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
日本深得美国“宠幸”,仅用了20年就重回制造业大国时代,拥有东芝、本田、三菱、丰田等多家实力雄厚的制造业企业。
与此同时。
工匠精神一词更是成为了一颗镶嵌在日本制造业王冠之上的明珠。
早在2000年。
高田就爆发过“气囊门”事件。
2009年。
高田安全气囊展开后弹出了一个金属碎片,导致一位美国少女划破颈动脉,失血过多而死。
美国启动调查一度涉及3000万辆汽车。
2018年2月。
虽然高田在去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
但高田在美国的核心子公司“TK控股”宣布,以6.5亿美元、约合41.3亿元人民币的“民事罚金”,就“高田气囊在美国造成至少22人死亡”与美国44个州的检方达成和解。
2015年10月.
日本东洋橡胶公司承认,为铁路车辆和船舶生产的防振缓冲橡胶构件存在篡改性能数据的问题,至少会对1000辆铁路车辆产生影响,其中包括240辆新干线的高速车辆。此前,东洋橡胶还承认从1996年4月开始为超高层大楼生产的免震橡胶构件性能造假。
此前。
东洋橡胶还承认从1996年4月开始为超高层大楼生产的免震橡胶构件性能造假。
与此同时。
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被曝出篡改混凝土用量和地盘强度等数据的丑闻。
该公司在过去10年承包的3000多个房地产项目中,有10%涉及数据篡改,问题建筑几乎遍布整个日本。
2018年。
世界标杆级的轴承钢珠企业椿中岛承认,2016年-2018年间,公司从中国洛阳轴承进口钢球,贴上椿中岛葛城工厂的标签出口到欧美。
2016年。
三菱集团就因为在发动机油耗上涂改数据被曝光。
随后。
三菱汽车社长相川哲郎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了不正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并且该造假行为已持续了25年。
2017年。
三菱集团旗下的三菱材料,因为擅自更改了制造商品的达标数据,将大批量不合格的商品卖给了全球258家企业。
2018年。
三菱电机的全资子公司TOKAN宣布,用于包括新干线在内的铁路车辆和电梯的253种橡胶产品存在省略品质相关检查等违规行为。
2020年。
三菱电机表示该公司曾向欧洲车企出口大量不符合当地规范的汽车零部件,还伪造相关文件,持续时间长达3年。
2021年。
三菱的空调、列车等产品均出现了检验不过关的问题,在调查后才得知,三菱集团在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几乎都进行了数据指标的更改,累计造假35年之久。
2022年4月。
日本三菱电机承认,该公司位于兵库县赤穗市的工厂在面向发电厂的变压器实验中存在长达40年的舞弊行为。
2017年10月。
神户制钢所承认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检验数据,将未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充作合格产品供应给客户。
随后。
神户制钢所又承认,他们将篡改了技术数据的产品用以制作于汽车、新干线和飞机等,交付给了总共大约500家国内外客户,这一数字是他们之前公布数字的大约两倍。
2017年10月。
斯巴鲁承认,过去30年间, 公司下属两家工厂使用无资质检验员“糊弄”新车出厂前的整车检查。
2018年2月。
西日本铁路公司(JR西日本)在记者会上称,公司2007至2010年从川崎重工业公司购买的共303个“希望”号新干线列车底盘中,还另有100个的钢材厚度未达到设计时的标准。
这些底盘发现了濒临断裂的龟裂问题。
2018年。
日产汽车公司承认,该公司在日本国内的5家工厂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量数据造假问题。公司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造假问题车辆占抽样总数的53.5%。
2021年5月。
英国英格兰地区部分高铁被发现车厢底存在裂缝,有的裂缝甚至长达28.5厘米,出现问题的正是日立公司生产的“日立800”,2017年秋季开始使用,仅运行3年半就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
11月。
日本日立集团子公司日立金属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质检数据造假至少存在30年,波及1952家全球企业。
2021年2月。
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发布文件称,该公司4家日本本土工厂生产的刹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超过11万件产品的数据是篡改或者编造出来的。
其中,大约有5000件没有达到与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值。
曙光还公布,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时间跨度长达20年。
本次造假事件波及到包括丰田、日产在内的10家日系车企。
2021年5月。
小林化工篡改商品销售数量和质量标准的行为被公开揭发。
除了屏幕面板业务,小林化工在药品生产领域也在造假,甚至其生产的500种药品,涉嫌造假的就有400类,前前后后造假的历史足足有40年。
与之相比。
近年财务造假丑闻层出不穷的东芝反倒有点像是一朵“白莲花”。
2015年。
东芝旗下从笔记本到核反应堆条线的多个部门管理层虚报利润,时间跨度长达7年,因此东芝不得不重新申报为期6年共计1520亿日元的税前收益。
2016年。
东芝又爆出两起虚报销售丑闻,正值业务转型的东芝品牌又遭受打击,此后相继遭遇多名高管辞职,美国核电业务亏损数十亿美元,最后出售了芯片部门。
2020年。
东芝表示,旗下子公司有一笔“可能不存在”的交易,该笔交易销售额高达200亿日元(合12.45亿元人民币)。
有意思的是:
2002年。
东电就曾承认伪造安全记录。
2007年。
东电承认,自1977年起在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和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199次例行检查中篡改检测数据,隐瞒反应堆故障。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前数天,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承认,对核电站设施缺乏检查,涉及6个机组的33个部件。
其中一座向反应堆的温控系统分配电流的装置,11年来从未接受检查。
接到报告后。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要求东电6月2日前递交改正方案。
没等到6月。
核电站11日遭地震和海啸破坏,冷却系统受损,引发核泄漏。
直到2011年2月。
东电才“认错”。
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当天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
其间。
2011年、2013年、2014年……
东电都曾有意无意“泄露”核污水。
2021年12月。
日本又曝出更大规模的造假丑闻,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统计,全日本有约1.2万家公司,涉嫌在建设工程项目领域造假。
由于波及的范围很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GDP统计的真实性。
更有甚者。
造假问题在2013年就已经出现。
7年后。
日本国土交通省才出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