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 -会计1702 林羽凡
初读《百年孤独》,便被它深深吸引,细想来,它不仅描绘了生死,而且对时间变迁有深刻思考。马尔克斯描绘了一个大家族百年的生死,有趣的是,其中人物的名字复杂又相似,很多人因此觉得这本书晦涩难懂,而作者的本意,是想让大家忽略人物姓名,关注情节本身。在书中,马尔克斯用一代一代的“布恩蒂亚”和匪夷所思的故事让我陷入了一种无法形容的离奇状态中,一句“生未百年,死不孤独”,却把人从一个家族灭亡的怅然中拉了回来,就像是红楼梦中的梦一场。书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孤独着,看似无情的死亡,却充满了马尔克斯对生命的思考。“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是马尔克斯对人生终极意义温柔,充满了对生命的怜悯。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书本开头那一文字,仿佛一读,那个午后就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个家族的百年历史,就这么缓缓展开,而我们,旁观着这一切,我们是书中的过客,却被吸引驻足。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我还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玄奥的事情,只是被书中有趣的幻想,怪诞的故事吸引。像是卡夫卡的梦一般,马尔克斯的“梦”,每每读来,都显得尤为亲切。除了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还采用了插叙、倒叙的手法,让人一读便无法停下。豆瓣上曾有人说:“因为年少的无知与浮躁,我差一点错过了它。所以当你还未尝过痛苦,当你还未开始尝试看透生命,请好好的收着它,不要读它。”我在还未看透生命的时候有幸阅读,所幸,那时的我还未触及书中的真理,还未算作亵渎。
书中家族中男性成员都只有两种归宿:一是死于非命,一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孤独中退化。有人沉迷战争,用战争解决一切,却最终死于非命。这应证了标题:百年孤独,这是长久的,长久的孤独,书中的人境遇各不相同,但最终都陷入了永久的孤独和永恒的死亡。
再看书中的女性人物,其中不得不提到贯穿全书的人物乌尔苏拉,她见证了自己小辈们一个又一个死去,见证了这个家族的繁荣,也最终见证了这个家族的灭亡。有人说,没了乌尔苏拉,小说就将半途而废,这个家族也就无法延续。我想是对的,受母系社会影响,作为这个家族的主母,在丈夫离去之后,她代替丈夫建立了秩序。曾有人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这本小说,乌尔苏拉和丈夫,是这个村庄的创始人,但是如果把背景放置于整个人类,那他们做的事就是创世纪。作为拥有一切美好优点的乌尔苏拉,也正是作者对女性光辉的赞美。
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美人儿蕾梅黛丝,她拥有惊人的美丽,她拥有自己独特的香味,那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上的人,都会被她吸引。她似乎有着一种透过事物表层看本质的洞察力,她是那样纯洁,世俗的诱惑不会影响她。她最终的结局是,最终带着一块亚麻床单升天。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结局,然而这一次,却让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样的纯洁美丽,短暂一瞬,人世间留不住。
读完百年孤独,会使人陷入一种长久的怅然,除了作者想表达的人世间的孤独来自于不团结主题,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后的释然。人们常说“享受孤独”,人本来就是孤独的,我们在孤独终老学会成长,最终在孤独中老去。
有趣的是,当你这样想着,马尔克斯又突然告诉你,我们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我们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多么无奈,却又豁达。我们陷在孤独的循环中,无法逃脱,我们陷在生死的轮回中,无人生还。有人说百年孤独很像外国版红楼梦,一个大家族,最终灭亡,所有一切,终究只是红楼幻境。读完最终会给你留下一种气势,一种荡气回肠的气势,它会给你带来长久的疑惑。它给了你一个梦境,它告诉你结果,但各中原因,却需要你思考。也许是,用尽一生思考,这向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时间的永恒流淌,生死的变幻无常,人类的永恒孤独。与其看成是一个家族,但不如看成是全人类的故事,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去思考,也许会看的更远,想的更多,有更多的收获。一切美好总是走向幻灭,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最终留不住。马尔克斯在现实上加上魔幻,也许是一种提醒,他提醒人们这不是真的,却又像极了真的,他提醒人们,什么是人世间真正的美好,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人生的终极奥义,什么是孤独,什么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