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塞万提斯《唐吉坷德》
自我成长,从自我认识开始~
本书主要关注内容:
人们如何思考和感觉他们自己;
人们想要如何思考和感觉他们自己;
这些思考与感觉如何塑造和引导他们的行为。
——>可以理解为,自我心理学更关注的是人们如何看待自己,而不是关注人们的真实情况。
那什么是自我?书中总结了几个不同的角度(分类思维):
(一)物质自我
(二)社会自我
指的是我们的社会角色以及我们如何被他们看待和承认。属于个体的社会特性。
(三)精神自我
我们的内部,包括我们的特质,能力,情绪等等。
(四)集体自我
种族和宗教特性
(五)关系自我
包括属于我们自我概念一部分的特殊的个体(如我的孩子,妻子)。
要注意,人们对于各种自我的重要性的看法是不同的,总体上,西方文化会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看重的是精神自我。东方文化人们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更看重社会、集体和关系自我。认识自我时也不要忽略了文化带来的影响。
如何寻找自我认识
寻求自我认知的三大动机
1)希望自我得到提升 2)希望准确了解自己 3)希望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实际一致,这样可以让自己处在较为舒适的状态。
(就像我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更准确的了解自己后,然后提升自己。)
那我们是如何得到我们的自我认识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物理世界
比如多高,多重。
2)社会世界
第一种是社会比较,你选择的比较对象就很重要,后面会再细说。
第二种是反射性评价,我们根据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经过我们自己的加工,得到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3)内部世界
书中提到了三种方式,根据推理的方式,其实可以总结为两大种。
一种是事前。在做决定前,仔细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打算,处于怎样的动机等等。此处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结果,人们相对于不经过脑子的情况,在自省条件下预测他们未来行为的准确性上要差一些。书中这里没有提到为什么,可以后续再回来思考下,也欢迎小伙伴们一起探讨下~
另一种是事后。根据自己行为的结果,推测对自己的认识,比如数学都考的很差,推测自己数学能力不好。
研究表明,人们看待自己时,存在正向偏见。简单来说,就是自我评价过高=,=(但这里书中也有强调一点,作者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研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正想偏见没有这么明显。)
那么有哪些提升积极自我观念,也就是正向偏见的因素呢?
1)行为因素
对有利反馈的选择性接触。
总结来说就是对我的消极反馈我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o(╯□╰)o
但其中有一种情况要注意的是,人们可以接受来自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快速提升的事情的消极反馈。
自我妨碍
总结来说就是消极反馈都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o(╯□╰)o
2)社会因素
选择性交互作用
只选择喜欢自己的、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
有偏见的社会比较
大概就是和美女比智商,和学霸比长相=,=
自我评价维护模型
这个蛮有趣的。
3)个人因素
积极结果归因于自己,消极结果归因于外界。都是甩的一手好锅=。=
本书内容较多,分几次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