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鹏翔 书香联盟 2018-03-09
原 文
《论语八佾篇》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学记】:王孙贾是卫国大夫。灶就是指灶神。奥,是古人常在家里祭祀的一种家神。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卫国国君相对于对其他国君的态度,对孔子还算是比较信任的。古人的注解里,大多认为王孙贾引用这段古语请教孔子,是为了讽刺孔子与南子见面的事情,借此想告知孔子,与其向南子献媚,还不如请他帮忙。但在皇侃的《论语义疏》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王孙贾有实权,自比灶神;而将君主身边的近臣比作奥神。近臣和奥神一样,看似很高大上,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他以为孔子到卫国是为了求官的,因此向孔子传递信息,表明态度,希望夫子有求于他。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实际上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译】: 卫大夫问孔子:“‘与其献媚于奥神,宁可献媚于灶神。’请问夫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夫子回答说:“也不尽然,如果违背了天理,在哪里祈祷都无济于事。”
夫子的高明在于既不揭穿,也不直接怒怼王孙贾。只是随着他的意思,巧妙拒绝,说出了一句足以让他深思的话,也表明了夫子的来意。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夫子说:“若是违背天理,献媚和祈祷都是毫无用处的。”这就是圣人的格局。在看待问题上,总是比一般人看得高,看得远。
王孙贾借以祭祀灶神和奥神之事,向孔子表达了个人意见。不得不佩服他的老谋沉着,何以见得?因为他清楚孔子最懂祭祀之礼,于是就找了一个孔子最熟悉的问题来请教,充分说明在这之前,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可谓有备而来。孔子更是悠然自在,不畏来者。你有灶奥,我有天理,一个是家神,一个是至高无上的天理,无可比拟。献媚于灶奥之神,是有所祈求。而讲求天理,只图个心安理得。有道是有理行遍四方,无理寸步难行。
记得《曾国藩家书》讲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曾国藩小时候身体不好,按照习俗,父母就给他找了一个干爹,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后来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他的这个干爹在家乡遭受欺压,有一块上好的田地被人给霸占了,四处告状无果,突然想起了这个当大官的干儿子,就去南京找他,一番折腾,总算见了一面,曾国藩探明来意,对官绅们的行径也是深恶痛绝。但不确定他这个干爹说的是否属实,就派了手下前去打探,结果确有其事。曾国藩用其智谋,使官绅们很快就归还了欺霸的田地。当老人家前去感谢时,曾国藩歉意地笑着说:“干爹不必谢我,官绅欺压百姓,这是天理难容的事情,儿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孔子周游列国,并非为了自己的安身立命而四处游说,因此不必祈祷或者谄媚于谁。
【感悟】:行为端正,不去贪求,就能心安理得。不要委屈自己,以祈求得到他人的庇护。如果因为真的犯了错误而求人帮忙,就算得到了暂时的袒护,也总有一天会露出真相。
【注释】:媚于灶奥者,必有所求焉,王孙贾以小人之心度圣之腹,故得夫子“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之警句,一者以此告诫王孙贾。二者表露夫子之志向。人行于世,必有所求。所求不违天理,故无所惧也!
灶奥护于家
世人皆媚他
圣人行天下
有理皆不怕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王孙贾:卫大夫。奥,古人居室之西南隅,乃一家尊者所居。
或说:古人祭礼,先于灶径,即灶边设主祭之。毕,又迎尸于奥,摆设食物再祭之尸。尸以人为,祭时由一人扮所祭之神,谓之尸。此章奥与灶实指一神,盖谓媚君者,顺于朝廷之上,不若逢迎于燕私之际。
奥指卫君之亲幸,灶指外朝用事者。
或曰:“王孙贾引此语问孔子,意欲讽孔子使媚己。或曰:王孙贾或因孔子曾见南子,疑孔子欲因南子求仕,故隐喻借援宫阃(kun),不如求合于外朝,此乃贾代孔子谋,非欲孔子之媚于己。”
孔子意,谓但知依理行事,无意违理求媚。卫君本不欲媚,何论语朝廷之上,抑燕私之际乎?抑又何论于近卒之与权臣乎?
《论语讲要》: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颇受卫灵公尊敬。灵公夫人南子,品行不端,但有才能,欲籍孔子之名以壮自己声势,召见孔子。孔子见之。王孙贾误会孔子来卫求官,故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何意思。王孙贾以奥比喻南子,以灶比喻自己。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你求南子,不如求我王孙贾。
周柄中《四书典故辨证》:“奥者室中深隐之处,以比南子。灶是明处,盖谓借援于宫闱之中,不如求合于朝廷之上耳。”
孔子“不然”再以获罪于天,语令其警惕。
《论语正义》:奥,内也,以喻近臣。灶,以喻执政。欲使孔子求昵之,故微以世俗之言感动 之也。
孔子曰:天以喻君。孔子拒之曰:“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于众神。”
贾仕卫,有媚于卫官,故引言以自解说,且疑夫子尽礼亦是媚,故问夫子当明媚道也。
《论语集注》: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避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谢氏曰:“圣人之言,逊而不迫。使王孙贾而知此意,不为无益,使其不知,亦非所以取祸。”
《论语点睛》:卓吾云:“媚便获罪于天矣。”
《论语义疏》:贾仕在卫执政,为一国之要,能为人之益,欲自比如灶,虽卑外而实要,为众人所急也。又,侍君之近臣喻奥也。近君之臣,虽近君为尊,而交无事,如室之奥虽尊而无事也。并于人无益也。时孔子至卫,贾诵此旧语以感切孔子,欲令孔子求媚于己,如人之媚灶也。
孔安国曰:“王孙贾,卫大夫也。奥,内也。以喻近臣也。灶,以喻执政也。贾者,执政者也。欲使孔子求昵之,故卫以世俗之言感动之也。”
孔子识贾之诈,言我不被时用,是由君命,何能细微曲情以求于汝辈?譬如世人得罪于天,亦无所细,祈祷众邪之神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