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拆书之《深度工作》

作为2018年第一本书,确实是瞅瞅君急需要的状态!

也是五一小长假的革命成果!

其实路上听万老师的《混乱MESSY》的时候,专家说分心有利于创造力,“任意的震动”如果运气好的话,很容易看到另外一番风景;and,应该同时有好几个不同项目进行,比如几个科研项目、几个写作项目、甚至几个家务----哪壶开了提哪壶~

WHAT?

哈,归根结底,

到底应该怎样在这个充满规矩和套路的现代世界生存?

还要因人而异呀。。。。。。

猫大人,咱们开始喽~

这回腰封没拆~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第2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第3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第二部分 准则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准则2 拥抱无聊 

准则3 远离社交媒体 

准则4 摒弃浮浅 

结论 

注释

(ps:咱们只看第二部分哈~~~~)

=======================The Rules=======================

☺准则1  工作要深入

在深度工作的真正价值能够得到认可和渴求的理想世界里,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到某种类似于极乐机的东西

 AlphaGo 完虐李世乭

有关意志力的重要事实: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

心肝,这本书的核心就是“资源都是有限的”,而瞅瞅君却在今时今日才真的在行动上明白这个道理~~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PS:认真去查了一下所谓“深度学习”,好吧!太深奥了,慢慢看--主要还是英文版,猫大人,啥时候能助一臂之力呀)

6 种策略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1)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追随者判定个人对世界价值的明晰性,这个群体——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或许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决定你完成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还是能为后人所铭记的职业生涯。

其中有一位的职业目标让瞅瞅君很有感悟:"我努力掌握计算机科学某一领域的全部知识;然后我努力消化这些知识,将其形式加以转化,使没时间做这些研究的人也能获取这些知识。"

(2)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

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

(3)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自控

节奏哲学与双峰哲学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节奏哲学下或许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节奏日程安排者通过雷打不动的惯例支持深度工作,确保能够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的时间里往往能够累积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长。

如何选择节奏法和双峰法,取决于你在此类日程安排方面的自控能力。

(4)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只要有空闲时间

未经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

笔者偏爱记者哲学的深度工作

瞅瞅君却觉得如果能成为双峰主义者会很好哦

大脑真是神奇构造

★习惯化

严格内化的习惯----“我培养自己变得有条不紊。”

在《纽约时报》的同主题专栏中,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用更坦率的方式总结了这种现状:“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你的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如果没有这种结构,你的头脑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在深度工作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需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工作深度是否足够。这些都是对意志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你的习惯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运转。(正如尼采所说:“只有散步中得到的想法才是有价值的。”)

这些问题将帮助你打磨自己的深度工作习惯。但是要记住,找到自己的习惯需要实验尝试,因此要乐于去做。我向你保证,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深度工作是一件大事,不应草率了事。在深度工作周围包裹复杂的(或许在外人看来很奇怪)习惯恰是对这种现实的接纳

——要设定结构性,做出承诺,使大脑能够进入专注状态,这样你才能开始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要有大手笔

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现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这个确实需要经济实力

瞅瞅君MS做到的就是利用培训时间躲在厦门一周,冷静冷静,而去年似乎连躲的机会都没有~

今年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创造一些

★不要独自工作

深度工作与协作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换言之,在深度工作时,恰当的时机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推动你的成果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与此同时,也不要过分追求交流和积极的偶遇,以免破坏了专注的状态,因为我们最终还是靠专注从包围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想法的漩涡中提取有用之物。

★像经商一样执行-----这一部分很重要

格鲁夫在一次会间休息时问他:“我该如何去做这件事?”

克里斯坦森就与他探讨了商业策略,向格鲁夫解释说他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公司业务单元之类的。格鲁夫生硬地打断了他:“你真是个天真的学院派啊。我问你如何做,你却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而已。”

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而已

克里斯坦森后来解释说,这种什么与如何的区别非常重要,但在职业世界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找出实现某个目标的战略往往很简单,但是真正引领公司上行的反而是确定了战略之后该如何实施战略。

执行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 4 原则》(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

来自作者的三个提醒:

第一,4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二,4原则有悖于直觉。

第三,4原则完整使用威力最大。

好主意的数量,总会超出执行能力的范围

4 种“原则”(简称 4DX)

原则 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这句话阐述的意思是,执行需要专注于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这样简化选择,有助于组织和集中足够的精力来达成实在的成果

如果你想要赢得注意力的战争,不要对那些从信息大杂烩中找到的琐碎分心之事说‘不’;而是要对那些激发出你无尽渴望的事情说‘是’,让这些能激发无尽渴望的事情挤掉所有其他的事情

原则 2:抓住引领性指标

确定了极端重要的目标之后,你需要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在 4DX 框架下,有两种衡量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用于描述你最终尝试改善的方面。---滞后性指标的问题在于它们出现得太晚,来不及改变你的行为:“当你拿到滞后性指标的时候,致力于实现这些指标的表现都已经成为过去。”

引领性指标则“衡量了实现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对于专注于深度工作的个人而言,确定相应的引领性指标非常容易:专注于极度重要目标上的深度工作状态时间。

原则 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计分的时候,人们的表现很不同。”4DX 的作者解释道。

当驱使你的团队专注于所在组织的极度重要目标时,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记录、跟踪他们的引领性指标非常重要。

这个计分板可以制造一种竞争氛围,驱使他们专注于这些指标,即使其他诉求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时候也不例外。

此外计分板还可以强化动机。

原则 4:定期问责--这个很重要~

保持专注于引领性指标的最后一步是要“保持节律性地与同享极度重要目标的团队会面”。

可以压缩到几分钟的时间内,但是必须经常举行,以确保其效果能被人感受到。作者称这才是“执行的真正实现”。

=☼=插句话时间=☀=

精英日课--《超越曲棍球杆的战略》

诸多理论与畅销书中,其实不过在印证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何实践?

并非HOW与WHAT的关系,WHY的方向必须正确...

SO,创业成功存在着很多LUCKY因素。

SO,万老师在日课中说:

这个哲学还有个名字,叫“现象学(phenomenology)”,也可以说是“现用现学,学着学着就像了”。

有个连续创业者叫泰德·法恩斯沃思(Ted Farnsworth),最近因为创办电影院包月通票服务“MoviePass”而出名,提出一个洞见。

他说,

任何新公司,其实你只要做一件事儿:弄个产品放出去。

然后你就可以回答两个问题 —— 这也是唯一重要的两个问题:

第一,有没有顾客?

第二,顾客愿意出多少钱?

这两个问题你要不停地问自己,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反复修正答案。

瞅瞅君想,这也许是目前新BOSS的打法吧?!

★图安逸

大多数情况下,你在浮浅工作上投入越多的时间,就能完成越多的工作

本项策略认为,你应该按着克莱德尔的方法做,每天在职业问题之外时常享受一些自由时光,这样才能使你得到——虽然听来有些矛盾——完成(深度)工作所需的闲散安逸。

原因 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无意识思维理论(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UTT)——理解有意识和无意识思考在决策中所起作用的一种尝试。

给有意识的头脑休息的时间可以激活无意识头脑,从而理清最复杂的职业挑战。因此,屏蔽工作的习惯并不一定会降低你高效工作的时间,反而会使你开展的工作类型多样化。

原因 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注意力复原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RT)

要保持专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这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想要保持专注就很困难

如果你整个晚上不停地查看、回复电子邮件,或是晚饭后又安排几个小时赶上即将到期的进度,你就剥夺了自主性注意力复原所必需的无干扰休息。即使中间做的这些工作只用去了很少的时间,也会使你无法达到注意力复原所需的深度放松。只有彻底放下

原因 3: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提出每个工作日要有一个明确的终结点

你每天处于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你的日程安排足够合理(比如,利用准则 4 中介绍的一些策略),工作时间应该就已经达到了每日深度工作的极限。因此,进一步说来,到夜里你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到有效的深度工作了。任何可以在夜里做的工作都不会是高价值产出的活动,不会对你的事业精进带来真正的益处;你此时的努力应该局限到低价值的浮浅任务上(以一种缓慢、低能耗的节奏进行)。换言之,推后了夜间的工作,你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损失。

想要这种策略成功,你首先必须接受这种承诺,一旦工作日终了,就不能让任何职业相关的事情侵扰你的注意力,再小的也不可以。

成功使用这种策略还需要遵守另外一种关键承诺,就是要有一套严格的停工流程,在工作日结束的时候使用,以使你成功结束一天工作的概率最大化。

更详细一点讲来,这种管理要确保每一项未完成的任务、目标或项目都得到回顾,而且每一项你都确认过,不是(1)有计划确信可以完成,就是(2)保存在一个地方,恰当的时候可以再取用。整个过程应如算法一样严谨:一系列你一直遵循的步骤,一步紧接另一步。结束的时候,要说出一个预设的短语,表明完成。(我完成整个流程的时候会说:“停工完成。”)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这种效应告诉我们,不管你在做什么,下午 5 点钟就直接停止工作,然后宣称“明天到来之前,我不再工作”,那么你恐怕很难使头脑不想工作上的问题,因为头脑中还想着很多没有完成的职责——如蔡加尼克的实验中一样,它们整个晚上都会牵扯你的注意力(而且通常都能赢得你的注意力)。--瞅瞅君这个周末深受其害!!!!!

罗伊·鲍迈斯特,他和 E.J.马西卡姆博(E.J. Masicampo)共同完成了一篇论文,论文题目很幽默叫“假装做完了”。

突然想起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段子书《高兴死了》

顶着疯子的头衔活下去

瞅瞅君最喜欢的一章就是---假装你很擅长

One night I dreamed a dream.As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beach with my Lord.Across the dark sky flashed scenes from my life.For each scene, I noticed two sets of footprints in the sand,One belonging to me and one to my Lord.After the last scene of my life flashed before me,I looked back at the footprints in the sand.I noticed that at many times along the path of my life,especially at the very lowest and saddest times,there was only one set of footprints.This really troubled me, so I asked the Lord about it."Lord, you said once I decided to follow you,You'd walk with me all the way.But I noticed that during the saddest and most troublesome times of my life,there was only one set of footprints.I don't understand why, when I needed You the most, You would leave me."He whispered, "My precious child, I love you and will never leave you Never, ever, during your trials and testings.When you saw only one set of footprints,It was then that I carried you." 

so,定下神,假装很擅长的上场吧~

☺准则 2 拥抱无聊

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他们无法维持一个关于工作的记忆。他们的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他们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的。

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思维地图

你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屈从于分心

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我建议你在自己工作的电脑旁边放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录你下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接触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东西。

虽然这个策略背后的基本理念是简单的,实践却不那么容易。为了帮助你实践这个理念,在此强调三个需要考虑的重点。

第一点:即使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这个策略也适用。

第二点:不论你怎么计划网络时段,都必须保证在这些时段外彻底屏蔽网络。

第三点:在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

总而言之,如果想凭借深度工作成功,你就必须重新编排自己的大脑,使它可以从容地抵挡令人分心的刺激。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清除令人分心的活动,而仅仅需要清除这些活动劫持你注意力的可能就足够了。我们提出的计划网络时段的简单策略,会对你重新获得注意力自主权有很大的帮助。

=☼=插句话时间=☀=

瞅瞅君的无聊时间大多玩的是消消乐,现在发现其极端类似俄罗斯方块,现在看来

---这其实是“无脑游戏”:

规则简单,无门槛、入手快,新人只需要30秒就能掌握游戏精髓;目标清晰(消除),玩法简单(移动旋转),同时反馈及时。

某人,不能再玩儿了.................................

抓狂中~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

特别要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估算出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

解决深度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高强度工作——不查收电子邮件,不做白日梦,不浏览脸谱网页面,不数次来到咖啡机泡咖啡。

刚开始的时候,一周进行这种实验的次数不要超过一次——让你的大脑提高强度,但是也要给它休息的时间。

一旦你相信自己可以用专注的方法来节省时间,就提高这种罗斯福冲锋的频率。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时间期限。你应该总是可以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务(至少是接近),但是这期间需要你用上吃奶的力气。

★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为这个策略找时间是简单的,因为这只需要你利用本可能被浪费掉的时间(比如说遛狗和通勤)。如果一切顺利,这种做法可以提升你在专业上的产出,却不需要占用你的工作时间。实际上,为了用有成果的冥想来解决你当前最紧急的问题,你甚至可以考虑在工作时间安排一次散步。

建议 1: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建议 2: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哈哈哈哈,这个,瞅瞅君很容易就变成白日梦了...不过,心肝,有个小的建议哦,洗澡的时候,脑子真的很清楚!试试呗

深度思考是需要有一定架构的。

★记住一副牌--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专注的能力。

凑齐 52 个

扑克牌记忆法

练习这一技巧,你将会像之前的那些心智运动员一样,发现自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记住一整副牌。当然,它所带来的益处远远不止于震惊你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这种练习给你的大脑所带来的提升。执行前述的几个步骤需要你不断反复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像重量可以锻炼肌肉,这个练习可以增强你专注的能力,让你更轻松地进行深度工作。

《如何用超人的速度记住一副牌》(How to Memorize a Deck of Cards withSuperhuman Speed)

☺准则 3 远离社交媒体

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的工具对你越有吸引力,你就越难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掌握深度工作的艺术,你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诱惑,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中庸

网络的使用存在着一个中庸状态。如果你对深度工作的习惯感兴趣,你必须努力争取达到这个中庸状态。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更需要注意的“机会成本”。

标示出一个工具的某些好处就想让人投入金钱、时间和注意力的想法,在他的行业中几近笑话。

我将其称作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这个名称强调了工具最终还是为了一个人的手艺这一更大目标而存在的。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

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

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虽然手艺人方法否定了任何益处方法,但并没有忽视使用网络工具的益处,也没有对“好”科技与“坏”科技做出预言:这种方法只是要求你评价任何一款网络工具时,借鉴熟练劳动史上对其他行业工具评估时的谨慎和细致入微。

★★★★★下面介绍该准则下的三个策略:

♠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降低选择对个人真正重要工具的复杂程度。

该策略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假设你已经建立了家庭。那么你的私人目标可能包括做个好家长,经营好一个有组织的家庭。在职业领域,这些目标的细节取决于你如何谋生。)

你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再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这些活动应该足够明确,保证你能清楚地了解如何执行。另一方面,目标应该比较宏观,确保目标的实现不是取决于某一时间点的结果。(在此背景下,一项好的活动应该是这样的:“定期阅读并理解我所在领域的最前沿成果。”)

这一策略的下一步就是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对于每一种工具,用你之前确定的关键活动来审查,认真思考使用此工具对你平时顺利地参与该活动是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现在最重要的决断时刻来了: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

♥关键少数法则⑤ 

在许多情境中,80% 的已知效果源自 20% 的可能原因。

关键少数法则,提醒我们最重要的 20% 左右的活动做出了大部分的贡献。假设你可以为生命中的任一个目标列出大概 10~15 条不同而又都能有益的活动,关键少数法则告诉我们只有最重要的 2~3 个活动——这也是我们在策略中建议的数量——将决定我们能否实现这些目标。

你在决定哪些工具占用自己时间和注意力的时候也应该谨慎。

♦戒掉社交媒体

打包派对--在生活中,物件会不断累积。一方面的原因是在考虑是否扔掉的时候,人们容易担心“如果有一天会用到怎么办?”然后会把这种担忧变成一个借口,把那件本要扔掉的物件保存下来。

社交媒体阴险的一面是,这些从我们的注意力上面谋利的公司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巧妙的市场颠覆:它们让我们的文化相信如果不用它们的产品,就有可能落伍。

它们只是产品,由一些私人公司开发,投资巨大,营销精心,最终的设计目的是虏获你的个人信息和注意力,将其卖给广告商。它们可能会有趣,但是在你生命规划和所期望实现的目标中,它们是无足轻重的无聊事,是在你完成一些更有深度的工作时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也有可能,社交媒体工具是你生命的核心。只有你尝试了没有它们的生活,你才会知道你属于哪一类人。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这个建议背后的逻辑——你应该也能够主动利用自己工作外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度过一天 24 小时》(How to Live on 24 Hours a Day)

每天在工作之外有多于 16 个小时的时间

16 个小时看成是“一天中的一天”

在这 16 个小时中,他是自由的;他不是工薪族,他没有赚钱的顾虑;他就如一个有私人收入的人

幸运的是,阿诺德·本内特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了解决之道:在你的娱乐时间做更多的思考。换言之,这个策略就是指在个人娱乐的时候,不要被任一随意的事物吸引,相反应该主动思考我如何度过“一天中的一天”。

什么?你认为在那 16 个小时投入全部的精力会削弱工作 8 小时的价值?不是的。恰恰相反,它必定会增加工作 8 小时的价值

作为一名教授、作家和父亲,我在一个学年里会阅读海量的书籍。(平均说来,我会同时阅读 3~5 本书)因为哄孩子睡下之后,预先计划好的活动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属阅读了,所以海量阅读是行得通的。

体验到何为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准则 4 摒弃浮浅

深度工作十分耗神,会将一个人推向能力的极限。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

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对于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并没有考虑太多。这是一个问题

完成一天的工作计划之后,每一分钟都应该在某个方格里有所体现。

在一天里时常拿出一点时间来询问自己“在今天剩下的时间里,我做什么最有道理”,是一个很简单的习惯。这是一个让你思考如何产出最大化的习惯,而不是让你对自己的答案保持不折不挠的忠贞。

要做到真正尊重时间,下面这一条建议是个很不错的开端:提前决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日程都是由内在驱动和外在要求这两股力量决定的,所以开始的时候你对这个主意有所抵触也是自然的。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通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极有可能是深度工作,因此可以提供双重的好处: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价值回报;可以锻炼你的能力,提升自我。另一方面,那些大学生能够很快上手的工作不会提高你的专业技能,因此可以理解为浮浅工作。

=☼=插句话时间=☀=

回到上面说的如何切实可行?

无他,必须量化。

决定个人未来选择重要的因素是:资质即天赋(或者现状),趋势即住在什么地方(从事的职业),动作就是努力程度。麦肯锡的指标中资质占30%,趋势占25%,动作占45%。想要改变命运,努力至少占了45%的比例

如图

弗林效应

智商与智力无关,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的强大适应力,才是人力智力的真正含义

智力可塑造

无他,得练

(ps:现实就是,啥,都得练出来!好不~)

♥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

你“繁忙”的日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是真正产出价值的。这些残酷的数据将激发你的信心,减少那些偷走时间的浮浅活动。

把浮浅工作占用的时间和精力限制得足够小,从保证你的深度工作推动事业进步。

♠5 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固定日程生产力。

所以,

(1)必须极尽谨慎地使用个人生产效率词汇表中那个危险的词:“”。

遵循时间上限的技巧中有一点在于为学术生活中的浮浅行为设立严格的配额。

集中于如何果决地减少浮浅工作和保护深度工作,即独创性的研究

(2)不会提供细节——因为这样可以给请求人可乘之机

(3)对自己负责

其一,我们采用固定日程的方法,在做选择的时候有所侧重。

其二,我们的时间有限,因而会更谨慎地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这也使得我们产出的价值能够高于采用长时间但混乱的日程安排的人。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贴士 1: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工作

发件人过滤器---重新夺回对时间和注意力的控制

通过调整给你写信人的期望,使他们意识到你可能不回信,这种情况就将大大改观。收件箱现在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你可以在空闲时间浏览一下,找出那些值得处理的、有价值的邮件。

贴士 2: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流程导向回应

一般情况下,人们面对这种询问式的电子邮件,本能的反应是尽快回复,把这些信息从收件箱中暂时性地清除。从短期看来,简短的回复可以使你得到稍许的宽慰,因为你将信息附带的责任踢回给了发件人。然而,这种宽慰只是暂时的,因为义务将会在你们之间踢来踢去,持续占用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一旦你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取消那个快速回复,多花一些时间把你发现的流程写下来,指出当前处于哪一个步骤,然后强调接下来的步骤。

一个好的流程导向信息可以立即把当前的项目“闭合”。

贴士 3:不要回复

教授的电子邮件分类法(如果一封电子邮件信息存在以下任何一点,请不要回复):

·邮件相当含混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很难给一个合理的回复。

·你对这个问题或者提议不感兴趣。

·如果你回复了,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不回复,也不会有坏结果。

☺结论

不论是遛狗还是在上下班路上,一旦有好的时机我就开始思索解决手头上的问题。

不严格地敦促自己着力于有意义的任务。在搭地铁的路上,在铲雪的时候,我会处理文章校样。周末当我儿子小睡时,我就绕着院子踱步思索。当遇到交通阻塞时,我就开始有条理地解决那些困扰着我的问题。

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的话:“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总结一下:

1、所谓战略,就是选择方向,集中力量,做几件能让你在利益分配曲线上有一个更好的位置的,大事

2、所谓深度工作,就是明确工作目的,评判对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影响力,集中力量,“狭路相逢,勇者胜”

3、所谓开挂生活,就是光知道1、2、是没有用的,必须勤加练习才能在关键时刻起作用。

心肝,

想来

瞅瞅君的16小时=路程2小时+三顿饭2小时+睡觉7小时(23点-6点)+和你腻味2个半小时+闲1个半小时

核心点在-----------和你腻味2个半小时+闲1个半小时----呀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440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14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427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10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2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14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6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11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62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8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9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8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4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74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56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浅、碎片化所带来的危害 在谈深度工作之前,让我们先看到几个数字:根据统计重度智能手机使用者每天里:要触摸手机52...
    钓飞碟Svan阅读 1,686评论 0 9
  • 2017-10-18 第一部分 理论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
    windplay阅读 2,039评论 0 11
  • 《深度工作》 荐 语 在微信、微博、网游、直播、淘宝……种种网络社交、娱乐、购物当道的时代,我们必须静下来反思:互...
    斌临城下阅读 318评论 0 0
  • 好像人生越长大越感到运气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小。 经历过高考的失败,四级也还在二战中,朋友孝峰说:“没有运气,那就努力...
    李想派阅读 211评论 2 0
  • 晚安后的晚安 是多少人的不眠夜 别再夜夜笙歌 别再牵陌生人的手 别再熬夜饮酒 喝杯牛奶抱着被子去梦里相见吧 世界晚安
    哀慕熙荣阅读 2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