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日看到一则新闻:
湖南长沙李从小也被富养对于金钱方面没有啥概念,月薪只有四五千,但喜欢追求名牌,热爱购物。梳妆台上的各种化妆品总价接近十万,且深信“包治百病”,高兴了买,不高兴了也买。当自己的薪水和老公的工作都不能满足购买欲望时,为了维持高消费,李女士偷偷的把父亲和丈夫的车子做了抵押,还通过各种方式借钱包括高利贷,现在连本带息20多万元本金要还七十万左右,这让一家人都懵了。
最痛心的还是李女士的父亲,他自扇耳光,深深自责,自己没有把女儿教育好,打算卖房为女儿还债。
这位老父亲的痛心之处,也正是千千万万的家长的痛心之处。我们总以为,要孩子突破阶层局限,就一定要从小给孩子富足的物质条件,提供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对女孩子,以为从小使她对高质量的生活耳濡目染,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品味,会对抗诱惑,不至于将来一块蛋糕就把她哄走了。
但倾尽所能,却发现,自己拼命富养的孩子没成为贵族,却变成了白眼狼。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
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
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震惊不已。一个对自己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人,他如何能下得了手?
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当父母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孩子的时候,这本身不但让自己有了一种悲壮感,也让孩子背负了沉重的情感负担。更有一种可能是,你的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可能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个一味索取,不懂感恩的自私者。
02
我们爱孩子,但这爱并不是无度地施予,不是孩子要什么都要全部满足。三岁之前,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三岁之后,带孩子去体验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不是家长将风雨、艰难都过滤掉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假象。
我们中国的父母,自己小时候吃过苦,总怕孩子会吃苦,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很少想着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让他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付出的快乐。
国外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收拾自己的房间,轮流打扫客厅,修剪草坪。很多父母还让孩子去打工,让他们从小体验赚钱的辛苦。
奥巴马在任总统期间,也让女儿在暑期去海鲜店打工。这并不是简单的作秀,我的一个在美国生活了20年的朋友说,美国孩子基本都是从小就开始打工赚钱。小小年纪就开始骑着自行车送报纸,送牛奶。
长大了暑期或周末一般也会在快餐店打工。他们的零花钱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取。上大学的费用一般也都是依靠自己努力取得,有些父母会帮着出一部分学费,但生活费都是孩子们自己平时靠打工挣来的。她的三个孩子周末除了参加社团活动,也都会出去打工赚零花钱,甚至也会摆摊,将家里的闲置物品出售,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
即便如贝克汉姆家里坐拥7亿资产,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先后在咖啡店打工。大儿子布鲁克林今年考入美国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早已为大品牌拍摄广告赚足零花钱的罗密欧,又开始在哥哥之前打工的咖啡店继续端盘子。
贝克汉姆和辣妹都鼓励孩子打工,希望教给儿子“钱的价值”,并让儿子体验什么叫“辛勤工作”。
适当让孩子吃点“苦”,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不但能减少孩子对成人依赖的心理,还能促进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独立意识的形成。让孩子体验到金钱来之不易,才更有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适当的苦,能让孩子更珍惜生活的甜;适当的挫折,能让孩子变得更坚韧。这些体验,不也是一种财富吗?
我爱孩子,但明白爱也要量力而行。不合乎自己实际情况,盲目的富养,会让孩子飘在空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毕竟,总有一天,她会明白生活的真相。
03
“富养”并不是单纯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对精神的滋养、和内涵的充实上。是对孩子格局和眼界的培养。
林徽因与陆小曼,都是被 “富养”的女儿,同样出身富贵之家,同样从小读诗书、精外文、学钢琴、习绘画,同样拿著名女校的文凭,同样出落得仪态万方、才情兼备……但是两个人之后的路却南辕北辙。
陆小曼的教育,是那个年代里典型的“淑女名媛式教育”,带着功利和虚荣色彩。每日穿着华服忙着赶场、听戏、打麻将,周旋应酬,即便养尊处优和衣食无缺,精神世界却是荒芜而寂寥的,需要拿更多的声色来填满。
林徽因
而林徽因父林长民好结文人雅士、工诗文墨法,他那个时候培养女儿,也是有意朝着学者的方向,而非名媛而去。
林徽因在16岁那年随父游历欧洲,她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让她大开眼界,由此,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兴趣所在。
真正的富养,是从小培养孩子各种爱好,让他遨游书海,带他游历名山大川,都是为了丰富孩子的阅历,开拓孩子的视野,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作、一个谋生手段、一项经济来源,它更是一个人一生提纲挈领的灵魂,扯着一个人的精气神,让人总有奋斗的梦想和和努力的方向。
富养孩子,还要让她自尊自爱,懂得把握自己的生活。
徐志摩疯狂追求林徽因的时候,林长民能以女儿的朋友身份倾听,安排她和梁思成相见,也懂得尊重女儿的意见。而陆小曼的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自己的意志不曾被尊重。
林徽因在16岁的豆蔻年华,就能经受住徐志摩的猛烈追求,明明心曳神摇却没有一味跟着感觉走,保持住了一份理智和自重、自爱。后来她在老北京的古建筑保护和战火纷飞面前,巾帼不让须眉,那种勇敢、坚决和满腔热爱,更体现了心中有大爱。
而被胡适称为“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的陆小曼,缺乏一种心灵的自尊和肉体的自爱,她跟着感觉走,被离婚、堕胎、吸大烟……晚年在“永失我爱”的痛苦中度过。她的人生始终是被动的。
陆小曼
凯特·福克斯在《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中说,英国人如何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中上层?并不是看他的财富,他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而是,看他的书柜上放着什么书,家里的食物和酒,以及房间是否凌乱。
真正的富养,一定不是物质条件上的极尽满足,而是一种家风的传承,是父母与孩子的亲密连接,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无论男孩女孩都需要精神的富养。人格品质不佳和教育智慧低下的父母,即使是亿万富豪,对孩子的精神也是穷养。
不是要你以自我牺牲来换取孩子你以为孩子要的幸福,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给予孩子在精神上的共鸣与引导。这其中更需要的是父母的自我成长。
本文首发公众号天空树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悠然 资深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正面管教实践者。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公众号:悠然不知岁 ID:THyouran
微 博:悠然不知岁
长安二维码 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