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创设使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如果长时间的在教师的教学中机械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生“厌学”的情绪,并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那么,学生对学习的潜能将无法估量。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使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保证课堂教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
尊重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绝对”的权威自居时,往往会自觉和不自觉的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或者行为来对待学生,从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情绪紧张、焦虑和缺乏自信心等负面影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学习。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不仅是老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且还是协调师生关系,保证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1
尊重学生重在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话当作“绝对的真理”,要正确看待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谈心,鼓励学生发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如果有的学生不善于用口头表达,则可以用书面的形式,譬如用小纸条之类的方式,让学生写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和对老师的建议。这样,可以及时收到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归纳整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权衡和改进。即使学生的基础很差,相信在相互尊重的课堂环境中,也会收到良好的效益,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符合“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的新的教育理念。
二、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创设“乐学”的情感。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就更应该追求这样一个境界,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的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乐学”是学生学习的内驱,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着力渲染的内容。课堂教学与学习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美的熏陶,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图形,每一个运算符号里,都包含了悠久的人类文明与传统知识和文化的美,甚至它的每一个定理、法则,每一个符号里都有着一个非常优美的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讲一些与所授内容有关的故事以及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促使学生热爱学习。课堂上还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并感受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因为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促进对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求知情境。情境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形象感受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从创设的情景中进入到探究问题的氛围中,教师设计的情景问题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细,要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情景问题与要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还必须清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肯定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能够增强对当堂内容理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像演员一样进入自己的角色去感受知识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彻底摈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要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时候都动起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先自学后质疑,再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则收集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全班点拨、归纳、总结。最后让学生结合当堂的学习实际,谈谈我们从本节课中都学到了什么?对解决哪一类问题有所启迪。这样的过程,基本体现了学习的基本规律:感知----理解----评价----鉴赏----积累----迁移----再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有个性的,我们要以后现代的观点指导教学,倡导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鼓励学
生提出自己的独具个性的见解,摒弃机械呆板和权威。
迁移情境,也就是营造一个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特例示范,教师点拨,学生互疑,教师讲析以掌握新的知识的氛围。这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并以此为基点,设计新颖生动的的例子(特例),进行点拨讲析。
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思维火花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操作的,而人的思维发展水平取决于思维操作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熟悉的生活实例或直观形象的实验演示引出疑问,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果能把知识创设成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有梯度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做法。设置问题应注意命中要害,体现重点难点,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太难不好,太易更不好,都不能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
质疑情境。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们教师要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大胆质疑。所谓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将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有人说中国今天的教育是千人一面的教育,话虽偏激,却也言中我们教育的致命弱点。亦如已故“导弹之父”钱学森所说:“我
们的教育缺乏创新,缺乏个性!”是的,中国由于受到封建宗法桎梏的束缚和传统文化的制约,人们对自我的追求往往是扭曲的,人最终得到的不是自我的独立性,而恰恰是自我的消解。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大多个性不明,思维缺乏创新,缺乏独立的人格力量。看看我们的课堂,有多少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我们的教师习惯进行的是印证式的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然后让学生寻找答案,而且答案要和“标准答案”一致,否则就是错的。可以说,我们的学生的创造性在一次一次的印证中被残忍地扼杀了。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开放化、多元化,让我们的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大胆提出疑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甚至可以是针锋相对的错误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这样做,其实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幽默情境。教师可通过生动幽默、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生动的学习情景。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的就是幽默。”教学幽默是一名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经验、教学机智、教学风格等的集中体现,是成功的教育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事实上,充满情感色彩、幽默风趣的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发展。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教师,如能用二十五种语调,说出同一句…请你过来',用不同的手势、姿态说这么一句话,还愁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不能把握呢?还担心有什么情感奥秘不能够了解呢?”今天
的素质教育,更是呼唤具有人文、情感素质的教师。
合作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使学生之间产生的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这种情境具体体现在讨论式的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具有思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当然也要注意随时调控。
诚然,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机械教条式的,它远不止以上所谈的几点。“教学情境是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应坚持触景生情”。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创设不同的情境,全程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