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从10个月起,小宝从5个多月起,就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我按时买奶粉和尿不湿邮寄回家,每个月固定回家探望。
每次回家,照顾小宝也是公公的事情。到点儿了,小宝该吃了,该睡了,公公门清儿。我长时间不跟小宝生活在一起,他的生活作息完全不在我掌控的范围内,每次带他更像是在带别人家的孩子。我完全拿捏不准他的生活和生理需求,每当这时,心里会有挫败感。
在照顾孩子方面,公婆的确竭尽所能,尽心尽力让孩子吃饱穿暖。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有仅此而已,谈及孩子的教育,也只能是奢望。
吃饱穿暖很重要,至于方法嘛......
老人带孩子跟年轻人带孩子的观念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衣服穿几件合适
老公哥哥家的两个孩子也是由公婆照顾,加上我家的俩宝,一共四个孩子。最大的快7岁了,最小的只有8个多月。夏天孩子的穿衣还算正常,基本就是穿一件。但是天气一凉,孩子身上的衣服永远比大人多。
最多的时候,公婆能让每个孩子穿五六件衣服。外面是棉衣,脱了棉衣有棉马甲,脱了马甲有毛衣,脱了毛衣还有加绒的卫衣,脱了卫衣还有秋衣,甚至秋衣都要穿两件。万一孩子感冒了或者发烧了,衣服还要再加一件。
冬天的早上,孩子们起床后就在客厅里玩,尤其玩玩具的时候,小手一直放在外面。手凉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公婆却觉得衣服穿少了,然后拿一件衣服,让孩子再穿一件。
其实孩子长大了,对外界的温度感受跟大人一样,大人穿几件衣服,小孩就可以穿几件衣服。实在担心孩子着凉,让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也无妨,多穿无益。而公婆的穿衣法则完全不符合这一标准,晚上脱衣服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后背都是汗。多穿衣服并不能防止感冒,说不定还会起到反作用,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
摸孩子的后背才是正确感受孩子体温的方式。小孩子喜欢活动,活动起来就不会冷,穿太多衣服,反而不利于身体热量的挥发。一旦吹到凉风,更会感冒发烧。
2 这样吃饭真的不好
侄女今年9月份正式入读一年级,侄子到9月份也读大班了。按理说这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侄女偶尔撒娇让奶奶喂,这倒也能理解。但是侄子每天在家仍需要奶奶喂饭吃,奶奶不喂,他不肯吃饭。这样的习惯从小养成了,现在很难纠正,而且公婆意识不到这样做的危害。
我要求公婆不要让大宝有这样的习惯,可是公婆完全没有听进去。我买的餐桌椅完全是摆设,公婆不但不知道用餐桌椅的好处,反而抱怨我多花钱,买些没用的东西。大宝已经三岁多了,每次吃饭都用大人一口口喂进嘴里。
去年大宝在我身边,因为吃饭的问题,我跟她闹过很多矛盾。这方面好不容易有所改善,结果回到奶奶家,一夜回到解放前。
3 看电视没有时间限制
看电视是孩子每天的必修科目。侄子每天起床后就吵着看电视,不让他看就哭。公婆心疼孩子,只要他不哭,什么样的要求都满足他。每天放学回家也要先打开电视,电视从放学回家一直到睡觉前基本都是在少儿频道徘徊,中间不允许任何换台。
如此不控制看电视时间肯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可是不管我怎么劝说,公婆就是听不进去。其实只要电视不开,大宝不会跟侄子一样吵着看电视,她现在还没有这样要求开电视的意识。
去年下半年,大宝跟我生活在一起。我每天只允许她看一集动画片,看完直接关掉,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她知道了我的原则,看完了一集会说“关掉电视”。有时候一天不开电视,她也没有流露出要看电视的意思。睡觉前我给她讲故事和绘本。有时候也会应她的要求,讲她看过的动画片。她不但没有排斥,反而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4 看病这件事情
每次孩子生病、发烧,公婆都是带孩子去县城的一家诊所看病。这家诊所以不给孩子打针出名,很多家长慕名而来,让这家诊所名声大噪。
我跟着去过一次,刚开始医生也是简单的问询、量体温。然后药单就是他们诊所的独家秘笈:药膏贴——将几种中药的液状物混合,涂在白色的膏布上,然后再贴在孩子的双脚、前胸、后背或者喉咙上,一般每次贴三到四个地方,回家后正常吃药。我觉得这样的治疗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有些画蛇添足。
一般的感冒或者发烧,孩子坚持服用两到三天的药都能痊愈。孩子的身体本来就欠佳还要再额外遭受这样的折磨完全是家长花钱买心理安慰。尤其当孩子出现反复发烧,这样的治疗方案完全是耽误病情,甚至会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今年五月份,小宝出现反复发烧、咳嗽,公婆带小宝前后跑了三次县城的诊所都没有效果。我建议他们直接去县人民医院化验血,然后听取医生的治疗方案。公公当时已经完全慌了,要求我们送孩子到南昌的儿童医院看病。
我体谅公公的心情,于是当天接孩子去医院排队挂号,医生让我们化验了血,然后看了孩子的喉咙,开了药和打屁股的针,让我们回家给孩子按时吃药、打针。如果情况仍没有好转就再来医院看一下。幸运地是,小宝坚持服用了几天药就痊愈了。
经历了这件事,公公冥顽不化的思想稍有开窍了。端午节回家,大宝发烧了,他让老公直接带大宝去卫生所量体温,打退烧针,没有再要求去县城的诊所。
当今社会生活成本大,生活压力也一直不减。年轻人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要上班,要养家糊口,带孩子方面的确需要家里的老人搭把手,尤其是生完二胎后,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但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老人不能来到年轻人的身边帮忙照料孩子,这也是两难的选择。
生活从来都是取舍,兼得的事情不是你想就可以想
我们并不否认公婆在孙子和孙女身上的付出,更没有抹杀他们功劳的意思,但是因为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差异,这样的冲突不可避免。如果孩子能呆在父母身边,那么父母就会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否则就只能听天有命,看菜吃饭了。
朋友的婆婆身体不好,上下爬楼不方便,婆婆提出把孩子带回老家照料。同事当时没有为孩子考虑那么多,只是体谅了婆婆的不容易,于是忍痛割爱,同意了婆婆的要求。
之前婆婆在家里带孩子,凡事都听从朋友的安排。结果回到了老家,朋友的话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了,孩子完全是放养型。到了饭点,吃饭要追着喂;孩子一发烧就被带到医院打点滴。朋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是她也完全没有办法。
当初她痛快的让婆婆带孩子回了老家,如今再要求婆婆带孩子回来却是没有归期的事情。
就像我的公婆,他们有两个儿子。除了老公,另一个儿子一年呆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他的儿女常年由公婆照料。我原计划让公公过来带大宝和小宝。可是公公带小宝这样的娃缺少经验,他担心自己带不了。公公不会做饭,在家里又无法照料侄子和侄女,所以今年只能妥协把孩子放在家里。
端午节假期结束的时候,大宝想跟我们一起回南昌,但是目前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只能暂时委屈她呆在老家。我跟她约春节过后一定接她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生活。朋友也说下半年会让孩子的姥姥过来帮忙带孩子,让孩子回到自己的身边。
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的确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的确能避免一些问题。真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守护下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