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年龄,人们总有道不完的委屈,好似未曾年轻,便一步踏入衰老。如果有一种标准来划分老与少,那么一定有人在撒谎,因为有些人真的不老。
如果是这样,那人为何要撒谎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撒谎是因为人想掩盖一些事实。我不禁要问,什么值得我们撒年龄的慌?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老”虽有调侃,但更多的是一种失望与焦虑。失望是期望落败的后果,是对自我预期的否定;而焦虑,更多出于对比,与他人的对比。
我们自诩为“老”,或许是想掩盖自己的失望与焦虑,把问题归咎于“时间”这个凶手,因为在时间面前,谁都无能为力,没有谁能怪自己!
如果自诩为“老”是出于失望与焦虑,那为何在这个年纪我们就开始失望呢?我们不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吗?不是还有很多机会吗?
可能我们真的被“年龄”这个概念捆绑了,我们的内心默认了很多事情,比如在某个年龄就应该做某些事,这也许出习惯或者传统观念。
试想一下,如果摒弃这些观念,我们会觉得自己老吗?会失望与焦虑吗?二十出头未必是学有所成之时,三十也未必要成家立业,四十更无需不惑 ……
所以,别再设限。
别再说自己老了,你只不过不敢承认自己的失望与焦虑。如果你敢承认,为何要怪到“年龄”的头上呢?何不直接说:我对现在的自己好失望!
或许真如前人说的:直面内心的恐惧,才能走出充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