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遇一群师兄师姐。
因一位师兄的到来,他们聚在一起。(如今同乡故旧聚会的惯常模式。)想起了我,邀我加入他们的晚餐。
这是一场有趣的聚会。
我与他们中的几个,曾经有过几次见面,或浅淡的交往。依着十多年前的联系方式,他们试着联系我,不料还真联系上了。
如旅程中某一标志物,多年以后回寻,依然立于某处。找到了,彼此都有一些欣喜。
人啊,内心深处原来其实简单,令你铭记于心的,不一定是多大的宏恩厚惠,就一次偶然的相聚,却让彼此心生愉悦。
所谓大道至简,人际关系亦是如此。
他们坐定,我晚来一步。桌边,一师兄起立,一番郑重介绍。这一环节完全因我而起。他们彼此曾几载同窗寒苦,虽然岁月聚散,海角天涯,依旧相熟相亲,无须劳此一举。
我主动认出了他们中的几位,他们疑惑不解,我笑而不语。
席间也有几个人我确实不曾见过,却并无尴尬,因为我坚信――既然聚在一起――我一定认识他们。经核实,确实如此。
乡土,乡情,乡音,是这次相聚的缘起。气氛一直轻松和谐。席间,师兄师姐总不忘对我细心关照,我也能轻易走进他们的谈笑。
儒家,为兄为长是一种文化,仁厚温润。即使校友情谊,亦如此。每次和他们在一起,倍感温暖。
同毕业于一所学校,同出一师门,中学时代我就从老师的讲述里,熟悉了他们这一群人。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绰号,他们的劣迹(趣事)。他们曾经的艰苦,曾经的努力,断断续续,以及他们后来的成就。
今天的相聚,因缘其实在这里。
这是一群有趣的人。
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乡间,多是境况窘迫的人家。百万人过“独木桥”的年代,他们大多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都跳出了“农门”。一路走来,风里雨里,多少艰辛。
但每次见他们,总是云淡风轻,笑浪重重。即使岁月有痕。
当年的穷困,如狰狞粗劣的犄角,刺痛年少而脆弱的尊严。父辈的穷困,磨砺了理想的剑刃,使他们的青春从不迷茫,不蹉跎。年少时匆匆上路,从未停歇。
他们早已有了他们曾经无法想象的成就,活出了他们曾经想要的样子。
如今,有机会聚在一起,捡一家清净的小餐馆,挑一桌农家菜。以年少时的样子和方式,吃着记忆中的味道。平易简朴。
一口有模有样的家乡话,说着年少时的事情,如一场课间的嬉戏,顽劣笑闹。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多少往事历历,他人无可意会,唯相知与相亲者了然于心。
土土的乡音,绵柔温软,滤去岁月风霜尘滓,有着阔别重逢的生涩与亲昵。
无论在哪个城市,只要有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仿佛就是一个驿站,抑或,如母亲的暖怀。一番怀念,一份思忆,就是最好的歇息。
没有人低头看手机,也没有人高谈功名宏业,说不尽的是当年的烂事、囧事、荒诞事,调笑嘻闹,乐尽天真。岁月的结啊,就这样悄悄消解,滑落一身风霜。
岁月如河,往事如昨。
这样一场欢聚,不期而遇。明日丘山各异。还有雄心未了,依旧海角天涯。还有几多回寻,别来沧海事,都只付乡情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