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觉得,一本书没有从头到尾看完就是做事有始无终的表现,也是对书和作者的不尊重。
直到看了《多谈谈问题(单读33)》,我才强烈意识到:有些书你不跳读,生硬地啃,厌恶地吞下去,没有这方面的求知欲硬要往上凑,不懂装懂,才是对书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此书是一本访谈内容的书,由9篇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行动者的访谈组成。他们都是在某一领域工作多年,有较大影响的人物。
当初选看此书,是冲着开头许知远和锺叔河的访谈对话,以及受之前看《十三邀》节目的影响,才有兴趣往下读的。
没想到往下读,就再也没有许知远的访谈,不禁觉得少了点兴味。
这还不是重点,让我更失去阅读兴趣,甚至是造成阅读障碍的是,到了第二篇戴锦华的访谈,她那大长句、大长段专业术语拼接出来的内容,晦涩难懂,让我越啃越吃力,大约看了一半,就让我不得不放弃。
跳过第二篇,到第三篇总算阅读起来容易些,可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看了前面就忘了后面,好像我都看得懂景教授说的每一个字,却理解不了真正的意思,找不到主题思想,云里雾里的感觉。最后,我又略过这一篇。
然后,我就意识到此书跟我以前看过的书都很不同,它不是一本书就一个主旨,是每一个篇目一个主旨,也就是说阅读者需要在每一个篇目里找到一个核心概念。如果某一篇我读不下去,或者找不到这个核心概念,都不影响我去读其他篇目,找我想要的知识点。
所以,对于第二三篇,我是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跳过的。
并且,后面我还是这样做,只挑我感兴趣的、能读懂的、好评度高的篇目来看。
以至于整本书我只完整看了4个篇目,而最终让我印象深刻、触动最大的却又是戴锦华提到的网络“信息茧房”,以及迈克尔提出的“优绩主义”。
-
不要被信息茧房蒙蔽
这是我第二次看到“信息茧房”这个术语,第一次是在一位读书博主的文章里,当时似懂非懂。
如今再次相遇,忍不住去揪出原概念,而终得彻悟。
“信息茧房”概念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他的《信息乌托邦》提出的。它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只关注和筛选自己符合自己观点和兴趣的信息,忽视或排斥其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信息,导致信息面越来越窄,把所有认知都禁锢在自己制造在像蚕茧一样的“茧房”里。
书中戴锦华教授是这样引述的:“上述我们讨论的状态(大众文化碎裂,分众文化登场)进一步为技术、资本所强化甚至固化,大数据、精准投放,开始形构出越来越坚韧的信息茧房。某些已知、某种共识在类似的结构中叠加、增倍,而新知、未知、反例则了无痕迹地消失在友好、光洁之界面背后不可见的黑洞之中。”
读至此,我有一种强烈的不适和愤怒感,觉得自己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依然是一个被技术和资本联合耍弄的蠢货。
这不就明摆着,由于大数据知道我的喜好,每天针对性地推送我喜欢的内容(比如育儿、心理学、原生家庭)那么我知道的、了解到便只能是类似自己已知、已了解到的观点和信息。
精准投放如同量身打造的“我的日报”,咋一看是很“懂我”,实则是在愚弄我麻痹我。
这种被迫的信息茧房,不仅限制了个人的视野和生活体验,让我们错过许多有价值的多元观点和信息,还可能让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决策产生负面的影响,我焉能不怒!
谁都喜欢真相,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认知被迫困在茧房里,被蒙蔽,被孤立,被淹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抵抗这信息茧房呢?
答案是:多读书、多实践。
多读书,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识面;多参与现实生活,用实践验证真伪,或学以致用。
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同质化信息干扰,凡事不要妄断,要有不轻信、不全信的态度。在这里获得信息,还有必要去别处主动搜寻和论证,看看是否有不一样的观点。
这样一来,我们才有可能全面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接近真理。
-
警惕优绩主义的陷阱
跟上文的信息茧房不一样,第五篇访谈中,迈克尔教授提出的“优绩主义”我是首次耳闻。
好在也不难理解。
书中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大义是指以优异的成绩选拔人才,并且在教育中极力宣扬和教导普罗大众: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能进入好大学,实现阶层上升。
正如年仅18岁的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还以优异的SAT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谷爱凌所说:“只要足够渴望和足够努力,我就能做到任何事情。”
长期以来我们从成功人士身上看到的,就是这种优绩主义理论,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财富和荣誉,让人羡慕,从而被看作是正确的路。如果我们没有做到,一定就是不够渴望或者不够努力。
可他们这样的成功学完成忽视外因,忘了自己路上得到的那些运气和助力——家庭、老师、集体、国家和时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经典话:“每当你想要评价他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样的优势。”
虽然这句话倾向于表达个人修养和处世情商,但放在成功人士身上来说我觉得也非常合适。
所谓的成功人,你只是侥幸而已,你不应该拿自己的所谓的“成功”随意去鼓励和你处境完全不一样的人,摘掉你身上任何一个条件,你不一定就会成功上岸。
其实书中讨论的优绩主义本质是一个关于平等的问题,犀利指出了它是一种暴政,会加剧贫富分化,并且影响由来已久,恶劣不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也是深受优绩主义的影响。
以前我考不上理想的名牌大学,一直是认为和自责是自己不够努力,而完全忽视农村贫困家庭教育和县级普通中学的教学条件。
现在我没有在大城市过上有房的别人眼中真正的大都市生活,又觉得是因为我内心不够渴望,或者不够起早贪黑努力拼搏。
但实际上,我拼尽全力也够不到世人眼中的那种鱼跃龙门的成功。
因为我完全不具备实现理想的条件: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普通二本毕业,个人无特长,工作时拿到最高月薪就1万出头。结婚有娃后我全职在家带娃,对象同一学校毕业,普通私企小中层薪资也高不到哪去,父母个体户已年老无退休金。总的来说,几乎每一个条件都是青铜中的青铜,想要在寸金寸土的深圳买房,实现阶层跨越,犹如赤足攀登青天。
早在一两年前,我还幻想过或者说还抱有一丝侥幸的希望,觉得我们再努力个十年八年,或许还是可以在深圳买房的。但此时此刻,我却清醒冷静理性客观地认清形势,彻底放弃幻想了。
我为什么一定要在大城市买房定居才算成功?
我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世俗框框标榜的,要实现阶层跨越才算对得起上大学?
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他们的教唆,那么艰辛去地挤那条通往上级阶层而且基本不可能实现的拥堵之路?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讲到,世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的生活。你不用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你要找到你自己的人生意义,并为此意义而活。
世界那么大,何处不能容身。此地不留我,我挪个位置不就好。
我不是优绩主义的幸运儿,也不奢望去过上流社会那种人上人的生活,只希望能通过一种自己够得着的方式去过好这一生。
另外,个人的阅读史还不是很长,不是深度阅读爱好者,目前读书还是在较初级的阶段,所以只读我喜欢读的、能读得懂的、能为我所用的那一部分而已。
以上便是我跳读完此书的一些思考,愿能有共鸣者同行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