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间看了下最近很火的《最强大脑》。其实,我是不怎么看这样的节目的,自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之后,看这种拼智商的节目,总会为自己的智商捉急。当然,这是一种自惭形秽进而逃避的心态(?),又或者说是自己的自我意识太强烈,不太想被其他人比下去的自卑心理。以上这句是题外话,言归正传。我是被节目中这样一个场景吸引的。中日两方选手要进行一个关于智商的比拼游戏。第一个环节是双方各自2个小时的观察时间。日方选手认认真真地去观察去了。而中方则声明放弃观察机会,神情傲然。这种对比引起我对中方选手的不快,觉得此人好傲。于是想看这个人怎么因傲致白。当然,结果不会如我愿,如同霍元甲必然战胜俄国大力士的样板故事一般,中方选手十分“惊险”地获得了2:1的胜利。我好不失望地拿着遥控器,打算关掉电视机。这时镜头转向评委席,光头孟非对中方选手说:“你表现得十分出色,但稍微有点瑕疵。刚才放弃观察机会,也不能说你有什么不对,可能是你比较自信。但是我希望你能够想一下,有没有更尊重对方的表达方式呢?”
不愧是我最欣赏的主持人之一!感我等所感,说出了我等说不出的。刚才我只是想,这人太傲。而孟非则指出,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你的傲是否尊重了你的对手。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以前总是不能区分两者的区别。如今被孟非一点拨,忽然明白:傲气,气势以凌人;傲骨,风骨以自立。后者着意于个人修养高低,前者则涉及道德厚薄的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的重点在于两点:个人的崛起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明晰。在现代社会里,你个人干什么没人关心,但你影响到别人则会带来问题,轻则被议论为不厚道,重则触及法律。当然,在这件事上没那么严重,但至少会让我等一小部分不仇日的观众感觉中方选手不够有风度。不过,看来这位选手并未感觉有何不妥,他辩解道:“我已经很尊重日方那位老人家了,我专门用这只有毛病的眼睛比赛的”,好吧,继续碾压对方智商。。。。。。
我不禁联想到,该选手之所以不容易意识到上面的问题,可能有两种心态作怪。一个是“成王败寇”心态。中国历史不断地告诉人们,只要能获得胜利,即使像刘邦那样的无赖,也是可以获得至高的赞美的。因此,几千年熏陶下来,养成了国人只关注胜利者的功利态度。就像我一次跟我爷谈及最佩服曾国藩。他回道,你太善良,成不了曾国藩。因为在他那个乡土社会中的经验看来,尔虞我诈者总是胜利,因此胜利者一定是尔虞我诈的。最近流行一句话,“胜者即正义”,胜者即正确,胜者就是一切。在胜利者的光芒下,国人从来看不到其他人。因此,这位选手很自信自己一定会是胜利者,胜利最重要,对于注定是失败者的老头,有什么尊重不尊重的问题呢。
另一个则是“天朝上国”心态。事实上,无论是旧时霍元甲大败俄国大力士还是现代中国选手大败小日本,都是自古以来天朝对四方蛮夷的鄙夷态度的延续。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以来,由于战败的耻辱和被侵略的伤痛,对日本人尤其如此。国力上不如,那么体力上要完爆;经济上不如,身高上要秒杀;即使一切都不如,我们精神上也要藐视之。在这种心态的蔓延下,一切场合一切碾压小日本的行为都是受到国人赞扬的。因此,从来没有平等地正视过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国家交流还是个人交往,对等与平等是基本礼仪。当情感宣泄完,仍然不能理智地对待人家,就还是鸦片战争时期洋人口中的那个不讲道理的“野蛮人种”了。那位我国选手可能就是由于前种心态导致的盲目无知以及后种心态导致的道德优越感才致使态度傲慢乃至无礼地表现了出来。
咱们一直宣扬要树立民族自信心。私以为,这讲的是傲骨。而看低别人、抬高自己,则是傲气,并非民族自信心的内容。 鸦片战争过去了近二百年,“咱祖上是王爷”的时代早已过去,期间维新、革命、改革、开放一直在进行。而从老祖宗那带来的那点不上台面的傲气,心中还有不少。今人不可不谨慎待之呀!
14: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