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匆匆那年》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如鲠在喉。于是决定把《情书》,一部想看很久,却一直没给自己时间去看的电影安安静静的看了一遍。
岛国人民的风格一向是绚烂之极的悲壮美,哀而不伤的国人之好,显然与岛国的民俗风情不相宜。我受传统美学之熏染也有多年,但是却在那绝望而孤独的死亡美学中陶醉不已。但是,情书似乎却是一部哀而不伤的作品。
没有开始,也因此永不结束的细腻微妙的悸动,在岁月的轮回里,没有枯萎,没有零落,一直横亘于时光隧道的缝隙,在斑驳的阴影里,摇曳风情。没有痛彻心扉的哀怨,没有锥心刺骨的痛感,没有至死方休的决绝。有的是回忆中温暖的瞬间,飞扬的裙角,羞涩的笑,漫不经心的回眸,不胜娇羞的眉眼,和煦的光,熠熠生辉。
图书馆,不能遗漏的图书馆,木制的建筑,吱吱作响的地板,雪后初晴的太阳,拾级而上。关上门,隔开两个世界,满屋的书柜,排成纵横阡陌,书的味道从指尖倒鼻翼,书的质感从掌心到心间。
俯瞰,不能忘记的俯瞰。从楼顶天台俯视大地,星星灯火,窗里的光。原谅我中国式的文笔,我只是在此时此刻想起了轻哼的是谁的情歌,哼歌的是谁家的情郎,情郎想念的谁家姑娘。
在寂寞的日子里陪伴我们寂寥的心,不是岁月里那些光亮的瞬间吗,淡淡的美好。腾江有了大江。藤井有了藤井。渡边有了秋叶。秋叶有了可爱的助手。没有止境的循环着。能看到的是我们眼里的风景,孰不知我们已装饰了别人的梦。
多年后,见到了他,傻傻的问一句,你好吗?却无需他回答,只在心里静静地告诉他,我很好。足矣。
如果说《匆匆那年》是一杯工厂制造的可口可乐,那么说《情书》就是一杯人工采摘的绿茶。前者怎么喝都不解渴,怎么咂摸都有止咳糖浆的混搭味道。后者青而涩,苦且甘,清淡却悠远,值得回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