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鼓励和赞赏。”
有个妈妈在网上吐槽自己的女儿,引起了热议。14岁的女儿为了给妈妈用心准备了四菜一汤,可能份量多了点,妈妈在社交平台发视频配文:“十四岁女儿做的午赛我该表扬吗? 又要浪费了!” 妈妈担心夸孩子后怕助长孩子浪费的习惯。结果开口就成了指责:“我是要表扬你,你中午跟我整这么多菜,我们俩怎么吃啊?" 全网都在心疼这个14岁的女孩,做的这么好却得不到父母的夸赞,引起很多网友共鸣,表示深有体会,小时候就是这么被父母打压过来的。
父母忽视了语言的力量
棍棒式教育打压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老传统了,父母担心多夸孩子几句孩子尾巴翘上天。于是,大多时候是精益求精的“打压式教育,本来心里很欣慰但说出来的话却是挑毛病,讽刺挖苦训斥等,想激励孩子变得更优秀。
曾有研究调查数据显示:一个经常处于负面评论的人,
潜能仅能被开发20-30%;如果能得到肯定能上升到50%;如果得到来自家庭的肯定会开发出70-80%。
一个经常被表扬和鼓励的孩子,比起经常遭受打压否定的孩子,发展的更全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一、夸孩子有技巧
假如被人夸长得漂亮,你喜欢听到哪一种?
1、你好漂亮啊! 2、你的五官好精致,尤其是眼睛,好像会说话。
假如你刚刚进行了一场演讲,下来后有人夸赞你: 1、你讲得真好; 2、你的内容很丰富,情绪饱满,听的我心潮澎湃。
以上表扬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我们在夸孩子的时候,脱口而出就是:“你真棒”、“你真聪明”,很宽泛、很随意,甚至有时还带着敷行。不走心的夸赞确实会让孩子变得骄傲,不容易接受失败。
二、善于用描述语言。有一次,孩子拿着她的涂鸦问:"妈妈,我画的好吗?" 说句实话,4岁孩子的画作,完全看不出画的是什么,相当抽象。我没有表扬,也没有说:"这画的啥玩意?"
只是对孩子的画进行了描述:"你画了一个圆,一个圆,一条横线,一条竖线。孩子很开心的说:"对,妈妈我跟你说,我在创作。"
用赞美语气描述所看到的,让夸奖变的有形象,孩子听到这些描述后,都不用父母夸,自己就会打心底欣赏自己。
再举个例子,假如孩子写了一篇不错的作文,不要再简单的给孩子说:"你写的真好很有天赋"。不如说一些具体的:"这个文章开头写的很有意境,通过环境烘托了人物心情,肯定是经过了认真思考打磨的。"
家长描述的过程,也是放大孩子优点的过程,孩子会跟家长一起发现自己的优点,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在哪,只要通过努力,认真思考,就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描述是陈述客观的,不带任何评价。
三、帮助孩子总结 在描述性的话后面加些总结性词语,帮助孩子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比如:
和朋友约好10点见面,现在正好10点,这是守时;妈妈没有时时刻刻提醒你,但是爱看电视的你依然能够坚持每天看一小会,这是有自制力;你可以把你的书籍、玩具分类整理好,这是有条理性;每一次行为背后的描述和总结,都能让孩子有更清晰的认知,会变得越来越自律守时。
低段位的夸赞浮于表面 高段位的表扬融于生活点滴
父母用心发现孩子值得表扬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细致入微的描述,夸赞或批评都更能让孩子受益,高段位的表扬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孩子越夸越优秀,父母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