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小龙们创造了微信,你是否发现自己的生活逐渐落入“企鹅帝国”设计的“圈”套中?从前,你每天早上醒来要做三件事——刷牙、洗脸、上厕所。现在,你会不自觉地再多做一件——刷微信。人生何处不微信?从前交友靠请饭,现在套瓷得点赞;只要头像足够丑,四海之内皆朋友;外有大千世界,我只为微信而生;一分钟暂别朋友圈就足以拉低整条街的情商;不开微信一天还能健在就是种幸运。hfd.JPG
每天上班、上学往返于两点一线的时候,你坐在公车上,可能会看书,也可能会拿着pad看电影,还可能会拿着手机打游戏,这些都只是“可能”,但几乎有一件事是肯定会做的——玩微信。或者你是开车一族,在上班途中遇到堵车,也会随手拿起手机,拍个照片在朋友圈里晒心情,赞一下今天的天气或者吐槽糟糕的交通。传说刷图的好处很多,可以辨清“硅胶”、“假脸”、“小三儿”、美图秀秀,以及谁是代购。
也许恰巧你今天很忙,实在没时间看手机,一旦闲下来,必定会第一时间打开微信,阅览过去几小时错过的“微信大事”,边阅边批,点个赞、舔个屏或者骂个娘,损老友几句,或者献媚下自己的老板。“批阅”完成后,你感觉自己很满足。即使没留下什么“我伙呆”的机智,也很有“朕已阅”的快感。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经常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行为现象”,或者类似的情形,那么“恭喜”你,你毫无疑问已是“微信控”一族。“微信控”有自己的数据指标:如果有一个计时器,将你一天中使用微信的时间记录下来,使用总时长超过三个小时也只能算一般的“微信控”;如果你的手机有数据流量统计功能,你会发现手机绝大多数的流量被微信占用着,不过还是要善意地提醒大家:有了Wi-Fi再放肆,用4G时须克制。
大体来讲,“微信控”们分为两大类:狂刷型和滥晒型,或者第三类——混合型。“狂刷型”微信控一般具备这样的特点:打开手机首先刷微信,一遍一遍地刷屏,边工作边刷,边开会边刷,边吃饭边刷,刷的频率达到不由自主的地步;宁可对着微信哭,也不看着人类笑。“滥晒型”微信控一般具备这样的特点:什么东西都在圈里或群里晒,晒旅游照片、晒美食、晒幸福、晒伤心、晒萌、晒撒娇、晒隐私、晒各种人生哲理和心灵鸡汤,每每都是同样的配方,同一种味道。对此有段子手直接放大招:强烈建议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开发出“禁止在微信秀恩爱晒美食”功能的“程序猿(员)”。按照心理学分析,“狂刷”源于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滥晒”则源于人们对被关注、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现在,你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了,自己属于哪一类微信控呢?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描述还不足以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的“微信控”类型,那还可以参考以下级别标准:
一级“微信控”:平均一天有两个小时玩微信,且多是只看不说。
二级“微信控”:大部分休息时间都在玩微信,偶尔发言。
三级“微信控”:除了休息,工作、学习时间也玩微信,且边刷边晒。
四级“微信控”:每天晒超过30条信息,“怒刷”朋友的手机屏,也许已被多人拉黑。
五级“微信控”:周一到周七(日),随时刷随时晒,经常被老婆、老公、老爸或老妈骂回到现实世界中。
六级“微信控”:在微信世界中已经无法自拔,每天只为微信活着,没了微信也就没了生活。出现这种情况,建议考虑去看心理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