个过程中受挫,他很可能以后真的不愿意和人打招呼了。嗨,真是冤枉这些孩子了!
于是乎我认识到,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意识反馈过程,very重要啊!必须得整一个过程体验体验啊,说干就干,我伺机等待着。
也真是巧了,在接了川川回家的路上,我们有了以下对话:
川川:妈妈我想吃薯条
我:可以啊,不过新湖没有KFC啊,不如我们自己做吧。
川川:好啊。
我:(心中窃喜,这下有戏了)那你知道怎么做吗?
川川:不就是把土豆放到油里炸吗?
我:哪有那么简单,一整个土豆放油里炸吗?
川川:哦,那应该先把土豆切一下,切成一条一条。
我:嗯,有一点感觉了。但是还不够,怎么样才能炸出像KFC那么好吃的薯条呢?
川川:不知道,妈妈你告诉我吧!
我:妈妈也不知道啊,不如你帮妈妈找一找方法吧,妈妈可以协助你一起做。
川川:那去哪里找方法呢?
我:你可以查书本、查电脑也可以问问炸过的人。
川川:那我问电脑吧(不错过任何一个玩我手机的机会)
我帮他打开百度,输入关键字,找到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让他自己先研究一遍。看完之后我问他清楚了吗?回答我,看不懂。好吧,只能陪着从头到尾讲解一遍。这一次终于有点感觉了,经过提醒也大致可以讲出来了。那就开始动手吧!
第一步,削皮。
第二步,切丝(我代劳)装盘
第三步,煮到6/7分熟
第四步,趁着煮土豆的空隙,打扫卫生
第五步,捞出放凉
第六步,放凉后装入保鲜袋,速冻24小时以上
第二天放学,我提醒川川,冰箱里放着昨天我们做的什么呢?他马上反应过来,兴奋地打开冰箱把冰冻土豆条拿出来。可是问题来了,土豆条冻成一大坨了。怎么把他们分成一条一条呢?川川尝试用手掰,可以土豆实在太硬了,根本没法掰开。之后他又用小拳头捶,还是不行。眼看他马上要放弃了,我说这样吧,试试看摔一摔。他拿起保鲜袋就扔到地上,果然有效,只是好多土豆条都断了。
之后,我问川川可以直接炸了吗?他说不行,还要裹面粉,边说着就去找了。他用勺子舀了一勺面粉洒在土豆条上,然后我代为把面粉裹均匀。
最后一步,开炸(危险操作,我代劳)
开始享用,停不下来了
我问川川,味道怎么样?他说有点甜,没有KFC的好吃。我告诉他,土豆里含有淀粉,淀粉就是甜的。他又问那为什么KFC的不甜?我没答上来。不过口是心非的他显然已经不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嘴里已经塞满了薯条。
我们终于体验了一次完整的意识反馈。从脑子里想,到嘴巴里真的吃上,这个过程我们全都经历了一遍。这是我们最后的对话:
我:我们做薯条的过程中,有什么没做好的地方吗?
川川:当然有啊,我们下次能做两个土豆吗?
我:哈哈,当然可以。
附上“意识反馈”实操心得:
1、遵循自愿原则,是他想做而不是我们。
2、只提供途径,思路和方法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想。
3、危险操作我们代劳,不要逞能。
4、过程一定不要干预,哪怕眼看着他做错了,既然是体验,那就把心放宽了。
5、享受过程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