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后感觉自己状态不太好,收拾了一下书籍与电脑去往一家自习室学习,本来的那间自习室隔壁的人吵闹声比较大,我又来回搬到了另外一间,然后继续看着昨天的品牌类书籍,今天并非很投入,我发现自己时不时会走神,思索了一下于是打开电脑我开始写日记。
此时很平静,但我似乎也在这样的平静里感受不到喜悦感,这恐怕也是我很难专注去看理性类书籍的原因吧!一周内看书的时间极其地少,而我也想尽力丰富我的精神世界,但有时我也会想要不要这么平静地去生活?
在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我发现我的时间经常不够用,有空没空就想阅读,于是书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一旦在等待的时间,我就会安安静静地阅读起来,很多人路过,抛来奇异的眼神,而我也并不在意。昨天在一座商城边,我有大量空余的时间,于是拿出书本阅读,看了一会后,我回头看着街道上各自行走的路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青少年,有的是老人.........我的思绪又回归到我自己身上,想想世间万物,都有凋零老去的时刻,那在这人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呢?
我独自一个人思考着自己的问题,落寞地走在大街上,行走的姿态也有点不太坚定了。可是我并没有排斥这样的自己,反而觉得自己正在走在一条通向内心需求的路,我一直在想,我这一生到底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以前,我会很看重别人对我的看法,也对自己产生过怀疑,可是现在这样的思索竟让我有一种内心的清晰感,我没有了那种强烈的缺失与痛苦感,而是觉得前路不清晰,也不确定。我周末都要来自习室学习,写字,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很苦,或者也有人认为说这么勤奋肯定混地很好。
所以你看,这就是个人思维角度的差异,学习未必是件很苦的事,只要你真心乐意去做,它的乐趣远超于任何一件事。而看书也不一定就会混的好,因为不一定看了就会有用武之地,但看了以后肯定混好的几率会大。
回到刚才的话题,我女朋友不怎么看好我一直看书,说看多了成书呆子了,我起初也比较不满她这么说,后来在我心里逐渐认可了人与人之间思维方式上的偏差。怀想以前的岁月,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高中时候没有安下心来好好对待我的学习生涯,丢弃了我曾经写小说的笔记本以及作文本。并不是说我写地多好,其实我写地实在很菜,只是我觉得那里面有我那时候的情感与寄托,这是很珍贵的事物。
我一直在追寻着我的前路,一直寻找我坚定地信念,从回忆里,从书籍里,从我一点点的笔记跟思考里,现在社会很多人做事都是冲着钱去的,可是我并不认为有了钱一个人就会感到生命的知足与圆满,我也知道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即使拼尽全力有时也没有出头的时候,可是我不害怕,败了就败了。我与自己的美好感受同在,我与我的生活同在。
这是一份心灵上的安定与喜悦,但并不是生活里的全部,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超然于物外,每个人都是一边努力,一边求索,想不通的时候,就好好工作,用心生活,用心写字,适当迎合,适当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