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其实在去年时就已经跟哈罗单车一方有建立联系,当时给我的感受是这家公司运营能力极强,在共享单车市场接近洗牌的时候她们竟然入局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得震惊,!是因为运营能力,当然背后的团队组成也跟现在的多轮融资有一定关系,还有怎样的独特的优势呢。不过虽然写完了这篇文章,但我依然有疑惑,为什么永安行选择的会是哈罗,假如小蓝没有出事的话,小蓝此时是否会角逐其中。
如果你也关注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可以留言给我,希望一起交流。
正文如下
哈罗单车(Hellobike)迎来了与永安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低碳科技”)合并后的首轮融资。
双方业务合并当天,哈罗单车CEO杨磊在一封给员工的内部信提到。“hellobike这一年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我们几乎是最后一个入局……奇迹般存活下来,而且,还拿到了决胜场的最后一个游戏资格。”
12月4日上午,哈罗单车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光源资本也为哈罗单车D轮融资提供了独家FA服务。记者向哈罗单车方面证实了这一消息。
当前,共享单车行业已进入寒冬,政策收紧,摩拜和ofo开始调转车头,转攻海外市场。聚焦于差异化市场的第二梯队单车品牌几乎面临“团灭”。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相继倒下,即便是行业领先企业摩拜、ofo也爆出押金被挪用的质疑。
哈罗单车于2016年11月份开始投放车辆,2017年10月,哈罗单车和低碳科技进行业务合并。与摩拜、ofo两大共享单车平台深耕一二线城市不同,哈罗单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路线,他们先在二三线城市展开布局,自下向上切入市场。
尽管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曾公开表示“后悔”,哈罗单车早期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让他们避开了资本绞杀的正面战场,但是想实现后半段的目标已经十分困难,一二线城市的大门似乎即将紧闭。不过,他依然有重返前沿阵地的信心。
起步较晚的哈罗单车选择专注在二三四线城市共享单车的运营,在共享单车的大战中站住了脚跟。如何寻求出另一套生存法则,获得资本的亲赖?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的背后勾画着怎样的商业版图?
另辟蹊径:农村包围城市
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期过后,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基本达到供需平衡状态,有些城市甚至已经达到饱和,各共享单车企业正不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2016年9月,哈罗单车项目确立。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曾介绍,哈罗单车绕开了ofo和摩拜的正面战场,从苏州、宁波开始,围攻二三线城市。一方面,ofo和摩拜将主要精力放在一线城市的品牌建设,但二三线城市共享单车市场空间大,这正降低了其它单车品牌扎根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度。
尽管,杨磊曾公开表示“后悔”,哈罗单车早期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让他们避开了资本绞杀的正面战场,但是想实现后半段的目标已经十分困难,一二线城市的大门似乎即将紧闭。
不过,杨磊依然对重返前沿阵地抱有信心。他曾公开表示,如果没有烧钱竞争,共享单车完全是个“暴利”行业。“举例来说,一台车如果1天被骑3次,就有3块钱的收入,一台车造价大概是800块钱,3年折旧,每天折旧成本不到1块钱,加上每天不到1块钱的运营成本,算下来,你一辆车子每天就有1块5毛钱的毛利。”
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在此前回答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业内认为的避开竞争较为激烈的一线城市,而选择竞争小的城市是个误区。“我们刚刚进入宁波上海,不是为了避免竞争,要在一线城市做到很大的密度,在一线城市比较大,人口比较多,要达到一定的力度的话,密度可能比较难做到。刚开始的时候车辆数量比较小,很容易被稀释了。”
在李开逐看来,根据实际运作的情况下来说,小城市也能做出好的模型,现在的中小城市的总量有区别,但是从区域的密集度来说,并非是很低。
根据QuestMobile10月数据显示,ofo最新的月活用户增至4246.84万,排名第一,摩拜最新的月活用户增至4101.27万,排名行业第二。哈罗单车月活用户为356.23万排名第三。
目前来看,在共享单车行业增速放缓,且第一梯队领先第二梯队十倍以上的情况下,ofo摩拜两强的头部效应正愈发明显,用户、市场以及资本都进一步往头部倾斜,小平台在与两强激烈竞争下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公开信息显示,哈罗单车已完成四轮融资,分别为2016年11月完成由GGV纪源资本等投资的A轮融资,2017年1月完成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磐谷创投跟投的A+轮融资,2017年4月完成由成为资本领投,老股东跟投的数亿元B轮融资,两个月后哈罗单车又完成有威马汽车等投资的数亿元B+轮融资。
永安行上市后,与哈罗单车合并出行业务
过热的资本构成的泡沫被一一戳破,不同的商业思维则在此时凸显。
当摩拜、ofo(小黄)、小蓝、小鸣等共享单车都在拼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的时候,过热资本逐渐被一一戳破。先后倒下了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被业内认为处在第二梯队的酷骑单车也曝出面临着欠债、退押金难的问题;小鸣单车也被用户频频投诉押金难退……共享单车品牌陆续退出开启了整个行业的洗牌大幕。
共享单车市场的主战场由摩拜和ofo两家主导,两家合计占市场份额已超过90%,合计投放单车超过130万辆。
而这时,永安行悄无声息地IPO了。2017年8月15日晚,上交所发布公告显示,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7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这也是第一家上市的共享单车企业。
2017年10月24日,永安行对外公告称:永安行低碳与哈罗单车合并。合并后,双方的业务及数据将打通。双方决定合并业务后,哈罗单车CEO杨磊一封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提到。 “hellobike这一年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我们几乎是最后一个入局……奇迹般存活下来,而且,还拿到了决胜场的最后一个游戏资格。”在并不长的一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最后一个”,说明在此赛道上的残酷性和其战略的独到性。
事实上,可以从永安行与哈罗单车的战略路线看出两者的相似性。永安行2017年的招股书提及,目前, 在一二线城市本行业将呈现出政府主导的有桩公共自行车及社会资本支持的无桩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并行发展的格局,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因城市规模较小、有效需求不足、管理难度较大、运营成本较高,仍将以政府主导的有桩公共自行车为主。
“哈罗单车目前主攻二、三线城市,其在二、三线城市的运营模式及运营效率已获得资本方的认可,永安行选择抱团哈罗单车,助力其争夺共享单车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二、三、四线城市的份额。”易观分析师王会娥分析,永安行想在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实现翻盘的机会渺小。从区域布局来看,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已基本达到供需平衡状态,而北上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出台共享单车限投令。
哈罗单车此次获得与永安行合并的机会,意味着获得雄厚的资本以及永安行长期在210个城市深耕细作以及与各地政府的无缝对接。这是摩拜、ofo所无法企及的城市资源。杨磊在信中表达更显欣喜,“这将是对哈罗单车的重大利好,今后将有更充足的资金和更强的股东支持”。
合并后获首轮融资,多项共享出行业务并行发展
2017年12月4日,哈罗单车迎来了与低碳科技合并后的首轮融资。
哈罗单车宣布完成3.5亿美元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永安行(603776)公告显示,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拟增资近20亿元。
从哈罗单车的融资来看,本次哈罗单车的投资方威马汽车和成为资本系前两轮的投资者进行跟投,而富士达投资哈罗单车,则是共享单车行业首次有产业链上游的生产企业投资共享单车运营商。不过最为引人注意的是阿里系蚂蚁金服继9月入股低碳科技后再次加码投资近20亿元。
12月3日晚,永安行发布公告称,参股公司低碳科技与上市公司、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及其他投资人签署了《增资协议》,约定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及其他除上市公司外的投资人共同对低碳科技增资23.04亿元。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分别对低碳科技增资19.86亿元、0.20亿元。
永安行拟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持有低碳科技的股权比例将下降至11.93%;上海云鑫将持有低碳科技32.05%股权,成为低碳科技第一大股东。上海云鑫还持有永安行8.33%股权。而蚂蚁金服持有上海云鑫100%股权。
哈罗单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哈罗单车新一轮D+融资也已经在启动阶段。接下来,哈罗单车将在共享单车、共享助力电踏车、共享汽车等业务领域开展更多的尝试,可能会引领共享单车行业立体化交通布局的新一轮发展方向。
目前来看,共享单车的业务陷入了低谷期,一家又一家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倒闭,然而共享经济热度依然不减,业内不少巨头都继续扩大它出行领域的业务范围。
可以料想的是,在共享单车的下半场,将会加剧粗放经营企业的淘汰赛,同时促进行业整体由市场、资金层面的竞争向科技、运营能力的比拼转变,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共享单车企业未来的战火还将烧向大出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