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猎人:一个连环杀手最恐怖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个变态!

骑士日记;本文已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我们心目中,犯下一连串变态杀人案件的凶手应该是什么样子?

应该有一副恶魔的嘴脸,他狰狞,丑陋,穷凶极恶,随时随地都在吼叫,炸裂,总是保持着我们想象当中的魔鬼的样子,你一眼就知道这个人不是东西也不是好东西!

比如这种感觉

可惜,就目前我们看到的那些就擒的连环杀手们,几乎没有一个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就像是这个人

他最近的是身份是一个学校的小卖部的老板,普普通通,勤勤恳恳。可你怎能想到,他是中国最凶残的连环杀手,潜伏时间28年,期间陆续奸杀9人,其中包括9岁的儿童,作案手段比较凶残,行为较为病态。

你知道这个事情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吗?这样的凶手,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也不是魔鬼,他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周围,是一个与我们一样,为了生活挣扎的,普!通!人!

这样,你知道这个事情有多么可怕了吗?换言之,仔细想想,每一个擦肩而过,低头前行的人,也许有一种是变态连环杀手的可能性,这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所以,就算是《心理猎人》在第二集中用了多少暖色,它的内容都让我不寒而栗。但你仔细去品读其中内容,又会让你欲罢不能。

这二位讲学师徒到了,当地警探推荐了他们一个人名叫艾德·肯珀。

这个人是个大块头,2米高,129磅重,15岁的时候杀了自己的祖母,然后一直在精神病院呆着,直到他用一些方法让人们相信他已经康复了,于是又被放出来,又接着作案了。在圣克鲁兹杀死了6名年龄大约在16岁的女性,都是砍头奸尸。他第一次下手是对自己的母亲,他用一把羊角锤锤死了自己的母亲,并猥亵了死者的头部。

嗯,我猜你的表情一定和男主一样惊愕。是的,看这些描述,你脑中应该有了一个连环谋杀变态的形象,记住,他两米高,129磅,是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在一番酒吧调查之后,我们直到这位艾德·肯珀是自己报案自首的,他一路上跟警察喋喋不休那些凶杀细节,直到警察说:你丫闭嘴!方才停歇。为此,霍顿表示很兴奋啊!

于是,他兴冲冲的去拜访了这个人。

第一次对谈

而他的搭档对此嗤之以鼻,并且还劝解了他,少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在霍顿进入这个关押着各种囚犯的监狱的时候,他感到深度的不适,局促和紧张,这里可以从演员的细微的肢体语言看出来。

而这个2米高的大块头却在这个监狱走的泰然自若,非常放松。

镜头缓缓上升,我们终于看见了这个连环杀人魔的真容:

普通,非常普通,就像是我们日常能见到的那种人的普通。而细细聊下来,他就更加像是生活中平常,甚至很NICE的那种人了。

然后,这是截图无法表达的一点,你在观看时可以感觉得到这个人的绅士,礼貌,教养,他待人接物的态度,都非常的让人舒服,非常的让人乐于与之交流。他从谈话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坦然与睿智,似乎有一种让人身陷的魔力,禁不住在与之交谈完毕之后,一直回想,一直谈论。

但是当他摆出这个表情,这个眼神,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突然一毛,感觉,这个人下一秒就要爆发了。其实,他确实是没有耐心再和霍顿BB下去了。霍顿则傲娇的掩饰着自己,肢体语言说明了一切。

而后,看破了霍顿的艾德直说了一同很了不起的话:

这里他用了一个词hunt,个人认为翻译为追捕更合适一些,因为后文讲的其实是警察,所以配合起来应该是追捕。

他们谈起精神病院的治疗有没有用,艾德说那根本没用,要解决他脑子里的‘病’,大约只有做脑切除手术了。

而后,霍顿,这位日后犯罪心理学的奠基人,问出了他人生最愚蠢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而他获得的答案也相当睿智。

是的,在初次接触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就是这个变态的连环杀手,居然很普通!就连他阐述自己的罪行和代价的时候,也很普通。

(没有双语字幕真烦,这里霍顿用了NICE这个词,非常能表明心理期待与现实的反差)

这一段艾德的表演非常优异,这注意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变化。

这些行为,冲突吗?一点都不冲突,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他可以普通的活着,也可以凶残的杀戮。

当霍顿评价他的行为风格比较度独特时,他面露喜色,一副骄傲的神情

是的,他对自己的理解是很自信的,鸿篇巨著,对于一个想要探究杀人犯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篇鸿篇巨著,他蕴含着太多人性里的秘密。

于是,他又说了一个更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

根据那时的美国北部的人口来说,就相当于连环杀人犯的存在率是百分之一,想想吧,多么可怕,每一个单位,公司,学校就潜藏着一个杀人犯!

所以,在让我们看一眼这个身高2米,体重129磅的‘普通人’自我陈述吧。

他一脸骄傲的说着,然后问霍顿:

而霍顿则一脸茫然的回答

其实最终也不然,霍顿还是从这个人这里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思维,远远超过了一个变态杀手的状态,他就是一个普通的,nice的人,这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得到这些让霍顿兴奋不已,但是老练的比尔却一再提醒他,这个胖子呢,是一个非常了解心理学的人,他很擅长欺骗众人。

所以,很快的,对这位艾德着迷的霍顿开始第二次的探访,这一次,他听取了自己的女朋友的意见,终于放松了一些。

第二次对谈

霍顿也开始不穿正装,坐姿随意,手舞足蹈的开始与艾德交谈了。他显然已经把艾德当做一个朋友在交流了,而不是一个标本。毕竟,你要别人说出自己内心深井里的东西,靠硬凿是不行的,你得轻轻的给他一个桶,再递上一根绳子。

霍顿递上的桶是爱情,而绳子,是性爱。果然,艾德在这个时候也打开了心扉,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他说:

之后二人聊起了如何在床上云雨的时候更加爽,这里就不截图了。口味比较放得开,这里用这样的放得开的对话表达了二人的关系在增进,大约,两个人的距离只有0.01公分这样

这一番亲切交流过后,霍顿进入对谈环节。

霍顿单刀直入,谈起了艾德在大学做行政助理的母亲。

这个是的艾德已经完全没有了一开始那种轻松的神情,毕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些非常痛苦的回忆。

讲到这里,艾德沉默了一下,这一个沉默,他一方面在思考接下来要讲的话的适宜程度,另一方面,这是对他要陈述的对象的一声叹息。他对于他要陈述的事实,充满了唏嘘和怜悯,还有一份痛苦和无奈。

我相信,大多数男人,都或多或少的体验过这种无奈。但是,可能都没有勇气说的那么直截了当,透彻心扉。

(这里他用的词是lie,个人认为直译为谎言比计谋好很多)

听到这个问题,艾德沉默了,只留下了一个这样的表情。

第二次探访,结束。

在这段访谈中,我们慢慢的看到了导致这个凶残结果的因到底在哪里。大部分的连环杀人犯都有着一个非常异样的童年,巨大的反差让他们开始对世界,对人性有着不同寻常的认知。就算日后认清了某些客观事实,也难以矫正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中国有一种情况和艾德经历的事情很像,那就是重男轻女,城市好一点,农村很严重,无论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直善良,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意都相当凶残!他们也许不会虐待孩子,但是言语暴力和态度冷暴力却源源不绝。幸好中西环境有差异,不然,这些孩子成长之后,难免也会有一些或左或右的心理偏颇,最终也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结果。

那么,艾德的母亲究竟对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呢?一定是在性的方面也进行了一番很严重的羞辱吧。

首先,霍顿的结论是这个:

是的,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命’,就像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节点的堆积最终导致了人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决定。有时候看上是一瞬间的情绪或者是决定,但,那时经历了很久才‘导致’的瞬间。

所有‘果’都是有‘因’,不会有莫名其妙到来的‘果’。

所以,在比尔和霍顿一起怼了上司,拿到研究犯罪行为心理的权力,最终被绑在同一条绳上之后,终于决定和霍顿去见艾德,这里,就诞生了第三次访问。而这一次的谈话,揭露了所有的秘密

第三次对谈

这里,艾德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心理。这个心理是指已经失去的情感在别的事物上找到了替代品,也就是情感的寄托物,被某一物体代了。所以艾德说这是他逃离这癫狂世界的心灵避难所。因为他的被母亲恨,蔑视,羞辱,虐待,所以需要把这样的痛苦转移到动物上面,他才不会痛苦。

艾德的母亲认为艾德会在‘性’这个方面胡来,所以把年幼的他关了禁闭,这导致艾德在精神上对‘性’产生了恐惧,也对‘性’的认知产生了异化,在他替代转移这种痛苦的时候,是用杀戮代替的‘性’,所以在后来他的行为中,也只能用这个方法来获取心理上的‘性’快感。你看似手段残忍的‘果’,是由一个更残忍的‘因’造成的。而艾德母亲的这种先行的行为,可能施暴者自己都没有察觉,自己制造了怎样的怪物,所以:

所以,最终来说,万事皆有因果,有的恶果,只是在自己不经意间,不在乎时,就已经种下了。当它长成一个怪物的时候,人只会惊诧,不会细思,因为细思的话,会得出很恐怖的结论。

艾德的母亲,自己制造了爱的这个恐怖的怪物,有责怪他影响了自己的(性)生活,最后,自食其果。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但是戏剧演绎嘛,始终比生活夸张了一点,道理却一直没什么错。

比如,精神病院的究极作用是什么呢?是治愈吧?治愈了吗?反而让艾德的‘病’更深吧?

比如,母亲的禁闭为的是让艾德反思,调整吧?最后呢?反而让艾德更加病态了吧?

所有那些所谓严加管教,强制措施,教化了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所有社会正常的和不正常的人思考的问题。

人,在一个说烂了的观点里,都是原生家庭早就的。是否能够坦然面对,超越,克服,那是后话了。所以,为什么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就艾德的悲惨童年和成年后做的事情来说,你一个家庭,闹离婚,母亲心理扭曲,父亲不管孩子,再往后看,你家也就那样了吧。底子好点儿可能还可以,底子不好的,也就衰败了下去。

有所因果才有所结果,杀人犯,也是普通人。只是他的某些时刻的某些经历的不普通,导致他行为与心理的不普通。

所以,霍顿和比尔这样的学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排开了世俗的成见,只为探索关于行为背后的动因,事实的因果联系,以及如何判断和制止这些暴力因果循环。

大卫芬奇用无数的对话把我们拉到那个环境,感受到当时的气氛,这种体验感,可能就是这位大师的有一次新的发功吧。

下一集,他们将采访什么样的犯人呢?他们的研究的这种理论实战效果几何呢?EP3我再为大家分解。

骑士日记

公众平台:骑士日记

本文已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我们心目中,犯下一连串变态杀人案件的凶手应该是什么样子?

应该有一副恶魔的嘴脸,他狰狞,丑陋,穷凶极恶,随时随地都在吼叫,炸裂,总是保持着我们想象当中的魔鬼的样子,你一眼就知道这个人不是东西也不是好东西!

比如这种感觉

可惜,就目前我们看到的那些就擒的连环杀手们,几乎没有一个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就像是这个人

他最近的是身份是一个学校的小卖部的老板,普普通通,勤勤恳恳。可你怎能想到,他是中国最凶残的连环杀手,潜伏时间28年,期间陆续奸杀9人,其中包括9岁的儿童,作案手段比较凶残,行为较为病态。

你知道这个事情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吗?这样的凶手,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也不是魔鬼,他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周围,是一个与我们一样,为了生活挣扎的,普!通!人!

这样,你知道这个事情有多么可怕了吗?换言之,仔细想想,每一个擦肩而过,低头前行的人,也许有一种是变态连环杀手的可能性,这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所以,就算是《心理猎人》在第二集中用了多少暖色,它的内容都让我不寒而栗。但你仔细去品读其中内容,又会让你欲罢不能。

这二位讲学师徒到了,当地警探推荐了他们一个人名叫艾德·肯珀。

这个人是个大块头,2米高,129磅重,15岁的时候杀了自己的祖母,然后一直在精神病院呆着,直到他用一些方法让人们相信他已经康复了,于是又被放出来,又接着作案了。在圣克鲁兹杀死了6名年龄大约在16岁的女性,都是砍头奸尸。他第一次下手是对自己的母亲,他用一把羊角锤锤死了自己的母亲,并猥亵了死者的头部。

嗯,我猜你的表情一定和男主一样惊愕。是的,看这些描述,你脑中应该有了一个连环谋杀变态的形象,记住,他两米高,129磅,是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在一番酒吧调查之后,我们直到这位艾德·肯珀是自己报案自首的,他一路上跟警察喋喋不休那些凶杀细节,直到警察说:你丫闭嘴!方才停歇。为此,霍顿表示很兴奋啊!

于是,他兴冲冲的去拜访了这个人。

第一次对谈

而他的搭档对此嗤之以鼻,并且还劝解了他,少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在霍顿进入这个关押着各种囚犯的监狱的时候,他感到深度的不适,局促和紧张,这里可以从演员的细微的肢体语言看出来。

而这个2米高的大块头却在这个监狱走的泰然自若,非常放松。

镜头缓缓上升,我们终于看见了这个连环杀人魔的真容:

普通,非常普通,就像是我们日常能见到的那种人的普通。而细细聊下来,他就更加像是生活中平常,甚至很NICE的那种人了。

然后,这是截图无法表达的一点,你在观看时可以感觉得到这个人的绅士,礼貌,教养,他待人接物的态度,都非常的让人舒服,非常的让人乐于与之交流。他从谈话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坦然与睿智,似乎有一种让人身陷的魔力,禁不住在与之交谈完毕之后,一直回想,一直谈论。

但是当他摆出这个表情,这个眼神,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突然一毛,感觉,这个人下一秒就要爆发了。其实,他确实是没有耐心再和霍顿BB下去了。霍顿则傲娇的掩饰着自己,肢体语言说明了一切。

而后,看破了霍顿的艾德直说了一同很了不起的话:

这里他用了一个词hunt,个人认为翻译为追捕更合适一些,因为后文讲的其实是警察,所以配合起来应该是追捕。

他们谈起精神病院的治疗有没有用,艾德说那根本没用,要解决他脑子里的‘病’,大约只有做脑切除手术了。

而后,霍顿,这位日后犯罪心理学的奠基人,问出了他人生最愚蠢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而他获得的答案也相当睿智。

是的,在初次接触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就是这个变态的连环杀手,居然很普通!就连他阐述自己的罪行和代价的时候,也很普通。

(没有双语字幕真烦,这里霍顿用了NICE这个词,非常能表明心理期待与现实的反差)

这一段艾德的表演非常优异,这注意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变化。

这些行为,冲突吗?一点都不冲突,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他可以普通的活着,也可以凶残的杀戮。

当霍顿评价他的行为风格比较度独特时,他面露喜色,一副骄傲的神情

是的,他对自己的理解是很自信的,鸿篇巨著,对于一个想要探究杀人犯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篇鸿篇巨著,他蕴含着太多人性里的秘密。

于是,他又说了一个更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

根据那时的美国北部的人口来说,就相当于连环杀人犯的存在率是百分之一,想想吧,多么可怕,每一个单位,公司,学校就潜藏着一个杀人犯!

所以,在让我们看一眼这个身高2米,体重129磅的‘普通人’自我陈述吧。

他一脸骄傲的说着,然后问霍顿:

而霍顿则一脸茫然的回答

其实最终也不然,霍顿还是从这个人这里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思维,远远超过了一个变态杀手的状态,他就是一个普通的,nice的人,这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得到这些让霍顿兴奋不已,但是老练的比尔却一再提醒他,这个胖子呢,是一个非常了解心理学的人,他很擅长欺骗众人。

所以,很快的,对这位艾德着迷的霍顿开始第二次的探访,这一次,他听取了自己的女朋友的意见,终于放松了一些。

第二次对谈

霍顿也开始不穿正装,坐姿随意,手舞足蹈的开始与艾德交谈了。他显然已经把艾德当做一个朋友在交流了,而不是一个标本。毕竟,你要别人说出自己内心深井里的东西,靠硬凿是不行的,你得轻轻的给他一个桶,再递上一根绳子。

霍顿递上的桶是爱情,而绳子,是性爱。果然,艾德在这个时候也打开了心扉,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他说:

之后二人聊起了如何在床上云雨的时候更加爽,这里就不截图了。口味比较放得开,这里用这样的放得开的对话表达了二人的关系在增进,大约,两个人的距离只有0.01公分这样

这一番亲切交流过后,霍顿进入对谈环节。

霍顿单刀直入,谈起了艾德在大学做行政助理的母亲。

这个是的艾德已经完全没有了一开始那种轻松的神情,毕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些非常痛苦的回忆。

讲到这里,艾德沉默了一下,这一个沉默,他一方面在思考接下来要讲的话的适宜程度,另一方面,这是对他要陈述的对象的一声叹息。他对于他要陈述的事实,充满了唏嘘和怜悯,还有一份痛苦和无奈。

我相信,大多数男人,都或多或少的体验过这种无奈。但是,可能都没有勇气说的那么直截了当,透彻心扉。

(这里他用的词是lie,个人认为直译为谎言比计谋好很多)

听到这个问题,艾德沉默了,只留下了一个这样的表情。

第二次探访,结束。

在这段访谈中,我们慢慢的看到了导致这个凶残结果的因到底在哪里。大部分的连环杀人犯都有着一个非常异样的童年,巨大的反差让他们开始对世界,对人性有着不同寻常的认知。就算日后认清了某些客观事实,也难以矫正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中国有一种情况和艾德经历的事情很像,那就是重男轻女,城市好一点,农村很严重,无论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直善良,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不满意都相当凶残!他们也许不会虐待孩子,但是言语暴力和态度冷暴力却源源不绝。幸好中西环境有差异,不然,这些孩子成长之后,难免也会有一些或左或右的心理偏颇,最终也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结果。

那么,艾德的母亲究竟对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呢?一定是在性的方面也进行了一番很严重的羞辱吧。

首先,霍顿的结论是这个:

是的,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命’,就像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人生节点的堆积最终导致了人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决定。有时候看上是一瞬间的情绪或者是决定,但,那时经历了很久才‘导致’的瞬间。

所有‘果’都是有‘因’,不会有莫名其妙到来的‘果’。

所以,在比尔和霍顿一起怼了上司,拿到研究犯罪行为心理的权力,最终被绑在同一条绳上之后,终于决定和霍顿去见艾德,这里,就诞生了第三次访问。而这一次的谈话,揭露了所有的秘密

第三次对谈

这里,艾德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心理。这个心理是指已经失去的情感在别的事物上找到了替代品,也就是情感的寄托物,被某一物体代了。所以艾德说这是他逃离这癫狂世界的心灵避难所。因为他的被母亲恨,蔑视,羞辱,虐待,所以需要把这样的痛苦转移到动物上面,他才不会痛苦。

艾德的母亲认为艾德会在‘性’这个方面胡来,所以把年幼的他关了禁闭,这导致艾德在精神上对‘性’产生了恐惧,也对‘性’的认知产生了异化,在他替代转移这种痛苦的时候,是用杀戮代替的‘性’,所以在后来他的行为中,也只能用这个方法来获取心理上的‘性’快感。你看似手段残忍的‘果’,是由一个更残忍的‘因’造成的。而艾德母亲的这种先行的行为,可能施暴者自己都没有察觉,自己制造了怎样的怪物,所以:

所以,最终来说,万事皆有因果,有的恶果,只是在自己不经意间,不在乎时,就已经种下了。当它长成一个怪物的时候,人只会惊诧,不会细思,因为细思的话,会得出很恐怖的结论。

艾德的母亲,自己制造了爱的这个恐怖的怪物,有责怪他影响了自己的(性)生活,最后,自食其果。这么说可能有点过分,但是戏剧演绎嘛,始终比生活夸张了一点,道理却一直没什么错。

比如,精神病院的究极作用是什么呢?是治愈吧?治愈了吗?反而让艾德的‘病’更深吧?

比如,母亲的禁闭为的是让艾德反思,调整吧?最后呢?反而让艾德更加病态了吧?

所有那些所谓严加管教,强制措施,教化了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所有社会正常的和不正常的人思考的问题。

人,在一个说烂了的观点里,都是原生家庭早就的。是否能够坦然面对,超越,克服,那是后话了。所以,为什么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就艾德的悲惨童年和成年后做的事情来说,你一个家庭,闹离婚,母亲心理扭曲,父亲不管孩子,再往后看,你家也就那样了吧。底子好点儿可能还可以,底子不好的,也就衰败了下去。

有所因果才有所结果,杀人犯,也是普通人。只是他的某些时刻的某些经历的不普通,导致他行为与心理的不普通。

所以,霍顿和比尔这样的学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排开了世俗的成见,只为探索关于行为背后的动因,事实的因果联系,以及如何判断和制止这些暴力因果循环。

大卫芬奇用无数的对话把我们拉到那个环境,感受到当时的气氛,这种体验感,可能就是这位大师的有一次新的发功吧。

下一集,他们将采访什么样的犯人呢?他们的研究的这种理论实战效果几何呢?EP3我再为大家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