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解金瓶梅 第二集
结义的时机地点态度逻辑四要素都说完了。最后,还得说一下结义之道具。
结义最重要的道具是什么?当然是酒。
西门庆故事从晚秋开启,也呼应了金瓶梅开头说的“酒色财气”中的头一个:酒。
古人告诉我们,酒者,酉也,酉,指的就是秋天(《释名》)[1]。秋天才有糯米粳米收成,才会有酒,这个很好理解。过了晚秋就是冬,谁喜欢冬天——四季的终结者?所以,西门庆们没理由不聚会不喝酒,用热闹来抵抗肃杀寒冷的冬天。你看西门庆热结十弟兄,必然要带上五六坛金华酒。
酒,何止是饮食中的尤物,更是人类对冬天对自然四季最大的反抗。
所以才会有大量的饮酒诗:军歌嘹亮,反抗到底。
岂乐饮酒,酌以大斗,不醉无归……这些出自诗经的诗句,惊心动魄,有些甚至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包括曹操也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至此我们不免感叹:古人怎么个个千杯不醉?
嘿嘿,也是也不是。最喜欢饮酒的古人,其实不是唐朝,也不是宋代,而是晋朝人——
有一年,御史中丞孔群给族人写信说:“今年只收了七百斛的谷子,还不够用来酿酒。”;荆州刺史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感觉身体跟精神都开始分离了);竹林七贤简直每天都要喝酒。但他们真的酒量都很大吗?孔群的信里已泄露了天机:
他们喝的大都是低酒精度的黄酒。包括打虎英雄武松上景阳冈前连喝18大碗的,也是这种低度酒!
要知道,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就是黄酒:以糯米、粳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酒曲发酵而成。
酒甘易酿,味辛难酝[2]——曹操不仅爱喝酒,还研究过酿酒,他给朝廷献上“九酝春酒”法,声称“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但后来西晋的张华反复试了这个方法没有成功。辛辣的白酒,我们一直要到元代才能品尝到(明朝大规模开始酿造蒸馏白酒)。
金瓶梅里,围绕西门庆日常生活大概写了二十几种酒,如:老酒、白酒、烧酒、金华酒、葡萄酒、黄米酒、荷花酒、黄酒、豆酒、菊花酒、竹叶青酒、滋阴摔白酒、河清酒、茉莉花酒、药五香酒及南酒等。
这些酒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白酒类、黄酒类、果酒类和药酒类。如金华酒就属于黄酒。
西门庆府上女性多,自然更青睐低度的金华酒。《金瓶梅》至少有16处写到金华酒,绝对是书中提到次数最多的酒,如第三十五回写到吃螃蟹,月娘吩咐小玉:“屋里还有些葡萄酒,筛来与你娘们吃。”金莲快嘴说道:“吃螃蟹得些金华酒吃才好。”
宋元已开始流行金华酒——元朝有种说法是“晋字金华酒,围棋左传文。”当时金华酒已被誉为字、酒、棋、文四绝中的一绝,誉满京城。到了明代弘治年间,更升级成一副对联:“杜诗颜字金华酒,海味围棋左传文”。把金华酒与流风遗韵的杜甫的诗、颜正卿的字、左氏的文章这些中国文化的精粹相提并论。
可见当时饮金华酒非常风雅、时尚,跟我们现在品红酒一样。
金华酒为何有如此魅力?各大文豪给出了答案。
明代王世贞在《酒品前后二十绝》中提到“金华酒,色如金,味甘而性纯,食之令人懑懑。即佳者,十杯后舌底津流旖旎不可耐,余尤恶之。”
清康熙年间,学者刘廷玑在他的《在园杂志》中写到了历史上的金华酒“京师馈遗,必开南酒为贵重,如惠泉酒、芜湖四并头、绍兴酒、金华酒。”可见金华酒在古代京都,不仅风雅而且高贵。
清乾隆年间,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金华酒,有绍兴之清无其涩,有女贞之甜无其俗,亦以陈者为佳,盖金华一路,水清之故也。”
袁枚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位烹饪家和美食家,他把金华酒与绍兴酒、女贞酒相比后给予金华酒很高的赞誉。
自古知音难觅。伯牙子期如魏晋风流,早成遥远的绝响,以致于后来红楼梦的作者也辛酸地感叹:“都云作者痴,谁解个中味?”——金瓶梅中屡屡提到史上美妙的金华酒,是否有作者的夫子自况在里头呢?
呵呵。在我看来,多半是这样的。
从金瓶梅、金华酒到潘金莲,是金子总会发光。
不过知酒容易知书难,二者甚至是一对矛盾体:喝酒能减少思考的痛苦;阅读则会增加思考的频度——时代发展到今天,早已不仅是“刘项原来不读书[3]”,而是整个民族都不爱阅读。缺乏阅读基因及阅读氛围:
据报道,现代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人的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70本相去甚远,阅读量简直可怜,跟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身份殊不相称。
想当年,笑笑生在金瓶梅中大写特写酒色财气,是否也有吸睛之无奈考量呢?
解读第一回上半部分的关键词,还不只是热结十弟兄,还有个绝妙的意向——
“墙”。
西门庆跟花四哥的李瓶儿只有一墙之隔哦。且看他如何交代自己的小厮玳安:
“你到间壁花家去,对你花二爹说,如此这般……你花二爹若不在家,就对他二娘说罢。”玳安应诺去了。
间壁,就是隔壁。一墙之隔的花家。西门庆怎么知道花子虚多半不在家的?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的交代又有何用意?——且看玳安怎么回复?
“他二爹不在家,俺对他二娘说来。二娘听了,好不欢喜,说道,‘既是你西门爹携带你二爹做兄弟,那有不来的……’”
看李瓶儿的反应,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这兄弟咱是结定啦!人没问题了,墙,还会是问题吗?
从前,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今,西门是结拜之意不在义,在乎手足之妻也。
西门庆之前,历史上最懂墙的,莫过于苏东坡了: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一墙之隔,对文人雅士来说,还真的就是个问题,因为它意味着名花有主切忌松土;于是他只能感慨一声:天涯何处无芳草?罢了罢了。
确实,没什么正当借口好让东坡登堂入室的……
但一墙之隔,对于商人混子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西门欲望释放;于是他直接派手下人串门发出试探信号!我要我要!
接着,大官人想方设法要亲自上阵翻墙入室……
墙,固然能挡住君子的目光,挡不住的只是君子的想象,但,绝对挡不住流氓的动向……
这个墙(间壁)的意象,在第一回第一次出现,却不是最后一次: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发现墙的妙用……这里暂且不提。
说完了上半回的结义兄弟,接下来我们该说说亲兄弟了。亲兄弟,就一定比干兄弟好吗?也不一定。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看下集解读:《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特别回顾:这一集,我们回顾了5首诗词,分别是杜甫的《登高》、王安石的《桂枝香》、李清照的《凤凰台》、苏东坡的《蝶恋花》,以及主席的《看山》诗。其中,王安石的这首词应该看作这半回的预言之作,我们从此不仅更懂了王荆公和北宋,也更懂了笑笑生和晚明。亲爱的你,是否有不同意见呢?欢迎留言、争鸣。)
——徐渭手书李白诗:兰陵美酒郁金香。
[1] 《释名》:东汉刘熙撰。
[2] 见《酒经》。
[3]出自唐代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