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看完了《把时间当朋友》,连同之前看完的《小狗钱钱》才两本书,而这已经是2017年的第九天。当初做2017年计划的时候,每个星期要读一到两本书,并尽可能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可现在看来仅这一个计划就拖泥带水,只是读完了什么都没写。另外还有日更和跑步的计划,九天的时间写了八篇文章,但第一篇的制定计划应该不能算数,第五篇是摘抄了以前写的文章,从内容上讲实际是没有更新的,昨天发表的那篇《因为婆媳不和离婚值不值》因为字数比较多,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日更。至于跑步,大概也就持续了三天,瑜伽每天还能坚持十五分钟,但偶尔会耍赖,只追求数量没顾上质量。
我相信踌躇满志的制定了计划而不能保质保量的严格执行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试图前进的美好愿望,?我从我个人的情况分析一下,希望对你能有所参考和反省。
我今年33岁,教师一枚,工作8年,孩子三岁。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蹉跎浪费了,直至去年开始有所醒悟。正应了李笑来《把时间放朋友》里的观点,大多数人是到了三十岁以后才懂得时间的珍贵,才迫切的想在飞速流逝的时光里探寻活着的价值。我一直模糊的认为自己不是愚蠢的人,相反还有点小聪明小手段,但走过的这前三十年异常艰难,可以说亦步亦趋,踉踉仓仓。我总感觉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迷雾当中,只知道脚下站着的是块地,可周围什么都看不清,我想逃离但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跑,只能在困顿中挣扎,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以为只要自己藏起来,醒来时所有雾团就会自己消散。现在我才明白,所有这些很大原因是自己的心智不够成熟,周围没有任何正面力量的引导,摸着石头过河也可能栽倒在河里。关于心智的力量,《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说的很详尽,开启心智的方法也比较实用,建议大家看看。
稀里糊涂的结婚生子,淹没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里,可我过的不舒心,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并且随着日复一日时间的流淌,我开始惊慌失措,想抓住些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抓不住。为了对抗这种无助感,我开始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干兼职,没想到这真拯救了我。除了收入增长,在我学英语的时候找到了未曾体验过的愉悦和满足感,我开始想明白我需要什么来填补心里的空洞:金钱和自我价值。当我想到这两个词,尤其是金钱的时候连我自己都震惊了。一直以来我都排斥赤裸裸的追逐金钱,认为金钱是邪恶的,充满了铜臭。并不是我钱多的花不完,相反,我一直穷困潦倒,连生孩子住院的钱都是透支信用卡,小时候吃够了贫困的苦,长大了还要盯着账单过日子。可是我从没有真正思考贫穷的原因,而是把怨气撒在金钱上,觉得都是因为钱才让我过的这么辛苦。那些有钱人都面目可憎,他们一定用了什么旁门左道才聚拢了那么多钱,才让那些没钱的人过的辛苦。其实现在才想明白,越是穷思维越是狭窄,也越无法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穷,应该是可耻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得已的穷,但谁都要有摆脱它束缚的权利和愿望,而不是自欺欺人讳疾忌医。我之所以对流逝的时间心慌无奈,是因为我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了焦虑,更准确得说我没有把控未来的能力。而未来却从不迟到或爽约,每天都按时到来。它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华,带走了父母的健康体魄,把襁褓里的婴儿变成小小少年……这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到处都需要钱,而我却无能为力。曾经读过的书也在不断的唤醒我的潜意识:人只有一次生命,你要怎么度过,才能在死去的时候无悔于整个人生。
说了这么些,我是想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开启心智,把时间当朋友,培养一项技能并最好能靠它赚钱,摆脱贫穷并不再年华虚度。这个道理要越早明白越好。人一旦过了三十岁,能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了,尤其是一个结了婚有了孩子的女人。从2017年我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这九天的时间里我每天都渴望实现每天的任务,可是一天就24小时,除去睡觉、上课还有一些不得不去做的琐碎事,剩下的就不多了,对于我还说,还要陪孩子看书讲故事玩耍,几乎整个晚上都让孩子缠着,我要用剩下的时间来读书,日更,跑步和教瑜伽,从效率上将应该能完成,只是我还需要一些经验和方法。我写一篇文章往往要分十几次来完成,思路总被打断,这给我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我是尽量的保持耐心。跑步会遇到恶劣天气而导致无法进行,我应该想出其他的方法,而不是干脆给了自己一个偷懒的理由。读书应是时时刻刻都要做的事,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融入到生命里面。我不知道这样想对不对,但看到自己的计划都完成这是件高兴的事。
我相信三十多岁才开始努力的人还有很多,但不管怎样,开始总比不开始强,我们不奢望一路狂飙高歌猛进,只要我们拼尽全力,就算迈出的步子再小,我们也比昨天更接近目标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