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真的来临,当我知晓时已成定局。我旁观他越走越远,却只有无力之感。
2017.6.13 (辍学三个月)
探望与告别
今天,小荣来看我了,带着一盒安慕斯酸奶,一小盒樱桃。
正是午睡时间,我第一节没课,可以跟他聊聊。寒暄过后,坐定,我问他:“你初二吧,今天不是上学的日子吗?怎么有空来看我?”
他不看我,轻轻地说:“我不去上学了。”“为什么?”他说:“数学老师跟你对我一样好,可是英语老师总是批评我,骂我。上次我跟一个同学吵架,后来打起来,老师罚我停学,我就不去了。”他断断续续地说着。我一时有点难以接受这个消息,极力劝解他回到学校。我以为他才刚刚停学:“你好好跟老师道个歉,真心诚意地改过,老师会原谅你的。”
他接着告诉我,辍学三个多月了,回不去了。他已经在一家服装厂打工好久了,每月挣1800元钱,这两样礼物就是用自己挣的钱买的。我问他,你这样有什么前途,能打工过一辈子吗?他嗫嚅着说:“在服装厂里,每天要干12个小时以上,常常加班。我一边戴着耳机听歌,一边做工,一天就像只有2个小时(那么无意义),又像20个小时(那么漫长)。”不是还未成年吗?怎么工厂就收他做工了?
重磅消息一个接一个向我砸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劝解、怎么引导他。这辍学里一定也有小荣自己的问题,但老师没能妥善处理叛逆期孩子的逆反问题,也是他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吗?怎么学校都不找他回去的?
今天在我眼前的小荣,已经没了小时候调皮机灵的模样,成了一个过早承受生活重压、老气横秋的人。他越说声音越低,背始终弓着。这个孩子其实情商极高,非常善于沟通。他说今天来看我,就是觉得对不起我,还有就是来告别的。
“我想到昆明去打工,那里有一个朋友。”
什么?!这怎么行?!我叫他拨通爸爸的电话,跟他父亲就孩子的未来聊了一会儿。能感觉到父亲是关心孩子的,但这种关心非常无力。小荣来找我,就是因为觉得跟父母无法沟通,“他们什么也不懂”,这是他对父母的评价。
最后,我其实也接受了他这已成定局的人生路。我放下正在批改的期末复习卷,跟他分析今后可以走的方向:去昆明开开眼界,但不能太久,并且要告知父母;回来后争取学一门手艺,厨师、理发、模具加工等等技术,选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学精学好,有一技之长,将来也有前途。他听着,不时点点头。
当我去上课的时候,他又去看望了教他英语的朱老师,我们就没再碰头。我在QQ里给他留下这样一些话:“老师非常担心,听了你的情况,虽然劝解你很多,其实并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很多时候,你承受着你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压力;但这是命运,出身和环境我们自己无法选择,不过我们可以选择的是人生的道路。老师刚才劝你回学校,也许你觉得已经回不去了,那么,即使现在就走上社会,也请你尽可能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和他整整谈了两节课,虽然他走了,但我总觉得不放心,好像话没说清。因此心情非常沉重,一直牵挂着他。
2017.6.15 (出走第二天)
出走与寻找
上完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不久,一位家长推门而入,原来是小荣的爸爸。我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他了。
就昨天,看望过我之后,小荣真的不告而别了。小荣爸爸是来问我是否知道孩子的下落的。
他焦虑地说:“小荣只带了一千多元钱,手机也换了号码。他在公用电话上给我打过电话,说是现在在昆明,要我给他寄两千元钱。”他担心孩子是否会加入传销组织,或者会有危险,想要去昆明,甚至想到要报警。
我无力地劝慰着他,对他说:“小荣虽然年龄小,但其实能力挺强,人也聪明,你不要太担心。昨天他来看我,我跟他说了很多,我想他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我叫他先冷静一点,等待小荣的消息,也许过几天,小荣把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就回来了呢。
小荣爸尽管着急,但很客气,他感谢我一直以来对小荣的关心,然后急匆匆走了。
小荣的离家出走让我更担心他,但我内心其实还是信任他的,我相信他不会胡来。我没有小荣的电话,只能等待他联系我。
2017.7.28 (归来之后)
归来与祝福
6月27号,QQ上看到了小荣给我的留言:“老师,来吃饭,**鱼馆。”哦,在失联半个月之后,跟我联系了,他回来了。这个鱼馆是我们本地的一家饭馆,在隔壁一个镇上。看来他真的选择要当一个大厨了。
我松了口气,跟他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你回来了?好的,有空我们见面。”
“肖老师,谢谢您这几年对我的养育之恩。”
“不客气,不是养育,是教育,养育你的是父母。老师希望你好好思考和规划未来。年轻,是资本,努力就能有美好的生活。”
昨天深夜,即将睡觉的时候,QQ里收到了一条生日祝福:“肖老师生日快乐!”是小荣发来的。这个是我闰六月的农历生日,我自己都没放在心上,亏他还记着。
虽然这个生日还剩半小时就要过去了,我仍然耐心地跟他聊了几句。
他现在在另一个饭店里打工,具体做什么我不太清楚。我看到他刚发的“说说”内容是:“信不信这些菜都是我做的?”配的图片是一大桌菜。当我问他图上的这些菜是不是他做的,他说:“不是,不过我现在已经会做员工餐了。”
我很高兴,鼓励他说:“好好学啊,什么时候,你能做好多菜了,要告诉我,老师一定来品尝你的手艺。”他说好的。
但愿,小荣能有美好的未来。我希望这是他今后的人生轨迹。
轨迹三:小荣的故事很长,我是他人生的参与者,也只是旁观者。在这个少年的成长途中,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和个人的因素,最终促成他的辍学。
辍学少年不止他一个,有的孩子命运可能更惨,我们老师和父母,还有学校,以及这个社会,能不能多做点什么,让这些迷途的孩子人生不要那么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